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明顯,農村養老問題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今年6月,民政部聯合中央精神文明辦等21個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專門對推進農村養老服務工作作出戰略部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強調要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
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湖南省懷化市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截至2023年末,懷化60歲及以上農村老年人口達78.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7.6%。近年來,為積極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懷化推進智慧養老服務,從設施、保障和模式等方面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本文選取懷化為調查對象,分析該市農村智慧養老現狀、成效及發展路徑,以期對各地農村智慧養老發展提供有益啟示。
除了為農村養老老人提供線下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娛樂休閑、健康和安全照護等常規養老服務之外,近年來,懷化還提供線上智慧養老服務。
懷化依托線上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農村65歲以上特殊困難老人建立養老服務“數據庫”,并對平臺在庫老年人開展線上智能化政策咨詢、床位預訂、健康管理、安全追蹤、醫療康養結合、助餐、定期探訪、代繳代買、學習娛樂、心理健康照護以及機構投訴等服務內容,農村在庫老人的突出養老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在硬件設施上,懷化全力構建“1+N+X”農村養老服務設施體系,即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集中照護中心、N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X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點。2020年,懷化區域性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72%,近幾年逐年增加。
在軟件設施上,懷化建設一體化互聯互通智慧養老平臺、智慧養老數據庫,開發“數字養老地圖”“懷化養老”等智慧養老小程序,實現農村養老硬件設施、智能通信設備、醫療設備、娛樂設備、監控設備與互聯網、大數據智慧連接,為農村老人提供高效優質養老服務。
懷化為智慧養老服務提供政策供給,在湖南省率先出臺《關于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并依托智慧養老平臺清晰養老服務重點實施地區,明確養老照護對象與服務內容。
懷化加強農村智慧養老照護人員隊伍建設,實施“實訓基地+技能競賽+保障激勵”培育模式,向農村養老機構輸送智慧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建立智慧養老監督機制,對全域智慧養老服務機構進行智能定位、視頻監控“云監管”,對養老機構生產安全、消防安全進行全面督導,對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嚴格監督。
懷化因地制宜推動養老服務各類資源融合利用,形成了獨具懷化農村地域特色的智慧養老模式。
其中,麻陽苗族自治縣依托長壽之鄉地域IP,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通過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公建民營智慧化的醫養服務中心,打造“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為當地老人提供遠程問診、健康體檢、上門照料等養老服務。溆浦縣通過政府購買智慧養老服務,將專業養老機構與地方互助養老服務站有機結合,打造“農村互助+專業機構”的智慧養老新模式,為農村老年人居家互助養老提供助潔、助急等多元服務。
相對于傳統養老服務,懷化農村智慧養老在多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擴大了養老服務覆蓋面,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協同養老服務局面,大力發展普惠性智慧養老服務,提升了養老智慧化服務水平,為農村養老服務筑牢了底板。
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對全域農村老年人數據整理分析,懷化在每個縣建立一個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照護中心,在每個縣的幾個重點鄉鎮設立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較大的行政村設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點,形成了一體化多層次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編織起嚴密的市縣鄉鎮村養老服務設施網絡。縣鄉村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和嚴密的養老服務網絡,特別是增加了大量村級養老服務點,把農村養老服務覆蓋到“家門口”,保障農村老人都有機會就近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智慧養老場所和養老服務。
懷化加強黨委領導,通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的農村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市縣鄉鎮村分級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通過政策激勵、資源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吸引社會組織、企業機構、家庭成員、養老專業隊伍、社會志愿人員等多元社會主體加入智慧養老協同服務行列,形成了政府購買智慧養老服務、社會企業機構提供智慧養老服務項目、家庭成員和養老專業隊伍、志愿人員開展多樣養老服務、老年人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養老服務格局。多元主體參與協同智慧養老服務,避免出現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現象,保障農村老人都有機會接受社會各方的智慧養老服務。
針對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農村老人不愿增加子女養老負擔心理和愿意在家或社區養老習慣,懷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大力發展普惠型智慧養老服務。通過政府支持敬老院改造裝修費用、減免房屋場地租金、配備智能化養老設備、引進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鼓勵鄰里互助和家庭盡責等途徑,懷化全力降低智慧養老服務成本,減輕農村老人及其子女的養老負擔。發展普惠性智能養老服務,最大程度上節約了養老照護人員的時間,減輕了老人及家人心理和經濟壓力。
針對農村地區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不高問題,懷化加強農村智慧養老服務供給,提升農村智慧養老服務質量,滿足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在服務供給上,在農村地區不僅提供飲食起居生活常規智慧服務,還提供健康醫養、休閑娛樂、心理健康和失能照護等多樣化智慧養老服務項目;在服務質量上,通過智能化分析,精準選擇專業醫療和護理人員,精準區分養老對象類別,對農村老人提供針對性養老服務。農村養老智慧化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農村老人享受養老服務的質量,增強了農村老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的意愿。
社會養老難點在農村,重點在于不斷提升養老智慧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要實現懷化農村智慧養老高質量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借鑒國內先進智慧養老經驗,健全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擴充養老服務內容。可以學習借鑒江浙地區以信息和通信技術為載體的多學科、整合照護管理模式,學習研究河北高邑縣關愛志愿服務、時間銀行存儲、老年愛心午餐養老智慧服務經驗,以及養老機構監管、家庭養老床位監測、日間照料中心監測的縣鎮村三級貫通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管理經驗,結合懷化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現狀,不斷升級智慧養老平臺,補齊服務內容單一短板,提升智慧養老服務質量和豐富智慧養老服務內容。
二是提升養老設備智能化水平。養老服務設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能極大增強養老服務能力。目前,懷化農村地區養老服務公共設施和養老照護場所已基本配備,但設施設備的智能化水平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對養老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要求。
對此,應提升農村地區預防、預警、檢測、應急、救援等相關養老設施設備的智慧化水平,努力提供益智產品、防跌倒防走失等產品,滿足農村老人養老需求,有效防范農村養老人員的各類風險。此外,要結合農村地區老年人生活習慣、語言行為方式等特點研發適合農村老年人的智能養老設備,便于農村老年人使用智能化養老服務設施設備。
三是加強智慧養老服務資金支撐。智慧養老服務是養老服務發展趨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受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響,懷化農村地區智慧養老服務在資金提供方面存在較大缺口,智慧養老服務發展動力不足。
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建立健全智慧養老多元投資機制,積極培育扎根鄉村、貼近村民的智慧養老市場主體,引入相關企業,完善農村地區養老設施;另一方面,引導支持社會力量投資發展農村智慧養老服務,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養老服務。同時,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集體性經營收益用于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激發村集體和村民發展智慧養老服務的內生動力。
四是強化智慧養老服務人才培育力度。專業養老照護人員是智慧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懷化大力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但農村養老服務人員的服務技能和素質與城區仍有一定差距,與實際要求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對此,懷化各級政府在照護主體上應鼓勵農村家庭照護者積極參與智慧養老服務相關培訓,提升其在居家養老服務中照護老人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可以通過大學生回鄉等相關政策,構建高校和地區養老院之間的專業人才培養綠色通道,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性養老照護基層護理人員。還要提升農村智慧養老服務人員的待遇,通過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等方式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專業養老照護人才。
五是有效整合智慧養老各類資源。懷化全力推進智慧養老服務從市域向縣域縱深發展,加快推進全市一體、互聯互通的智慧養老體系。但總體而言,農村智慧養老照護資源分配有限,要實現市縣鄉鎮村一體化智慧養老目的,需要整合和優化農村內部有效資源。
各級政府既要注重提高現有智慧養老服務資源利用效率,又要積極引進外部優質資源;引導各級養老機構之間進行資源整合,鼓勵鄰近鄉村養老服務點聯合經營,實現機構之間的資源信息交流;鼓勵各鄰近村養老產業間的協作交流,打造區域性特色智慧養老產業;做好村莊智慧養老服務設施規劃管理,合理規劃利用智能服務設施,實現養老服務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