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把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為提高管黨治黨水平發揮了重要紀律保障作用。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必須在學習和掌握黨的紀律上走在前,在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上當標桿,以嚴明的紀律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堅定不移推動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宿遷新實踐提供紀律保障。
在知紀明紀中做到絕對忠誠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確保全黨令行禁止的重要舉措,也是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成果的應有之義。紀檢監察機關擔負“兩個維護”特殊使命,必須在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上做到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學得更深入、更透徹,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放出樣子、作出示范。
在學懂中鑄牢忠誠。我們黨歷來重視紀律建設,從井岡山開始逐漸形成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西柏坡的“六條規矩”,再到如今的“八項規定”和“六項紀律”,無不體現黨紀法規的強制性與嚴肅性。紀檢監察機關肩負維護黨的紀律的重要職責,必須堅持原原本本學、逐章逐條學,從總則到分則,從基本原則到具體規定,每一條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學懂中進一步深化對黨賦予的特殊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任務的理解,持續鑄牢對黨絕對忠誠的高度自覺。
在弄通中彰顯忠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黨的建設經驗教訓,著眼黨的建設的新特點新任務,鮮明提出并全面闡述了什么是紀律和規矩、為什么要嚴明紀律和規矩、怎樣嚴明紀律和規矩等迫切需要全黨同志回答好的理論與現實問題。必須系統學習總書記關于紀律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三次修訂的《條例》貫通起來學習理解,切實把黨的紀律規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搞清楚、弄明白,把為什么修訂、修訂了哪些地方、修訂背后的深意等想透徹、掌握全,做到既知其言又知其義,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在做實中踐行忠誠。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實踐中。新修訂的《條例》將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行為由違反工作紀律調整到違反政治紀律,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要牢牢把握政治監督的內涵要求和實踐落點,聚焦政治忠誠、政治安全、政治責任、政治立場、黨內政治生活,堅決糾正政治偏差,及時消除政治隱患。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大政方針,聚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省內作出更大貢獻、全國奮力爭先進位”等目標任務精準監督,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在監督保障執行、踐行絕對忠誠上走在前、作表率。
在遵紀守紀中做到絕對純潔
加強紀律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純潔肌體。紀檢監察機關是黨的“紀律部隊”,必須緊握紀律“戒尺”,擔當職責使命,推動全黨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以鐵的紀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鐵軍,以嚴明紀律護航現代化建設事業行穩致遠。
強化黨性意識。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如實向組織反映和報告情況,這既是黨員義務,也是黨員必須遵守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但從監督執紀情況看,仍有部分黨員干部在黨組織紀律審查中拒絕作證或故意提供虛假情況。《條例》在組織紀律部分,對在黨組織紀律審查中依法負有作證義務的黨員拒絕作證或者故意提供虛假情況的,根據情節輕重設置了紀律處分條款。要用好紀律這把管黨治黨的“戒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摒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客觀如實反映情況,嚴肅認真履行作證義務,共同維護紀律審查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強化廉潔意識。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條例》堅持問題導向,精準靶向施治,在廉潔紀律部分完善對黨員離崗后違規從業等行為的處分規定,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親友相關違規行為的規制等。要強化廉潔紀律的剛性約束,做細做實日常監督,緊盯廉潔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聚焦權力運行關鍵崗位,及時發現并果斷糾正隱患問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始終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強化宗旨意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條例》與時俱進加強群眾紀律建設,增加了對“慢作為、假作為”行為的處分規定,防止權力扭曲、異化、變質;充實在社會救助中優親厚友、明顯有失公平行為的處分規定,進一步推動惠民政策落實等。紀檢監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眾工作。要把黨紀學習教育與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結合起來,緊緊圍繞上級部署的鄉村振興、教育、醫療、民政、食品安全、生態環保、掃黑除惡等領域,狠抓糾風治亂,對口碑差、民憤大、反映多、影響壞、危害重的堅決懲治,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在用紀執紀中做到絕對可靠
《條例》既是黨員干部知紀明紀的必修教材,也是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的依據準則。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準確運用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以事實為依據、以紀法為準繩,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維護紀律的硬度。《條例》強調“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釋放了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比如,在生活紀律部分,將“糾治違規干預插手行為”適用對象由“黨員領導干部”擴展為全體黨員,新增負有報告和登記義務的受請托人不按照規定報告或者登記的紀律責任,雙向施治,使得對違規干預插手的治理鏈條更為完整,糾治體系更加完善。始終堅持挺紀在前,對違反黨規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紀律的剛性和嚴肅性,切實讓鐵紀“長牙”“帶電”。
把握紀律的準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用好問責利器。《條例》在工作紀律部分,增加對濫用問責或者在問責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行為的處分規定,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紀檢監察工作涉及對人的評價和處理,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本著對干部負責、對組織負責、對事業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綜合考慮問題性質情節、認錯悔錯態度、歷史環境條件、造成危害程度等因素,準確把握政策策略,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區分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處置,不斷提高執紀執法的精準度。
彰顯紀律的溫度。正風肅紀反腐不是處理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讓黨員干部少犯錯,直至不犯錯。必須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用好用足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輕微違紀行為,靈活運用談心談話、提醒談話、約談函詢等方式,早教育、早警示、早糾正,防止“小問題”變成“大錯誤”。堅持管在經常、嚴在日常,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放大案件查辦震懾功能,切實堵住思想“管涌”、筑牢信仰“堤壩”,從根本上消除腐敗動因,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作者系中共宿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主任)
責任編輯:趙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