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防動員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做好新時代國防動員工作的根本遵循。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后,江蘇國動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著力轉職能、建機制、強基礎、促發展,以奮斗者的姿態開啟新征程、勇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全省各級國防動員高質量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的嶄新面貌。
開新圖強,在改革重塑中構建協同體系
國防動員體制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國之大者”,江蘇堅持上下聯動,堅決完成國防動員體制改革重塑任務。
對標對表推動體制改革。圍繞跨領域跨部門改革任務,緊貼實際壓茬推進,明確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構建省委改革辦牽頭抓總、責任單位具體實施的改革推進體系,融合推進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工作。軍地深入調研論證,共同謀劃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頂層設計,通過壓實各方責任,明確時間節點,嚴密組織人員轉隸、資產移交等工作,確保改革進程中市縣各級人員不缺位、指揮不斷鏈、工作不斷檔。
一體聯動完善運行體系。改革重塑后,全省各級國動系統把一體協同的理念體現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聯合開展預案編制、規章制定、項目推進、演習演練等重要工作,真正做到“1+1>2”。體系重塑之初,通過軍地共同擬定各級國動委及聯辦的系列管理規章,從機制上進一步厘清軍地職責。通過召開軍地工作聯席會議和工作對接會議,切實讓軍隊了解地方擁有什么資源,讓地方知道軍隊需要什么資源。各級國動辦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職能,不等不靠做好服務保障,及時高效抓好督促落實,跟進推動重點任務,為國防動員需求側和供給側雙輪驅動、精準對接、聯合發力提供支撐平臺。
緊貼使命凝聚發展合力。積極適應國防動員“協調軍地、面向三軍”這一職能定位,進一步加強軍地各領域各部門各層級的統籌協調、需求對接,綜合運用規劃引導、體制創新、政策扶持、法治保障等手段,凝聚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合力。根據黨委政府的動員決策部署,國防動員各成員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充分盤活本部門資源,以動員需求和動員任務為牽引,共同搞好動員潛力調查與評估,為平時準備、戰時動員提供準確依據;研究制定國防動員總體和專項規劃,建立層次分明、領域全面的動員方案與計劃體系,使動員任務、實施條件、組織指揮、方法手段、準備時限和保障措施等要素明確清晰,便于操作;加強對負有動員職責的相關職能部門指導與協調,使動員系統的工作有序展開、高效運轉、保證質量。
聚焦打贏,在真訓實練中提升援戰質效
按照改革賦予的職責使命,始終從備戰打仗的高度思練兵、謀備戰,做到中心居中、主業主抓。
緊盯任務需求磨尖刀。結合形勢變化與任務轉換需要,采取“命題式點學”和“菜單式送學”等方式,分層級舉辦多輪次業務培訓和競賽,加快補齊知識短板、能力弱項。為拓寬業務培訓渠道,采取“線上線下結合、軍地異地同步”的方式,組織近6000人參加全省國動系統業務培訓,開創了異地同步展開聯學聯訓的新模式。全省13個設區市國動辦以同題共答為導向,舉辦近百場次不同類型的動員業務培訓,把隊伍放在任務中錘煉,積極營造“學用結合、以學促干”的濃厚氛圍,著力提升國動隊伍履職能力。
聚焦主責主業抓戰備。秉承“戰備抓新質、應急抓常態、體系抓支撐、配合抓融入”的理念,堅定不移把練兵備戰作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全部心思向援戰保障聚焦。我們堅持把練兵備戰作為政治責任、時代課題擺上重要位置,常議練兵之事、常想備戰之策,確立向戰為戰的動員訓練導向,堅持用打仗的“尺子”檢驗提高動員編案和演訓水平,為確保“手中有力量、隊伍有素質、行動有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解決跨區域支援難、遇有緊急情況應急難的問題,全省各地國動辦分別會同軍分區動員處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專業隊整組工作,結合實際組建搶險搶修、醫療救護、交通運輸、通信保障等30余支動員專業保障隊伍,有效提升了備戰打贏體系新能力。
瞄準新質力量謀突破。充分發揮江蘇在調動社會各領域人才、技術、產業資源為戰服務上的優勢,注重儲備新域新質動員潛力,合力做好軍地人才雙向共育。積極征集軍民兩用科技成果,雙向拉動,加快形成平戰結合、全域遂行、精準高效的國防動員新域新質力量,為全面提升國防動員保障潛能提供過硬可靠的新質支撐。統籌整體布局,按照“一網統管”理念,注重在集成融合、強鏈補鏈延鏈上下功夫,加強數字化、智能化國動信息系統建設,力求打通需求提報鏈路、潛力數據供給鏈路,著力解決潛力核查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問題。加快建設“數字動員”一體化平臺,著力構建集組織指揮、信息互通、防護救援、潛力統計、通信警報、設施維護、工程維管等多業務、多領域、全要素于一體的動員信息體系,努力實現平時信息儲備與戰時能力建設的高效轉化。
不忘初心,在務實為民中扛起使命擔當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百姓所需、所思、所盼,積極探索“我為群眾辦實事”創新發展路徑,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更新思維理念做實功。老責要扛、新責要擔。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緊緊抓住黨建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認真制定全面從嚴治黨和黨建三級責任清單,把黨建主體責任具體化、項目化,形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機關黨建具體責任清單和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健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機制,持續落實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聯審聯批”等舉措,不斷提升民生服務質效。針對人防行政審批人員的調整,適時舉辦人防行政審批業務實操培訓,切實提升行政服務效能。
盤活各地資源辦實事。利用平戰結合人防工程助力改善城市環境,緩解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積極推進惠民人防工程建設,今年已向社會新增人防停車位9.8萬個,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每年夏天,各地國動辦主動開放人防工程納涼點,積極完善防空洞納涼條件,讓防空洞成為老百姓納涼、休閑、娛樂、學習的好去處,深受群眾好評。省國動辦連續8年與省應急管理廳、省科協、省紅十字會等單位共同組織“安全應急科普環省行”活動,抓住科普宣傳周等關鍵環節,面向全社會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線上線下受眾量超千萬人次。
主動助企惠民出實招。把企業的呼聲、群眾的心聲作為工作遵循,力求使國動工作合乎民意、切實可行,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在優化人防營商環境上,聚焦企業關切,主動對標長三角人防行業市場,努力推進長三角地區人防市場一體化合作,有效形成了政策互認、標準共用、創新共享、優勢互補、市場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貫徹落實國家人防辦關于“取消人防專用設備跨省域銷售、安裝限制”的通知要求,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民防空工程防護、工程防化、警報設備市場體系。主動開展送技入企活動,定期發布人防工程定額造價信息,測算編制省內260種防護設備信息價并及時向社會發布。全省13個設區市,在除了指揮工程以外的所有人防工程區域統一規范標識設置,讓群眾一目了然、一看就懂,從而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
(作者系江蘇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責任編輯: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