[摘 要]美麗鄉村建設是山西省推進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舉措。本文從鄉村振興的視角,分析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探討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模式及其實施策略,以期為山西省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7.058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7-0198-04
0" " "引 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山西省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其農村發展面臨諸多問題。為了實現鄉村振興,山西省必須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提高農村環境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1" "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
山西省是中國重要的農業省份之一,美麗鄉村建設對于促進山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美麗鄉村建設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山西省許多鄉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民生活水平較低。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可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推進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措施的實施,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1]。此外,美麗鄉村建設可以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修養。通過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山西省將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2]。
2" "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模式
2.1" "生態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是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山西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發展生態農業,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1.1" "綠色種植模式
山西省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可以發展綠色種植,如有機蔬菜、水果、中藥材等。通過推廣生態種植技術,如輪作、有機肥替代化肥等,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同時,可以發展特色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綠色種植過程中,應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采用節水灌溉、生物防治等綠色生產方式,減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應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推動綠色農業的發展。
2.1.2" "生態養殖模式
山西省可以發展生態養殖,如林下養殖、循環養殖等,充分利用農村廢棄物和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養殖效益。通過推廣生態養殖技術,如生物發酵、糞便處理等,可以提高養殖環境的衛生水平,減少疫病的發生,保障食品安全。在生態養殖過程中,應注重動物福利和環境保護,推廣環保養殖設備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降低養殖廢棄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污染。此外,應加強動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獸醫職業培訓,提高養殖業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2.1.3" "農業綜合開發模式
山西省可以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模式,如休閑農業、生態旅游、農業觀光等。通過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可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村經濟質量和效益。在農業綜合開發過程中,應注重生態保護和資源利用,加強農業景觀設計和旅游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應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營銷能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化水平。
2.2" "鄉村旅游模式
山西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發展鄉村旅游。
2.2.1" "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是鄉村旅游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可以讓游客在農村家庭中體驗農家生活,品嘗農家美食,了解當地民俗文化。山西省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農家樂旅游可以成為山西省鄉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山西省農家樂旅游中,游客可以感受到農村生活的寧靜和民風的淳樸,同時也可以了解到農村文化和傳統手藝。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山西省可以采取多種農家樂旅游形式,如農家小院、農家餐廳、農家作坊等。此外,山西省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和建筑風格,打造具有特色的農家樂旅游景點,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體驗。
2.2.2" "鄉村民宿模式
鄉村民宿可以讓游客在農村地區住宿,體驗當地的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山西省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樣化的建筑風格,這些都可以為鄉村民宿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在山西省的鄉村民宿中,游客可以感受到當地的生活環境和文化氛圍,同時也可以了解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民宿,山西省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和建筑風格,同時也可以引進現代化的設施和服務,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和便利的住宿體驗。此外,山西省還可以與當地的農民合作,提供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住宿方式,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
2.2.3" "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山西省民俗文化旅游可以采取多種模式,如民俗文化村模式、民俗文化體驗館模式、民俗文化演出模式、民俗文化節慶活動模式等。這些模式可以讓游客親身體驗和了解山西各地的民俗文化,同時也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此外,山西省還可以通過與其他旅游景點相結合,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線路,如晉商文化旅游線路、黃河風情旅游線路等,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山西的民俗文化[3]。
2.3" "農村電商模式
山西省可以利用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和資源優勢,發展農村電商。
2.3.1" "農產品電商模式
山西省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如蔬菜、水果、中藥材等,這些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特色,適合通過電商渠道進行銷售。通過開展農產品電商銷售,山西省可以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具體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農產品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將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展示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增加產品的曝光度。同時,也可以與當地的農民合作,通過平臺進行在線銷售,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其次,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購買。同時,也可以與當地的農民合作,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宣傳當地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品質和特色,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后,可以與當地的物流企業合作,提供快捷、安全的物流配送服務,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
2.3.2" "農村電商服務平臺模式
山西省農村電商服務平臺可以采用多種模式,如建立網上商城、開展線上銷售、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等。除此之外,該平臺還可以提供以下支持和服務:首先,提供電子商務培訓。平臺可以邀請專業的電子商務講師為農民提供培訓課程,幫助他們了解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其次,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平臺可以與當地的物流企業合作,為農民提供快捷、安全的物流配送服務,確保農產品能夠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最后,提供農業科技服務。平臺可以引進先進的農業科技,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支持,幫助他們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此外,還可以提供市場調研服務,了解市場對當地農產品的需求和消費趨勢,幫助農民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
3" "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發展模式實施策略
3.1" "政策支持
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支持是推動這一進程的重要保障[4]。首先,制定支持政策。財政部門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給予支持。其次,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公共服務設施包括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設施,這些設施直接關系到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投入應該從政府和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政府要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同時也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鄉村建設領域。再次,加強監管。山西省應該制定嚴格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于任何違反環保法規的行為,必須依法追究責任,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應該加強對環保法規的宣傳和普及,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讓每個人都能夠自覺地遵守環保法規。此外,山西省應該加強對鄉村環境的監測和管理。應該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定期對鄉村環境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同時,應該加強對農村垃圾、污水等污染源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和處置。最后,政策支持需要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政府應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鄉村建設領域,推動鄉村產業的發展。同時,應建立完善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
3.2" "人才培養
山西省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省份之一,更應該加強對鄉村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首先,山西省應該加強對現有鄉村人才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可以通過組織培訓班、邀請專家舉辦講座、開展技術交流等方式,讓鄉村人才了解最新的農業技術、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鄉村人才積極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山西省應該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鄉村合作,培養適合鄉村發展的專業人才。高校和科研機構具有雄厚的教育資源和科研實力,可以通過與鄉村合作,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人才,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實習機會、志愿服務等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鄉村、關注鄉村,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5]。最后,山西省應該積極引進外部人才,特別是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人才。可以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提供住房和就業支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鄉村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人才庫,將具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人才納入其中,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3.3" "社會參與
山西省作為農業大省,應該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鄉村發展的認識和關注度,同時鼓勵社會組織、企業等積極參與鄉村建設,通過捐贈、投資、志愿服務等形式為鄉村建設提供支持和幫助。首先,山西省應該加強對鄉村社區的引導和管理,發揮村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村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力量,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推動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山西省可以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增強村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同時加強對村民的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素質水平。其次,山西省可以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共同推動區域內的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6]。這樣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鄉村的發展。最后,山西省應該積極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經驗,例如使用現代農業機械、引進優良品種、推廣現代農業管理方法等。這些技術和經驗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同時,山西省應該積極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新技術動態,及時調整農業生產方向和策略。另外,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與外界的合作和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進入鄉村,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4" " "結束語
總而言之,鄉村振興視角下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模式具有多種選擇,如生態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山西省需要加強政策支持、人才培養和資源整合,為山西省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山西省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模式,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武哲偉,張小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路徑思考:以山西省陽泉市美麗鄉村建設為例[J].經濟師,2023(11):137-141.
[2]黃超凡.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地域性鄉村園林景觀建設[J].現代園藝,2023,46(18):108-110.
[3]張佳雨,周光發,范繼香.基于SWOT分析的嵐縣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研究[J].村委主任,2023(8):135-137.
[4]武鑫.從浙江、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中啟示山西新農村高質量發展[J].經濟師,2023(7):136-137,139.
[5]朱惠霖,王洋,葉施宇.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的有效路徑探究:以山西省呂梁市柰林村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1):175-178.
[6]韓酉廷.“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法[J].現代園藝,2023,46(19):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