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是一個積極的過程,通過學習新知識并深思熟慮問題,從中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夠幫助他們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老師應主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并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發現是他們進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遇到與自己理論相矛盾的知識,這也是他們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A版高中數學必修一的《三角函數》時,對學習任意角α對應的三角函數時,學生在學習時會受到之前學習經驗的影響,下意識的反應出可以通過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但是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其所學內容已經超過了這一方式的學習范圍,需要在角α上任意設一點為P,之后通過P點的坐標和相應的比值對角α進行三角函數的定義。而且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會產生“為什么要用P點的比值來定義三角函數”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發現是因為學生對于這一知識的學習與之前掌握的知識具有不同點,所以才會產生相應的問題。老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引導,來培養學生自身的批判性思維。
二、鼓勵學生進行反思總結
回顧總結環節是學生提高自我認知的關鍵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和加強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思維方式,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與高中數學教學的特點相聯系,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展開反思和總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課堂結束前的5分鐘,讓學生重新梳理所學知識,確定已掌握和尚未弄清楚的內容。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指導學生對自身學習進行自我檢討,明確學習的長處和短板,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補充。第二,在高中數學測試結束后,老師引導學生以得分情況為依據,對試卷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明確題目的難度,分析解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學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解題能力。總之,回顧總結環節在學生提高自我認知和學習能力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環節,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策略和技巧,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A版教材高二上半年的《圓錐曲線方程》時,在學習完相應的知識,進行圓錐曲線知識點的測試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時有的學生就會反思出自身出現解題錯誤的原因在于對那些基礎性的知識存在記憶不準的問題,這就導致在做題時容易出現知識點運用不準確,導致解題錯誤。比如在做雙曲線相關的題目時,經常混淆焦點是在X軸還是在Y軸的問題,導致解題易出錯。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分析出自身出錯的原因在于自己審題不仔細,總是出現馬虎的情況,容易看錯數字。通過老師的引導,使學生在自我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維。
三、通過研究式學習的方式激發批判性思維
研究式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在數學研究的指導下,教師以指導者的角色進行教學。教師制定研究主題,鼓勵學生進行相對自由的自主學習,包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實施、評價和反思。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A版教材中高二年級的《拋物線》時,老師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老師可以在講臺上放置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子,然后讓學生將一些長短不一的小金屬棒隨意的丟進杯子中,讓學生觀察金屬棒頂端呈現出來的拋物線。之后再提出相應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比如讓學生推測這些交匯點的性質等。通過這種研究式教學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批判性的意識,長此以往可以指引學生形成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階段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高中生的學習效率具有明顯的效果。然而,要提高高中階段數學學習思維需要長期努力和不斷的自我提升。教師們需要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綜合能力,并與學生的思維特點相結合,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通過持續總結和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