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有益于學生發現、分析與處理問題,進而正確判斷事物.新課程改革下,尤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已經成為重要任務.所以,一線教學人員需要從思維品質特征入手,與初中數學學科特色結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授課方案,引導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下學習數學,強化學生思維品質,為之后更好地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提升;思維品質;方法
伴隨教育改革的深化,強調學生素質已經成為教學所關注的重點內容,以便進行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幫助其養成優良習慣,進而強化學習效率.文章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了研究分析.
1 思維品質簡述
思維品質是指人在思考與解決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品質和能力.它包括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系統思維等方面.
邏輯思維是指能夠按照一定規律和原則進行思考及推理的能力.它可以指導我們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并從中得出合理的結論.創造性思維是指能夠獨立思考、提出新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個體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創造出新的價值.批判性思維是對信息進行評估和分析的能力,指引個體辨別真假信息、識別邏輯漏洞,并從中得出正確結論.系統思維是指能夠將問題和事物放在一個整體的框架中進行思考的能力,能夠幫助我們看到問題的全貌、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
2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意義
2.1 有助于學生正確思維的引導,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助于學生正向思維的引導,強化邏輯思維能力,突出數學學科邏輯性,其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思維水平幫助巨大.首先,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形成良好思維習慣.學習數學,學生需進行邏輯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養成積極主動、批判性思維的習慣,能夠更好地面對困難和挑戰,培養出堅韌不拔的品質.其4B+93w0HsgHsNhUPEYpC0wQHfsdeJymo3weOPImcb/E=次,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數學是一門需要嚴密邏輯和準確推理的學科,學生在學習中養成嚴謹、準確的思維方式,進行思維的規范化、系統化訓練,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數學不只是為了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技能
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技能,通過合理地設置教學方案,靈活地發問,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建立起學生對學習的全新認知.初中生有著相對活躍的思維,不喜歡強迫式、被動式的學習.加之數學本身的抽象性特征,所以,教師應持續強化自身知識儲備,通過新方式,營造有活力、全新的、與初中生年齡特征相符合的趣味課堂.
例如 在教學“走進圖形世界”一節時,教師先讓學生準備積木,組裝所要學習的圖形,從上面、正面、側面觀察圖形,如此,學生經過親身實踐,不但可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動手操作水平,強化了學習技能.
2.3 有利于學習信心的提升,沖破固有思維
首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要求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引導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拓寬思維空間.這樣,學生能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從而提高學習信心;其次,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使其更加自信地處理數學問題.很多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會感到困惑和無助,這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心.通過思維品質的培養,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自信心提升了,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最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數學學習中發現問題的意義.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這是因為他們只停留在題目的表面意義,沒有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思考數學問題背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當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意義時,會更加主動去學習和探索,從而提升學習信心.
3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
3.1 一題多解,強化變通性思維
“雙減”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然而在升學壓力面前,學生仍然需要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不能出現偏科問題,這樣才能提升升學成功率.初中數學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明顯提升,如果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則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手段加以培養和引導,提升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解題方式解答一道題目,提升學生的創新解題思維,強化學習技能.
例如 在教學“求證相似三角形”的內容中,通過解析題目,教師為學生呈現三種解題方法:方法一,借助相似三角形與線段比之間的關系,根據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的性質展開求證;方法二,按照題目所給的圖形添加輔助線,進而構造出相似三角形,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展開求證;方法三,根據三角形的面積比解析題目,如,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有著相等的面積.兩個三角形高度一致,底邊長度比等于面積比.學生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有效拓寬了解題思路,通過長期的堅持,學生能夠掌握多樣化的解題方案,進而提升解題速率,強化學習質量和效果.
3.2 一題多變,強化敏銳性思維
一題多變,指的是教師在進行題目框架設置時,不進行題目本質的改變,而是將一題變為多題,讓學生生成思維差異,進而實現其敏捷性的培養.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迅速發現題目間的差異與聯系,在具體教學中,學生不但要認真分析原有題目,還要反思與總結之前遇到的題型,以便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如此,在對新題型探索中,能夠豐富學生技能,提升綜合能力.
例如 初中數學中,一次函數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為了強化敏銳性思維,下面通過具體案例理解一次函數性質.假設小明每天騎自行車去學校,他發現每騎1千米需要花費5分鐘.那么,他騎10千米需要多長時間?我們用一次函數來解決這個問題.設x表示騎行的千米數,y表示花費的時間,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得到一次函數的表達式y=5x.將x=10代入,可以得到y=5×10=50.所以,小明騎10公里需要花費50分鐘.通過具體案例,發現一次函數y=ax+b的性質,首先,斜率a表示單位變化量,即每增加1個單位x,y的變化量為a.在這個例子中,斜率a=5表示每增加1公里,花費的時間增加5分鐘.其次,截距b表示函數與y軸的交點,即當x=0時,y=b.在這個例子中,截距b=0,表示小明開始騎行時并沒有花費時間.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用一次函數描述很多問題,比如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價格與數量的關系等.因此,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和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3.3 變換引導,強化靈活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可采用變換引導方法.變換引導是通過對數學問題進行變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案例進行變換引導.
例如 給定一個問題:“買了一些蘋果,每個蘋果的價格是x元,他一共花了y元,請問他買了多少個蘋果?”學生通過列方程的方法解決此問題.
首先,設購買的蘋果數量為n個.根據題目中的信息,每個蘋果的價格是x元,可以列出方程:n·x=y.接下來,通過變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例如,讓學生將方程變形為x=yn,然后思考,如果當購買蘋果數量n≥30時,每個蘋果的價格為x-0.5,方程會發生什么變化.通過案例和變換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培養靈活性思維能力.學生不僅能夠熟練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還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4 比較分析,強化批判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比較分析,旨在強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是指對信息進行深入思考、分析和評估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解決問題.
首先,比較分析下,學生會發現不同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差異,通過比較不同的數學概念,充分了解它們的本質特點.例如,比較分析理解整數和分數的區別,以及它們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引導學生建立數學知識框架,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其次,經過比較分析,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和判斷力.在數學教學中,學生通過比較不同的解題方法,選擇最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此外,比較分析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通過比較不同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學生會發現新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比較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解決問題時能夠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比較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強化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比較不同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培養思辨能力和判斷力,激發創造力和創新思維.這種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將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5 歸納總結,培養反思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歸納總結的方法培養學生反思性思維.歸納總結是指通過觀察、分析一系列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現象,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從而得出一般性結論的過程.這種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證明得出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然后基于這一定理,給出以下三個推論:
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推論3: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然后,讓學生觀察,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經過歸納總結,學生可以發現這些定義都是關于角度的性質,而且都涉及角度的和.然后,引導學生自己設計題目和圖形,并基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推導出上述三個推論.
至此,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正方形、長方形的內角和都等于360°,那任意一個四邊形的內角和都等于360°嗎?可否用三角形的內容和定理證明四邊形的內角和等于360°呢?可否進一步求出五邊形、六邊形,乃至n邊形的內角和呢?
這一引導過程就是學生探求知識的過程,通過反思,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維推理能力,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有效鞏固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夯實基礎.
4 結語
為了迎合素質教學的需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課堂教學的設計,細致挖掘課本,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結合進行授課引導,教學期間,認真觀察學生表現,及時進行課堂反饋,基于學生反應程度加以引導,針對不同學生制定差異化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建立學習信息,從多方面思考問題,進而培養其思維活力.
參考文獻:
[1]包李娟.確立數學高階思維 優化問題教學設計[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4):66-67.
[2]余慶紅.逆向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1):47-49.
[3]顧宏萍.加強概念理解 提升思維品質[J].初中生世界,2021(35):38-39.
[4]吳影.落實核心素養 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2):80-81.
[5]孫寬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探析[J].考試周刊,2022(29):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