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科技創新、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巍巍五臺山下,悠悠清水河畔,一顆職業教育之星正耀然升起,它就是五臺縣職業中學校。始建于1984年的五臺縣職業中學位于溝南鄉下西村,近年來在國家職教改革春風的沐浴下,五臺縣職業中學以“辦人民滿意的現代職業教育”為己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色、專業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形成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產教融合促發展、德技雙修育英才”的辦學特色。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五臺縣職業中學把牢立德樹人“方向盤”,堅持“育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德技雙修的新時代中職生,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職業教育的沃土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該校充分發揚學校教書育人傳統和協同育人優勢,結合實際實施“三個一工程”職業教育鑄魂育人計劃,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校黨委通過校長、書記講黨課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廣大黨員教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切實落實好為人師表的責任,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筑牢知識功底,端正教學態度,提升育人能力,在教育教學、學生管理等各方面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在職業學校課程教學中,專業課教學占有重要地位。五臺縣職業中學一方面發揮思政課程在學生育人過程中的“壓艙石”作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各個學科優勢,彰顯各門課程的特色,使得思政課與其他各類課程在育人上形成協同效應,把價值觀塑造、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貫穿于日常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受教育與浸染,實現全體教師、全課程、全課堂、全方位育人。
從五臺縣職業中學走出去的學生,除“技能好、素質高”而深得用人單位青睞外,還因團結協作、自信自立、勤奮好學而廣受稱贊。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的口碑只有憑借好的教學質量才能屹立不倒。在培養全面發展技能型人才的道路上,五臺縣職業中學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該校始終堅持“教學為中心,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特色謀發展”的辦學方針,以“升學有希望,就業有保障”為培養目標,嚴格教學管理,全面打磨學生就業技能,使學生升學有希望、就業有本領、發展有潛力。2023年,該校對口高考一、二批達線122人。
以市場為導向,培育本領過硬的專業技能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五臺縣職業中學重點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做改進,融“做、學、教”為一體,如案例教學、項目化教學、現場教學,使學生在學和做中構建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與此同時,該校通過參加技能大賽積極借鑒行業、企業的先進工藝、先進技術,不斷完善學校的實踐教學體系。2023年3月山西省第十六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該校學生李芳源在中職組蔬菜嫁接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趙雅欣獲得二等獎;高梓豪在花藝比賽中獲得二等獎;杜澤宇在建筑制圖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同年10月在山西省第十七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安坤在中職組植物嫁接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就業。多年來,五臺縣職業中學持續推進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人才共有、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2023年該校分別與毅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蘇州天祿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又見五臺山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派出學生頂崗實習……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統一,凝聚起教育的強大合力。
精百工技行天下,兼德才名達四海。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相信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成熟的教育體系、優勢的專業設置、雄厚的師資力量、多樣的育人方式、優良的校風學風的五臺縣職業中學定將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