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初中語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積極地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學情境。比如,在教授《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歌曲《隱形的翅膀》來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這種情境下,學生不僅能理解課文內容,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對學習充滿熱情,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引入新課、通過情境創設、利用詩歌和歌曲等方式進行導入等。例如,在教學《草》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導入:“草原上的小草呀,又嫩又綠真可愛??!”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想象草地上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還可以用詩歌進行導入:“綠草青青草色鮮”……這樣做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讓學生從多角度去感受小草的可愛、堅強、頑強。通過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還能領悟到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就必須重視閱讀經典作品。在閱讀經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文本內容、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比如,在學習《社戲》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來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學生通過閱讀經典作品,能夠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只有當學生真正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之后,才能更好地接受情感教育。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喜歡或者不理解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發現,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灌輸。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學生的情感會得到極大的激發和提升,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也能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強情感教育,從教學實踐出發,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情感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價值,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凡.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18):91-93.
[2]于玲玲.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與策略研究[N].山西市場導報,2023-09-19(C03).DOI:10.
(作者單位:巴東縣神農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