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課和文化課同樣重要,都是第一課程。在教學中,我們將體育鍛煉與文化學習相結合,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近日,山東濰坊市峽山區,在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舉行的“2023—2024學年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研究項目成果展示交流”活動上,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總校長趙豐平說。
兩年來,在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實驗研究團隊的指導下,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以“每天一節體育課”為抓手,全面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體能、技能全面提高,體育與健康課教師的課程設計能力、課堂育人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長期以來,一些學校重文化課輕體育課,擠占體育課時間,導致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
趙豐平說:“體育鍛煉能系統解決學生生命成長期的很多問題。”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以“每天一節體育課”為抓手,全面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

在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小學體育課為每周5節,初中為每周4節,高中為每周3節。每周三下午集中半天活動課程中至少有兩節是體育活動課。每周運動時間小學7節、初中6節、高中5節。
濰坊峽山二七一雙語小學體育老師顧修昌,致力于籃球教學工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籃球興趣,掌握基本技術,提高團隊協作能力。除完成日常教學,他還開設籃球社團,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市、區籃球比賽。
六(七)班學生賈杰以前經常生病,通過參加體育運動,體質明顯增強,學習成績也從中等偏下提高到中等偏上。賈杰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現在我是班上的體育班長,協助老師組織體育活動,幫助同學們鍛煉身體,激發同學們的鍛煉熱情。”
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舉措:2017年,頒布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2022年,頒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3年,發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行動方案》。
對此,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設立“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研究項目”,在山東濰坊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遼寧大連嘉匯實驗基地、深圳福田實驗區、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實驗區開展實驗研究工作,助力課程標準在各地各校落地落實。
今年5月,二七一教育實驗基地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顯示:小學(四年級)優良率達73%以上,合格率接近100%;初中(八年級)優良率達68%,合格率98%;高中(高二)優良率65%,合格率95%。東勝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每年約以7%的比例增長。實驗區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穩步上升。
深圳福田區體育教研員張仕宜說,自參加落實課程標準實驗項目以來,福田區一直深入探索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路線圖,探索“區域整體推進+學校特色發展”的學科路徑,積極推動國家課程方案轉化落地。通過開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體育課程創建活動,福田區所有學校均創建體育特色項目,助力孩子成長為身心健康、多元發展的陽光少年。
此外,內蒙古東勝實驗區抓住教學改革的時與勢,以“東勝好課堂”建設為載體,面上推動、點上著力設立項目研究實驗校,依托實驗校進行重點研究,全面推進課標實驗項目研究。實驗區各學校體育拓展與民族文化傳承緊密結合,打造融入民族文化的特色體育課堂。
在本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研究項目成果教學展示交流活動中,4個實驗基地(區)的體育老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學展示。
大連市嘉匯中學體育老師劉曉倩通過快速跑教學讓學生學習并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還結合游戲與競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戰勝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外國語小學體育老師石曉宇以情景教學和英語融合的方式,通過模仿多種動物的行走方式,帶領學生進行爬行課程的學習,體會小組多人協作的快樂、體育競賽的樂趣。
此外,一些實驗基地(區)以“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為抓手,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體系中落地轉化,更好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內蒙古東勝區第一中學體育老師王雨通過搏克教學,讓學生學習搏克基本理論,掌握推、拉、揉、抱、踢、勾、別等基本動作,發展肌肉力量,提高反應能力、協調性、靈敏性、爆發力,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體育老師張雅琪通過八段錦和詠春拳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身體柔韌性、協調性,增強呼吸控制能力。通過武德教育,讓學生理解并踐行武術中的禮儀,樹立堅毅、自律、勇敢的品德。
體育與健康學科課程實驗研究團隊組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季瀏說,體育與健康教學要體現“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重視育體與育心、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改革。此外,探索分層、按需、持續、多樣、有效的研修模式,提煉落實研究成果和優秀實踐案例,做到邊實驗,邊改進,邊總結,邊推廣。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長莫景祺表示,將以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為指導,以新課程新教材投入使用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進一步著力破解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為深化全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