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資產是辦學的重要物質基礎,其規模和效益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固定資產總量快速增長,如何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已成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課題。本文首先闡述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其次分析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路徑,希望為高校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供參考。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在現代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和現代化管理的不斷深化,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固定資產不僅是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的重要支撐,更是反映高校經營狀況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高校固定資產是指高校擁有或者使用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的實物形態的資產。高校固定資產主要包括房屋及構筑物、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及文物陳列品、專用設備、家具用具等。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是指對高校固定資產的購置、驗收、入庫、領用、使用、維修、保養、清查、盤點、報廢等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其目的是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發揮固定資產的最大效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1.完整性:固定資產的賬面記錄與實物資產要相符,做到賬物相符。
2.安全性: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資產流失。
3.效益性:要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發揮固定資產的最大效益。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一)提升財務透明度
財務透明度是指高校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等全過程的信息公開程度,旨在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一,通過規范預算編制,高校能夠按照統一的要求編制詳細的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并向社會公開,從而增強管理過程的透明度。
第二,加強資產使用監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能夠有效監督資產的使用情況,保障資產的安全完整,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的透明度。
第三,規范資產處置程序也是提升財務透明度的重要舉措。確保資產處置過程公開透明,消除了暗箱操作和利益輸送等現象,有效提升了高校財務管理的公信力,為高校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因此,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財務透明度,不僅有助于規范高校的財務管理,還能夠增強社會對高校管理的信任,推動高校向著更加規范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二)降低風險
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著采購、使用和處置等多個環節的風險,如采購價格虛高、資產閑置、處置程序不規范等。這些風險不僅會影響高校資產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還可能導致資產損失和財務風險。因此,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各個環節的責任和要求,規范管理流程,有效降低管理風險。同時,加強資產使用監管,定期盤點資產,可以有效預防資產閑置和損壞等情況的發生,進一步降低管理風險。此外,規范資產處置程序,嚴格按照程序處置資產,并監督處置過程和結果,可以有效避免資產流失和處置不當帶來的風險。
(三)資源的優化利用
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對于優化資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固定資產是支撐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其規模和效益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各項工作。通過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高校可以有效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避免資產的閑置浪費,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固定資產的作用。此外,優化資源配置也是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高校應當根據教學和科研需求,合理規劃固定資產的購置,避免資源重復購置和浪費現象的發生,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同時,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還可以促進資產的共享利用。通過建立共享平臺,鼓勵各部門、單位之間共享資產,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可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還能夠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為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三、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脫節,資金配置不科學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的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脫節,是指高校在制定固定資產購置預算時,沒有充分考慮資產的實際需求和使用情況,導致資金配置不科學,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資產購置缺乏統籌規劃。高校在制定固定資產購置預算時,往往是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指標進行分配?;蚴歉鶕鞑块T、單位的申報情況進行分配,缺乏統籌規劃和科學論證。導致資產購置盲目性強,出現重復購置、閑置浪費等現象。例如,有的高校為了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指標,盲目購置一些不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設備儀器,造成資源浪費。
2.資金配置不合理。高校在固定資產購置預算的分配上,往往偏重于短期需求,忽視了長遠發展。例如,有的高校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將大部分資金用于購置教學設備,而忽視了科研儀器設備的更新換代,導致科研能力下降。
3.預算執行不力。高校在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機制,導致預算執行不力,出現預算超支、資金挪用等現象。例如,有的高校在購置固定資產時,不嚴格執行預算審批程序,隨意調整預算,導致預算超支。
(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會計核算不合理
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有的高校缺乏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各部門、單位自行制定管理辦法,導致管理標準不一,執行不力。例如,固定資產的購置、驗收、入庫等環節缺乏明確規定,造成資產管理混亂。
在管理流程方面,固定資產購置、驗收、入庫、領用、使用、維修、保養、清查、盤點、報廢等環節缺乏規范的操作流程和監督機制,使得資產使用缺乏跟蹤管理,進而導致資產閑置浪費。此外,監督機制不完善也是一個問題。資產評估、處置等環節缺乏透明度,容易發生暗箱操作,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在會計核算方面,固定資產的價值計量不準確,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導致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及時或不足,影響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同時,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不合理,導致資產使用成本分攤不均,影響財務分析的準確性。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亟待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體系,以確保固定資產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進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
(三)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 浪費較嚴重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著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浪費較嚴重的問題,這直接影響著高校的財務狀況和辦學效益,制約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發展。其中,資產閑置率高是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的主要表現。部分固定資產購置后長期閑置,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使用價值,如儀器設備長期閑置在倉庫中。此外,資產使用效益低下也是一個顯著特征,一些教學樓、實驗室等設施利用率低,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浪費。
固定資產管理粗放也加劇了這一問題,缺乏精細化管理導致資產的跑、冒、滴、漏,進一步加重了資源浪費。固定資產浪費嚴重的原因主要包括購置缺乏規劃、管理不到位。盲目購置固定資產導致資源閑置浪費,例如,為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指標盲目購置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設備儀器。同時,部分師生員工缺乏愛護公物的意識,也是造成資產損壞浪費的重要原因。
(四)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流失現象嚴重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著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流失現象嚴重的問題,具體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的資產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未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或系統功能不完善,難以實現對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例如,僅建立了簡單的資產臺賬,無法實時掌握資產的使用情況,難以對資產進行有效的追蹤和管理。
第二,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不強,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和流程不熟悉,難以有效履行管理職責。
第三,管理責任不明確,部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責任不明確,導致管理工作不到位。例如,沒有明確固定資產管理責任人,或責任分工不明確,責任落實不到位,出現管理真空。
四、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路徑
(一)完善預算編制內容, 建立增量資產的有效配置機制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預算編制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高校固定資產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為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預算編制,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在預算編制內容方面,應該明確預算編制的依據。不僅包括高校發展規劃、學科建設需求等內部因素,還需考慮國家政策、經濟發展趨勢、技術進步等外部因素,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同時,細化預算編制科目,不僅要按照資產類別、用途等加以細化,還應考慮資產使用年限、殘值率、維修費用等因素,以提高預算編制的精準性和可操作性;合理確定預算指標也至關重要,除了綜合考慮購置成本、使用效益等因素外,還需考慮資產的使用壽命、收益率、風險等因素,以確保預算指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建立增量資產的有效配置機制需要統籌規劃和集中管理。除了強化高校資產管理的統籌規劃和集中管理外,還需建立資產共享平臺,實現跨部門、跨單位的資產共享,從而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同時,建立資產績效評價體系,對資產使用情況開展評價,并將評價結果應用于資產配置、預算編制等環節,以提高資產配置的效益性;最后,需要建立資產購置信息公開制度,公開資產購置計劃、預算指標、采購結果等信息,確保資產配置的公開透明和規范操作。
(二)強化預算執行監管, 構建嚴密的資產處置程序
為了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需要重點強化預算執行監管,并構建嚴密的資產處置程序。
在強化預算執行監管方面,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預算執行監督機制,覆蓋預算編制、執行、調整等全過程,確保預算的全面執行。同時,明確各部門、單位和個人的預算執行監督責任,形成層層監督的責任體系,提高監管的有效性。采取現場檢查、抽查、審計等方式加強監督手段,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并對違反預算紀律的行為嚴肅追究責任,以確保預算執行的規范性和合法性。
在構建嚴密的資產處置程序方面,首先需要制定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明確處置的原則、程序、標準和監督機制,確保資產處置的規范性和合法性。此外,應聘請專業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確保評估結果的公允性,并通過多種方式公開資產處置信息,接受師生員工的監督。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處置資產,確保處置過程的規范性和合法性。例如,復旦大學建立了資產處置全程監控系統,對資產處置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為資產處置的規范性和合法性提供了保障。
(三)拓展財務決算報告的內容
為了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需要拓展財務決算報告的內容,更全面地反映資產管理情況。
第一,可以增加資產使用效益評價指標,包括增加資產使用效率指標如資產使用率、周轉率等,以及資產使用成本指標如維修成本、折舊成本等,還有資產使用效益指標如使用收益、貢獻率等。這些指標可以更準確地評價資產的利用情況和效益。
第二,應細化資產配置情況的說明,包括按資產類別、用途、使用部門等詳細說明,并說明配置的依據、程序、方法,以及績效目標和完成情況等。這樣可以更清晰地展現資產的配置情況和管理過程。
第三,需要強化資產處置情況的披露,包括披露處置的原則、程序、方法,評估結果、處置方式、價格以及處置的收益分配情況等。這些信息的披露可以增加決策的透明度,提高對資產處置情況的監督和評價。
第四,需要增加資產管理風險分析的內容,包括分析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以及風險的發生概率和潛在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和建議。這樣可以幫助高校更好地識別和應對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保障資產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結語:
總之,只有在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夠進一步提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為高校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改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將迎來新的發展,為高校事業的繁榮和進步不斷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