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對于我們人體的“發動機”心臟和“指揮部”大腦,它們彼此“血脈相連”,在維持人體生命健康狀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7月3日,以“呵護心腦健康 不給血管‘添堵’”為主題的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在太原舉辦,邀請省內心腦界知名醫學專家,就公眾共同關心的心腦健康話題交流,給予公眾專業的科學普及與醫療指導,幫助民眾更好地了解心腦疾病,管護好自身的心腦健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自己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由于供應心肌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了動脈硬化,也就是說冠狀動脈主干或其主要分支內形成了動脈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甚至完全閉塞,血流減少或完全停止,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出現心絞痛癥狀;若血管完全閉塞,就會出現心肌梗死。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干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體,這種病危害性很大,經常會引起心絞痛癥狀,嚴重時會并發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搭橋手術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恢復患者的心臟供血,防治各種并發癥;心功能不全,有些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的問題,必須進行完全性血運重建,才能促使心肌功能恢復,改善缺血的現象。年紀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現合并癥,為了防治各種合并癥如心律失常、心衰等,及時進行搭橋手術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心臟急癥,如果存在心臟急癥,比如,嚴重冠狀動脈損傷、心臟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也需要接受搭橋手術的治療。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心前區及胸骨后的壓榨樣鈍痛,而且會伴隨有放射痛,疼痛可以向左肩、背部、下頜部放射,還可以放射到上腹部,引起上腹痛。
除此之外,患者會有面色蒼白、大汗等多種臨床表現,這是交感神經過度激活的表現。當心肌梗死發生時,還會伴有各種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的發作,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悸不適。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且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會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原因是冠狀動脈不穩定斑塊破裂,造成冠狀動脈內出現急性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的血流發生急性中斷,引起心肌缺血,導致心肌壞死的發生。
近些年來,社會快速發展,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其主要原因是年輕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造成。比如長期熬夜、情緒激動、長期久坐、缺乏鍛煉、吸煙、酗酒、頻繁加班、過度勞累、飲食習慣不當等。以高脂、高蛋白、高膽固醇、高糖飲食為主,缺少蔬菜、水果的攝入,以高糖飲料代替飲水等,都導致營養不均衡,體重超標。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癥等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誘發原因,這些都是導致年輕人患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管好血糖、血壓、血脂,這就是常說的“三高”,共同管理好這三項指標,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所在。“三高”共管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并發癥和死亡的總危險。應通過早期篩查和評估“三高”患病情況,結合分析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臨床合并疾病,對患者進行心血管總體風險的評估和分層,并個體化地選擇管理目標。可以說現在更進一步的管理涉及“六高”共管,除了血糖、血脂、血壓以外,還有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體重指數這幾個指標需要管理好,管理好這些指標,必須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進行飲食調節:1.減少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增加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食品和低脂肪蛋白質。2.增加運動:如快走、騎車、游泳等,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次運動需30分鐘以上,運動達標與否。3.定時體檢并按時使用藥物: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如有需要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降壓藥、降血糖、降血脂的藥物。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自我調整心態、減輕壓力、樂觀向上,有助于降低“三高”的風險。5.控制體重:減輕體重可以降低“三高”的發生率,因為過重和肥胖會增加這些風險因素的發生。

心和腦看似有一定距離,實則關聯緊密。如心梗和腦梗,都是常見、高發病,雖劃分在心內科和神經內科兩個不同的科室,但它們的發病原理、臨床特點、治療方法等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常統稱為心腦血管疾病。心梗和腦梗的發病,都與血管問題有關。即由于給心臟或大腦供血的血管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心肌或腦組織缺血壞死。
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共同的危險因素,病理生理學過程相似,常常同時罹患,所以目前推行新的心腦血管疾病管理理念——泛血管病管理。所謂泛血管病是一組血管系統疾病,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共同病理特征,危害心臟、大腦、腎臟、四肢等重要器官,主要包括我們談到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均是其危險因素。
心腦同治包括兩種含義:一是心腦血管疾病同時治療,二是心腦血管疾病同法治療。對合并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療上應根據心和腦的病理生理學特點,見心病兼治腦,見腦病兼顧心,以同時減輕心、腦的病理損害,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心腦同治的理念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知。患者不再只是心臟病去看心內科、中風去看神內科,而是由心內科和神內科聯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