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進一步細化說明:“教好每名學生,堅持知行合一,讓學生成為學生和生活的主人。”這份文件還強調了,堅持五育并舉,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寶安區黃麻布學校以“智慧”與“生態”理念為指引,構建“智慧生態課堂”教學結構,探索培養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與策略,以期為類似學校提供可參照和借鑒的經驗。
一、智慧生態課堂的含義
智慧生態課堂是指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借鑒生態學原理和方法而形成的融物理環境、虛擬環境、文化環境為一體的課堂。智慧生態課堂以教育生態學為理論基礎,強調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多種要素的系統性、整體性與和諧統一,強調師生的平等、民主、和諧對話,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實踐”,關注學生的思維生成與創造力發展,正視“人”和“生命”,在教學各個環節中融匯聯系、發展、和諧、共生、成長等理念,追求具有生命活力、智慧生成和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教學生態。
二、智慧生態課堂的實施路徑
(一)構建“平行組”班級結構。平行組指綜合考慮學生學習水平、性別、性格特點、行為習慣、心理素質、愛好特長等諸多因素進行班級小組編排,以每個小組的綜合能力處于均衡狀態為分組原則。黃麻布學校以“平行組”(學習小組)重構班級系統結構,推行基于平行組的班級管理模式,把小組作為班級運作的基本單元,讓學生“人人有事做”,班級“事事有人做”,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責任感、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實施小組捆綁評價,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建立合作共贏的班級生態環境。
(二)學案導學。教師對學案的設計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大綱、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學案設計主要分為課前預學、課上合學、拓展延伸三部分,旨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注重學法指導,提醒學生將疑問做好記錄,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前自主學習是“學案導學”的重要環節,其實施效果,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達成。在研究與實踐中,黃麻布學校首先確定了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生態的定位,實施學案導學,給學生以充分的自學及合作空間,導學案設計注重以舊帶新,已有的認知、生活、實踐經驗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基礎,是“新知”生長的肥沃土壤。
(三)實施“三階五步”教學模式。黃麻布學校探索形成了“三階五步”智慧生態課堂教學模式,“三階五步”智慧生態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三階”,是指教學過程由三個階段構成,其中,第一個階段以觀察與體驗為主,借助“導學案”,給學生提供適當適度的預學材料,豐富積累感性經驗,溝通生活經驗與課本知識之間的聯系,體驗知識建構過程。第二個階段以探究與合作學習為主,本階段通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點撥引導等活動實現深度學習,提升高階思維能力。第三個階段以鞏固與遷移學習為主,通過有層次多角度地練習,促進知識的遷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五步”是指教學流程的五個步驟,第一步驟是定標導學、前置學習,指準確定位學習目標,設置任務驅動探究性學習。第二步驟小組合作、思路開拓。第三步驟展示交流、質疑探究。第四步驟點撥引導、啟發思維。第五步驟及時練習、查漏補缺。
(四)建設自然靈動的校園生態環境。課堂之外,黃麻布學校也在“智慧”“生態”理念的引領下,建設自然靈動的校園生態環境。黃麻布學校位于深圳市鳳凰山東麓,學校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打造鳳凰生態教育體系,近幾年持續建設自然靈動的校園生態微系統。香樟大道枝繁葉茂、櫻花小徑風姿綽約、桂花濃郁沁人心脾,顆顆巨石映自然風貌,白墻灰瓦添徽派韻味,這些獨具匠心的景致都是學生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迎學子入懷、送學子歸家。
(五)構建“智慧生態課堂”標準體系。智慧生態課堂標準由課前導航、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教學效果四個維度構成。(見表)
(六)多元化評價“智慧生態課堂”教學效果。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評價活動為智慧生態課堂提供支持。如每間教室安裝班級小組評價板和班級學生綜合素養評價板,班級小組評價表的評價指標包括預學、合學、展示、互動、創學、測評六個維度,班級學生綜合素養評價表包括品德、智育(學習素養、學習成績)、體育、美育、勞育五個方面。將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正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重視發展性評價,在小組評價與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上側重小組整體評價。落實評價細節,做好每堂課、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的評價記錄及反饋。每月評出學校、級部、班級三個層面的“優秀合作小組、自主學習標兵、樟園小園丁”等進行表彰獎勵。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千方百計地支持學生在交往中成長。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