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券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提高融資效率,推動社會經濟高水平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間接融資在我國融資結構中依舊占據較大比例,要想持續推動我國在“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發展,必須進一步優化債券市場,提升間接投資效率。本文首先分析我國現階段債券市場現狀以及市場融資的相關概念,論述了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區別,并結合相關經濟市場數據,研究債券市場對各類間接融資的作用,并以此分析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提出債券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以期為相關經濟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實體企業通過債券融資已經成為除銀行貸款以外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對我國社會金融體系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統計,當前我國的債券市場托管余額在120萬億元以上,且債券發行規模呈持續上漲狀態。然而和發達國家進行比較,我國的債券市場依舊存在著交易量和交易活動不夠活躍,缺乏流動性等問題,債券市場依舊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在新的全球經濟發展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擴大我國的綜合國力,必須把握間接融資在債券市場的發展規律,進一步激發各大銀行以及金融機構在債券市場中的融資活躍度,強化間接融資效率,優化相關服務質量。
一、研究背景分析
(一)當前債券市場發展現狀
我國的債券市場經歷了長達20年的發展歷程。2007年我國成立的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我國推行的注冊制有效提升了債券市場發行效率,提高了發行質量,此后大量債券投資形式例如短期投融資券、永續票據、非金融企業資產支持票據、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的出現推動著我國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截至2015年12月,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注冊的債務融資工具已經超過8.8萬億,在整個債券市場中占比20%左右,目前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推動著我國金融行業市場化機制的改革,持續深化金融行業體系,拓寬金融市場廣度。
(二)市場融資概述
市場融資主要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不需要金融中介的干預,直接進行融資的形式。直接融資形式下的資本供應方通過直接購買資本需求方的金融證券或簽訂相關協議,為資本需求方提供發展資金。例如債券、股票以及個人貸款等都是直接融資中常見的形式。間接融資則是根據資本需求方的資金需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或服務。資本需求方根據自身的實際資金需要選擇合適的融資形式,通過定期支付金融產品或服務的相應利息實現企業運行資金的流通,是當前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首選融資模式。
(三)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區別
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資本供應主體不同,直接融資的資金供應主體為資金剩余者,通過債券、股權等形式與企業直接建立聯系,而間接融資的資金供應主體大多為第三方金融機構,通過一定方式向資金剩余者籌集資金,并和企業建立債券聯系;第二,資金使用期限不同,直接融資模式下的借款使用期限較長,甚至在股權融資方式下,其資金使用期限可以不斷延長,間接融資主要通過和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以合同的形式明確借款期限,一般資金使用期限較為短暫;第三,監督資金使用情況的主體不同,直接融資中的資金使用監督主體為資本供應主體,間接融資的資金使用監督主體則是各個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第四,融資成本差異性,直接融資模式下的融資成本為發行費用,而間接融資成本則含有融資手續以及貸款利息費用;第五,中介性質差異,直接融資的中介機構主要負責股票和債券的發行,證券公司作為中介機構主要用于承銷,間接融資的中介機構則是直接進行資金募集,并聯系相關金融機構為需要資金的企業提供資金服務。
二、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分析
間接融資主要通過商業銀行或各類政策性銀行在債券市場中發行或購買債券體現,因此研究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可以從銀行目前在市場中的持券、債券市場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工具、金融證券等占比作為分析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影響的依據,綜合分析關系到債券市場間接融資操作的各類商業和政策銀行以及非銀行投資者在商業銀行和政策銀行中發行的間接融資債券以及其他發行人利用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非銀投資者等發行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形式。通過綜合各方面因素,本文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
其中,T代表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總影響,M代表商業銀行或政策性銀行在機構內的間接融資,N代表非銀行投資者在商業銀行或政策性銀行內的間接融資,Q代表其他發行人在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中的間接融資,R代表非銀行投資者利用其他發行渠道開展的直接融資。為了進一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還應該利用倒推法對計算數據進行檢測:
假設銀行在債券市場中的持券占比為E,則:
假設債券市場中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工具、金融債的存續占比為F,則:
利用年末托管數據對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總影響進行計算,考慮企業、政府、中期票據債券以及各類非法人產品、柜臺市場、其他交易所等非銀投資者,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后得出的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分別計算銀行在債券市場中的持券占比以及債券市場中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工具、金融債的存續占比下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作用,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出的結果如表2所示:
其中永續債、二級資本工具、金融債可以看作廣義角度下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銀行債券可以看作資本角度下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通過對以上結果分析可以發現債券市場對融資總體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銀行債券和廣義角度下的金融債券上。
三、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影響的具體體現
(一)促進間接融資
債券市場促進間接融資的完成主要體現在負債、資本以及資產等方面。第一,在負債方面,債券市場能為銀行提供充足的補充資金,實現貸款的發放。銀行以及金融機構通過發行普通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的方式進行資金的籌集,以此向社會發放貸款,為社會提供資金。在這一過程中銀行或相關金融機構以各類債券的形式向投資人搜集資金,隨后向貸款人提供資金,例如目前債券市場中的小微企業債、政策性金融債,以及各類專項債等都是間接融資的形式,將融資后的資金利用貸款的方式直接投入社會實體經濟建設,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二,債券的融資過程在資本角度可以看作債券市場為銀行以及金融機構提供資金補充渠道的形式,以此強化金融機構的信用貸款投放能力。例如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等都是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進行資本補充的有效手段,能為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開展各類信貸活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保障間接融資順利高效開展;第三,在資產方面,債券市場還能為債券的出售方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和貸款融資相比,此類間接融資形式流動性更高,商業型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可以直接進行債券融資。
(二)提高間接融資擔保服務質量
債券市場對間接融資的影響還體現在其能進一步提高間接融資擔保服務質量上,為間接融資提供質量更高的擔保品。例如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可以將自身持有的地方政府債券、國債等作為擔保品,進而降低間接融資難度,提高貸款發放率。目前我國的債券市場中主要的債券擔保品有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兩大類,在債券擔保品方面,質押債券商業銀行債券在商業銀行債權中的占比已經超過1.7%,在政策性金融債券中的占比則高于25%,其主要參與者為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其政策性銀行質押業務規模已經高達88.64%。
(三)提供更高效的信息和估值服務
債券市場為間接融資提供更為高效的信息以及估值服務主要體現在債券市場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上,在債券市場中可以清晰了解融資主體、利率以及規模等相關信息,并且債券市場各種類型債券普遍存在流動性較大的特征,因此其市場定價合理性高,符合市場價格體系,商業銀行以及各類政策性銀行通常以貸款定價中的相關信息例如市場隱含評級、收益率曲線等工具作為定價標準以及風險評估與定價的重要指標,同時第三方機構以及金融機構內部也會將貸款定價作為內部估值定價的主要參考。同時債券市場還能為間接融資提供更為高效的估值服務,例如中債估值中心每天發布各類估值曲線已經超過3500多條,同時每天發布的債券風險指標、債券估值信息超過10多萬條,涵蓋各類債券如中資歐元債和美元債、離岸人民幣債等可以流通的各類幣種債券。同時每日更新大量市場債務違約信息、市場隱含評級信息以及各類中債指數等,目前已經成為各大商業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等債券市場參與者的主要估值和風險評估標準。
四、債券市場和間接融資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對企業債券投資重視力度
各大商業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企業債券投資的重視力度,積極尋求各類參與企業債券投資的渠道,例如參與銀行債券市場、設計債券基金、 成為做市商等。在具體實踐中,相關銀行應該以企業債券的承銷方踴躍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行,并且積極以投資者的身份利用各類債務融資工具開展投資,在實現較高收益回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銀行的資產流動性,優化銀行資產組合形式;在做市商方面,商業銀行在資金以及人力資源服務等方面都占據著較大的優勢,通過做市商能進一步強化債券市場之間的流動性,進一步保證債券市場的穩定持續發展;最后為了有效激發債券市場的活力,商業性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還能以股權多元化的方法建立基金管理公司,提高間接融資效率。
(二)不斷創新債券市場融資產品
我國的金融體系主體為各個商業性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為了保證間接融資在債券金融市場中的持續發展,各類銀行應該不斷創新債券市場的融資產品,豐富債券發行、投資以及承銷等流程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債券市場的活力,例如某國的銀行同樣作為企業債券的承銷機構,其企業債券的承銷量以及承銷金額占比都在80%以上,我國相關銀行可以借鑒改革發展經驗,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優勢進行業務創新,例如為企業債務重組、企業兼并、企業收購、企業資產重組等提供相應的咨詢管理服務,又比如為上市公司以及債券商提供質押貸款、過橋貸款等金融服務等。
(三)營造良好的債券市場發展氛圍
近年來,我國的資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的同時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由于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相對較晚,部分區域依舊沒有形成成熟的經濟發展機制,導致盡管區域內經濟飛速發展,但同樣存在較高的資金風險,基于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當地的債券市場環境進行約束,重視對債券市場的監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債券的運行,例如采取線上線下雙重監督管理等形式,統計并公布相關資金來源,對各類相關債券機構與企業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債券市場的穩定發展,為間接融資提供更為高效、安全、科學的發展環境。
結語:
總之,債券市場是更為高效便捷的融資方式,對間接融資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間接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要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其風險管理、政策引導能為其提供更為穩定高效的發展環境,基于此,必須深入發掘間接融資與債券市場之間的聯系,充分利用債券市場調節間接融資效率,不斷推動我國債券市場高質量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