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策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定發展有助于農村經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助力農戶增收,而且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能夠發揮社會效應,在解放農戶思想、強化農戶素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進而推動農村經濟和生態的高質量發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論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概念;其次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對國計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下,生產水平比較低,生產力比較薄弱,嚴重限制了農村經濟發展。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加快速度轉型升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轉型升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將分散的農業資源聚集在一起,充分彰顯組織規模的優勢,而且還能夠積極引入現代化生產知識與技術,進一步推動我國現代化農業的進程,真正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概述
(一)概念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互助性經濟組織,目前我國所實施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就在此基礎上以聯合農業資源的形式,并進行民主管理的一種互動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針對參與合作社的成員提供農產品的加工、運輸、銷售等服務,也會向成員提供與之相關的生產技術、知識與信息。因此,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以生產、供銷、信用為主。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的作用與價值
農民專業合作社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已經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并且在農村現代化建設以及農戶增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農村生態的高質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引進綠色種植方式和技術,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將這些技術傳授給農民,增強了農民綠色生產意識的同時,還經過統一的指導與示范提升了農產品的種植水平,真正實現了美麗鄉村的建設目標。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雖然提高了農戶種植農產品的積極性,但由于農戶眾多,農產品的種植規模比較小,組織程度低,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現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可以把分散的農戶組織在一起,擴大了農產品種植規模,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并進行專業指導,完善農產品生產鏈,使農產品生產更加標準與專業,有效保證了農產品生產質量,進一步增加了農戶的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骨干人員文化水平比較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識,能夠有效整合農村各種資源,為構建和諧新農村貢獻了重要力量。不僅如此,與個體農戶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農業院校的溝通也更加順暢,更容易為農村現代化發展引入資金、技術和知識。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邀請農業方面的專家進行知識講座,有效解決農戶在生產農產品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能夠及時發揮集體優勢,及時獲取農業領域出現的新成果、新技術,并且在短時間內將這些信息傳遞給農戶,通過專業人員的正確引導與示范,充分調動起農戶學習新知識的熱情,保證農戶全面且熟練地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不僅能夠提升農產品的產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還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收益。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可以為新技術、新知識開展各種科普宣傳活動,使農戶認識到新技術、新知識所帶來的價值和作用,進一步增強農戶在種植過程中使用新技術、新知識的意愿,有助于提升科研成果的轉換率。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綜合型人才
目前,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社員大部分都是農戶,這些農戶有著豐富的農產品種植經驗,但是大部分人員卻欠缺專業技術。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骨干人員不是理事長就是村支書,雖然他們有著多年的生產經營經驗,有助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但是對現代化的農業信息卻知之甚少。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越來越大,輻射范圍也會逐漸擴張,服務種類逐漸增多,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由于缺乏綜合型人才,出現了定位不清晰、發展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積極引進綜合型人才,更好地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缺乏規范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會建立自己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規章制度大部分都缺乏規范性,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文化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也沒有良好的法治意識,自我管理水平非常有限,對規章制度的落實與政策的實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定發展。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章制度的不完善逐漸顯示出來,管理效果也逐漸減弱,無法有效保護社員的各種利益,導致農戶越來越不信任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愿意加入其中,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地位有待加強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是以戶帶戶,這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振興的發展。但是,有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成立之初規模比較小,競爭能力和輻射能力就非常有限,無法吸引大量的農戶加入其中。再加上各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缺乏聯合,導致輻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積極開展聯合,這樣既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又能夠有效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地位,其體量優勢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進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農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度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但是由于農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知不足,也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對于入社大部分農戶都采取觀望態度,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定快速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視、報紙以及互聯網等平臺積極向廣大農戶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勢,使農民認識到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益處。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將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進行有效對比,讓農民群眾更好地看到農民專業合作社所帶來的好處,這樣才可以使農戶積極加入其中。除此以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組織農民群眾實地考察農村合作社發展較好的地區,讓農民群眾親自體驗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而有效改變農民群眾的認識,進一步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與發展。
(二)加快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培養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在合作社成立之初理事會就要嚴格要求管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確保這些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和農業知識。而且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結構不合理的地方要積極進行調整,并對人才引進計劃進行有效完善,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崗位配備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其次,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的服務類型越來越多,就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人員進行積極教育與培訓。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建立各種教育培訓平臺,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除此以外,政府相關部門還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農業知識,確保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給農戶及時傳授正確的農業種植技術,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效果。
(三)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
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高質量發展,必須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發展狀況不斷健全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將農戶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進而提高合作社的運營管理水平,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健全內部監督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健全內部監督制度,明確規定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確保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勇于承擔責任。不僅如此,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應該建立信息內部公開制度,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一些重要的決策要及時向全體社員公開,并積極聽取社員的意見與反饋,避免合作社出現“一言堂”的問題;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協調機制。為了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和諧穩定發展,科學合理的協調機制必不可少。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戶的主體地位,賦予全體成員參與權、表決權、知情權等,使全體成員真正參與到合作社的發展之中。合作社還要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引入專業的財務人員并開展有效的財務審計工作,切實保障每一位成員的權益。除此以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稅務、經營、法律等方面進行正確的指導,必要時還需要向其提供信息技術支持,進一步保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定健康發展。
(四)加強聯合與協作,充分發揮規模效益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越大,其輻射范圍就會越廣,市場地位也就越高。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要積極與其他組織進行聯合與協作,擴大輻射范圍的同時充分發揮規模效益。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和一些農業生產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將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與農業生產企業共享紅利、共建品牌,進一步優化和升級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與質量,給農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合作社與合作社之間也可以強強聯合,不僅能夠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還強化了合作社的抗風險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與此同時,政府應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促進合作社之間的聯合發展,將合作社的規模效益充分發揮出來,有效改變傳統農業分散經營的方式,引導農戶之間組團發展,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保證其穩定高質量發展。
結語: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進一步增加了農戶的經濟利潤。但現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如缺乏綜合型人才、缺乏規范性管理、市場地位有待提高等。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督促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出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助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穩定發展。合作社也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型、綜合型人才,加強與其他合作社的聯合與協作,充分發揮規模效應,進一步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刊述評
農業合作社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副“金扁擔”,一頭挑起城市的“菜籃子”,一頭挑起農村百姓的好日子。農業合作社對于壯大鄉村經濟、促進群眾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帶來更大規模和更多專業技術的同時,還帶來了更多機會和更好前景。
從單打獨斗到“組團”發展,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加入農業合作社成為越來越多新時代農民致富的正確選擇。過去的農民祖祖輩輩在土地里辛苦耕作,如今的農民群眾隨著合作社的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智能化。農民在農業合作社中學習技術、獲取分紅,從牛耕鋤刨中解放出來,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到科技農人的轉變,獲得更多創造幸福生活的新選項。
蓬勃發展的農業合作社照見了鄉村振興更廣闊的未來,讓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閑田變忙田;使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悠然自在地當起了“甩手掌柜”。加快培育合作社發展可以讓農民增收的渠道不斷拓寬,進而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下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