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今天又要去坡角嗎?這么早。”一位環衛工人停下手中的活兒,關切地問道。“哦,是的,昨天有個患者的藥用完了,我在藥店買了點,今天要帶過去。”劉勇一邊說著,一邊把頭天買的藥穩穩地掛在摩托車把上,隨后一路疾馳地往坡角村駛去。
28歲的劉勇于2018年畢業于山西老區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他被分配到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昕水鎮坡角村衛生所工作,從此肩負起為韓家、坡角、莊子、東鐵、西鐵等5個自然村的456戶村民守護健康的重任。
今年6月的一天,劉勇剛到村口就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廣場旁邊,一臉焦急。劉勇趕忙停下摩托車,取出藥物遞給老人。
“不用客氣大爺,我昨天就給您說了讓在家里等著,一早騎摩托給您送過去。您年齡大了,15里路可不短,要是路上再磕碰了就不好了。”劉勇一邊輕聲埋怨著,一邊發動摩托車,小心翼翼地扶老人坐好:“走!我送您回去,以后可別再這樣來回折騰自己了。”
十幾分鐘后,劉勇返回衛生所,穿上那象征著責任與使命的白大褂,收拾好聽診器、血壓儀和給其他幾戶村民捎買的藥,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今天去的第一戶患者叫李志鳳,今年 72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已有10多年。劉勇給她量完血壓后,又不厭其煩地叮囑起來。老人對《科學導報》記者說:“我這病十多年了,劉勇來我們村后,非常負責任,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我一個電話,他隨叫隨到,從不耽擱。我這病全靠他精心調理了,如今控制得特別好。我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他還經常從縣城給我捎買些蔬菜和日常用品。他就像自家孩子一樣貼心。”
出了李志鳳家,劉勇又來到村中的休閑文化廣場,給幾位剛剛從地里回來的村民量血壓。他發現他們當中有的人生病后不及時就醫,便苦口婆心地敦促他們盡快到縣醫院接受治療,生怕小病變大病,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劉勇和轄區的村民們相處得極為融洽,每次進城都主動為大家捎帶一些日常用品。馮大爺的油鹽和堿面,李大娘的醬油陳醋,王大嬸的電費,白大娘的手機話費,都由他一一代勞。在長期的服務中,他與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早晨6時出門,晚上8時回家。一天騎摩托車往返20公里山路,給六七戶人家送藥,給19位慢性病患者檢查病情、量血壓,接聽25個咨詢電話……這就是村醫劉勇的一天!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書寫著醫者仁心的動人故事;他用自己的堅持和付出,獲得了第三屆“大寧縣道德模范”的榮譽;他用自己的堅實足跡,丈量著年少時的初心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