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對社區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傷口換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0例DM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換藥與護理,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傷口愈合效果、血糖指標水平、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HbAlc、PBG和FPG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社區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良好,血糖指標可得到顯著改善,血糖達標時間短,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傷口愈合良好。
關鍵詞:綜合護理;社區糖尿??;傷口換藥;并發癥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我國較為高發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在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的同時,患者往往會伴隨的大量并發癥。若患者血糖長時間持續較高水平,則可能引發多個組織和器官損傷,且傷口恢復過程較為緩慢[1]。此種情況還可能導致創口感染,從而引發敗血癥、壞疽,甚至需要截肢,對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2]。因此,對糖尿病患者傷口進行科學有效的換藥顯得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護理對社區DM患者傷口換藥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0例DM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47~55歲,平均年齡(50.58±3.09)歲;男20例,女10例。研究組:年齡48~56歲,平均年齡(50.75±2.98)歲;男19例,女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換藥與護理
護士嚴格遵守無菌的基礎操作原則,實施傷口換藥操作,對傷口有效清潔。告知患者飲食清淡,保持創面處于干燥狀態,嚴格控制血糖。
1.2.2 研究組實施綜合護理
(1)全面評估。護士為患者提供相關護理之前,全面評估其傷口狀況,包括具體的位置、傷口規格和深度。同時,應深入研究患者的組織生存狀況,并用粉紅、紅、黃和黑等色彩進行對應性的描述。此外,密切觀察患者傷口的滲出物,觀察其顏色、量和氣味。
(2)完善護理計劃和措施。準確了解患者傷口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若患者出現貧血,需遵醫囑給予糾正貧血治療,同時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3)積極控制血糖。提醒患者每日服用降糖藥或者注射胰島素,積極管理血糖,遵醫囑規律,保證患者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
(4)心理支持。主動觀察患者情緒波動,準確地識別出其是否有心理問題。與患者進行深入交談,向其解釋應該如何正確地更換藥物,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減輕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
(5)DM足潰瘍的傷口管理。依照患者的具體狀況逐一清除傷口的壞死組織,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傷口清潔。如果患者傷口較深或者已經出現重癥感染問題,可以先使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傷口,再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徹底清潔傷口后,使用碘酊對傷口周圍皮膚進行高效消毒,最后用水凝膠,并于傷口部位敷上泡沫敷料,每2 d更換1次。
(6)壓力性損傷傷口護理。首要步驟是為患者進行清創,半個月后徹底清除已經腐爛的組織,檢查傷口是否還保持新鮮以及傷口周圍是否形成肉芽。如果符合上述條件,將泡沫敷料填充患者傷口無效腔內。每2 d天更換1次,一般4~12周后傷口可完全愈合。
(7)手術后的傷口護理。接收患者后,護士應清除傷口處的組織,持續干預1周,剩余的操作與壓力性損傷的相關護理操作相同。若外部傷口面積減少>60%,且深度減少約1/3時,可以將潰瘍貼貼在患者傷口處,8~16周后傷口可完全愈合。
(8)傷口初步愈合護理。傷口基本愈合后,護士仍需對患者傷口皮膚進行適當的保護,否則可能會引發二次損傷。護士可以將潰瘍貼和減壓貼貼在患者傷口處,同時對受傷部位進行保護,積極更換敷料,保證傷口皮膚清潔。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傷口愈合效果:治愈,經過治療患者原有傷口已經完全愈合,并且長出新的皮膚;顯效,經過治療患者原有傷口明顯減小且沒有分泌物,肉芽組織也正常發展;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傷口面積減小,滲液減少;無效,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血糖指標: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PBG)和空腹血糖(FPG)。(3)比較兩組記錄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4)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傷口愈合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67%(P<0.05)。
2.2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HbAlc、PBG和FPG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研究組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持續性血糖升高,這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的相對缺乏有關。如果不能及時控制血糖,可能導致腎病、足病、眼病等多種并發癥的出現。社區糖尿病患者極有可能由于摔跤、沖突、手術或其他疾病的并發癥造成多種不同的創傷,且其傷口愈合速度相對較慢?;颊哐堑纳哂謺恋K創傷的恢復,進一步加重創傷的感染,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3]。因此,必須加強傷口換藥護理,促進傷口愈合,從而提高生活質量[4]。
綜合護理是一種創新的護理方法,其核心在于改進醫療護理內容,增強護理的目標性。在換藥過程中,評估患者的傷口恢復狀態,并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研究組HbAlc、PBG和FPG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血糖達標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社區DM傷口換藥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相較于傳統護理方法,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整體護理效果,并且積極關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控制情況,有助于在短時間內使其血糖達標[5]。綜合護理中,護士在給社區DM患者進行傷口換藥護理時,能夠根據患者的個人疾病狀況實施全面且標準的護理方案,并高度關注其日常生活、心理狀態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同時,綜合護理模式下,護士可以熟練地運用換藥的技巧進行傷口處理,根據患者傷口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敷料,規范操作流程,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加速傷口愈合,控制血糖水平[6]。
綜上所述,社區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良好,血糖指標可得到顯著改善,血糖達標時間短,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傷口愈合良好。
參考文獻
[1]竇懷娟.2型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患者運用濕性換藥護理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8):129-132.
[2]姚蓮惠.傷口評估及濕性換藥護理在糖尿病足部感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3,52(1):306-308.
[3]黃姍姍,張穎鶯.濕性換藥對2型糖尿病并發足部感染患者護理滿意度的評價[J].西藏醫藥,2022,43(2):87-89.
[4]龔艷,楊莉琴.精準護理干預在VSD治療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21):3729-3732.
[5]季娟,丁燕,蔡蘊敏.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傷口換藥護理對策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0):1292-1294.
[6]俞蓓蓓.互聯網+協同護理模式在縣域醫共體慢性傷口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D].杭州:浙江中醫藥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