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近些年來農村電商的飛速發展,包括阿里巴巴、蘇寧以及聯想等在內的大企業都開始關注農村電商行業發展,但是物流基礎設施等條件嚴重的影響了農村電商行業發展,文章從這個背景出發,對現階段電商背景下的村級物流發展模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電子商務;村級物流;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6.6;F71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1
一、電商背景下村級物流發展現狀
1.農村商品物流量大、種類多
從近些年來我國農村農產品商品總量、農村消費品零售額、農資市場容量等方面可以明顯的看出我國農村商品物流總量非常大,例如2014年我國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已經超過了36億,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3%,而農資市場容量也超過了1.5萬億,但是龐大的物流市場所涉及到的商品種類千差萬別,例如日常生活用品、農作物生產用品、糧食產品運輸等,但是目前農村物流體系的發展并不能很好的適應龐大的產品運輸需求,雙向物流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協同解決,導致物流資源的嚴重浪費,所以必須盡快的優化整合產品運輸。
2.農村物流組織形式多樣
農村農業生產由于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相對較小,再加上收入十分有限,所以實際上物流需求相對分散,正是由于這一點所以現階段我國農村存在兩個傳統性質的物流組織,首先是供銷合作社,截止2014年底,農村供銷合作社縣級以上的有2770個,縣級以下有25000個左右,和農業生產資料相關的連鎖企業有2400多家,配送中心6300多個,縣級以下的配送網點超過了36萬個,日用品縣級以下配送網點超過了33萬個;其次是郵政物流系統,中國郵政目前對外的服務網點有70%左右都分布在農村地區,2015年中國郵政農村快遞網點超過5萬個。
3.物流基礎設施落后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缺乏有效的公共信息平臺,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方面農村寬帶用戶比例較低,信息應用平臺基礎設施缺乏,另一方面物流公共信心平臺重視程度低,投入不足;其次表現比較明顯的是車輛設備技術水平較低,物流所需的重要交通工具過于落后。
4.農村物流政策落實困難
盡管我國近些年來十分關注農村物流行業發展,但是村級物流發展的實質性問題還是市場的引導,村級物流的發展屬于市場發展行為,國家政策的落實十分關鍵,例如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推動農村物流行業發展,再加上沒有大型企業的介入,村級物流無法實現良好的規模經營,資源整合能力差。
二、村級物流發展模式研究
1.建設村級物流綜合平臺
農村物流現階段發展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所以需要通過物流綜合平臺的建立,規范化的發展建設村級物流網點,通過村級物流服務站的建設和引導,推動農村物流資源的整合。
村級物流服務站需要發揮自身在農村生活用品配送、農資產品配送、農產品收購、市場信息公布查詢以及村級快遞收發等方面的優勢,整合各種資源,為農村提供綜合一站式的物流服務。村級物流綜合平臺發展的關鍵要有大型企業的幫助,村級物流站是綜合平臺的樞紐,最終目的是推動農村物流服務網絡朝著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
2.村級物流服務站發展組織模式
村級物流發展組織模式的核心是村級物流服務站,然后結合企業和物流園區,發展資源整合型的現代化農業流通經濟模式,實現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用戶(農戶)和農村的有機結合,發展村級物流。村級物流服務站模式實際上是一種混合所有制發展模式,具體來說就是結合村委會、村級超市、農村專業大戶、供銷合作社、農村專業合作社、社區服務中心、家庭農場等來構建農村專業的物流模式:
(1)企業+物流園區+村委會+農戶
村級物流服務站位置的選擇一定要方便物流園區產品配送,同時村委會對于物流服務站的支持和幫助能夠有效的推動村級物流行業發展,通過企業帶頭,充分的發揮村級物流園區的配送作用,村委會提供場地支持,同時吸引農戶加入,在村委會周圍建設村級物流服務站。
(2)企業+物流園區+村級超市+農戶
村級超市承擔著我國農村80%以上的零售重擔,農村日常用品的購買大多數都是通過村級超市實現的,村級物流服務站的構建需要充分的發揮農村超市商品展示和地理位置的優勢,而企業物流園區則為超市提供物流產品配送,例如京東和阿里巴巴在發展農村電商的時候都是以農村超市為突破點,通過農村超市來連接企業和農村消費群體。
(3)企業+物流園區+社區服務中心+農戶
社區服務中心能夠為農村提供綜合化、社會化的服務,例如農村市場購物消費、生產資料供應、農業產品的銷售、科技信息服務、醫療健身以及文化娛樂項目等都需要社區服務中心來提供,截止2014年底,我國農村以供銷合作社形式存在的社區服務中心已經超過了38萬個,所以可以充分的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能力來推動村級物流服務站建設和發展,充分利用社區服務中心優勢,結合消費購物職能、生產資料供應職能、農產品購銷職能以及信息服務職能,同時帶動農村個體戶的參與,發展村級物流一體化模式。
(4)企業+物流園區+家庭農場+農戶
近兩年家庭農場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家庭農場對于農業生產資料、生活建設資料以及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的需求正是村級物流服務站發展的追求點,利用家庭農場的這種需求,將其作為村級物流發展的重要對象,企業可以為家庭農場提供交通設備、人員技術和物流社會,而家庭農場為村級物流發展提供合作點,推動企業到農戶的村級物流服務站建設和發展。
三、結論
村級物流的發展和網絡布局并不像快遞行業的發展,村級物流發展模式的建立必須抓住物流這個關鍵點,需要首先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物流體系落后的現狀,通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資金投入,構建多層次的村級物流服務平臺,充分的利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超市、村委會和家庭農場,整合農村物流資源,開辟新的村級物流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陳佳華.淺析農村電商及特色化進程發展[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
[2]李國英.“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鏈及商業模式解構[J].農村經濟.2015.
[3]賀國杰.農村電商的物流瓶頸及應對措施[J].物流技術.2015.
作者簡介:馬江浩(1975-),性別:男,民族:漢,湖北孝感人,學位:學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物流,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