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為樣本,闡述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的聯動性,指出當前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聯動在政策扶持、教育引導、環境營造、價值認知等方面的困境,提出地方政府、高校、鄉村和學生個人“四位一體”強化鄉村創業政策扶持的精準性、強化鄉村創業教育的針對性、打造多維鄉村創業環境、提升鄉村創業素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助推器力量。
關鍵詞 返鄉創業;鄉村振興;聯動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03
A Study on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between Returning Hom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from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China
WEI Liangui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universiti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ern border areas as samples to explain the linkage between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hom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points out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policy support, educational guidance, environmental creation, and value cognition in the linkage between college graduates returning hom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proposes that local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rural areas, and individual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cision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support, enhance the pertinence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reate a multidimensional rural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rural entrepreneurship literacy, providing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eturning to hometown for entrepreneurship; rural revitalization; linkage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才,高校畢業生是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要素。鼓勵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是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新引擎,是緩解社會就業壓力、解決“三農”問題、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項有力舉措。西南邊疆民族地區作為邊陲少數民族聚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難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其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事關鄉村全面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指引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近年來著力培養并向鄉村地區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創業人才,從某種程度上激發了鄉村經濟發展活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
1 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的聯動性
聯動是兩個及以上的系統通過物質流、能量流等多要素互相作用,共同推動各要素在系統內及系統間優化組合和再生,實現協同聯動發展的過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可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最佳就業路徑和成長空間;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可助推鄉村產業、人才及文化等全面振興。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存在著緊密的聯動關系。
1.1 鄉村全面振興亟須高素質人才返鄉創業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吸引人才,將人才引入鄉村、留在鄉村。鄉村振興與發展亟須一大批高素質創業人才扎根基層,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國家和省級鄉村振興局先后成立,政府著力加大鄉村振興政策紅利扶持,為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投身基層、參與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高校畢業生專業知識扎實、富有創造活力,他們返鄉創業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作為人才培養的高地,高校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是其應盡之責。高校整合優勢教育教學資源投向鄉村,強化畢業生職業規劃教育與引導,為他們投身鄉村創業、參與鄉村振興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1.2 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契合鄉村振興需求
當前,農村的絕對貧困問題已得到解決,但仍面臨全面振興的問題。高校要從鄉村全面振興的需求出發,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專門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釋放新活力。高校畢業生要立足鄉村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面提升自身創新創業素養,主動投身鄉村就業創業,以自身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技能反哺鄉村建設與發展,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個人價值。
2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聯動發展的影響因素
作為引領和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各地高校應積極回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育人優勢,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快培育鄉村振興所需要的創業人才,促進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聯動發展。但就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部分高校實地調研的結果,發現在推動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聯動發展上還存在以下制約因素。
2.1 政府扶持政策與學生實際需求匹配度不高
各級政府雖先后出臺了很多與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相關的政策及扶持措施,尤其在平臺建設、融資稅收、貼息貸款及培訓指導等方面。但從調研情況看,政府政策扶持畢業生返鄉投身創業與學生需求不夠匹配:扶持政策針對性不強,專門針對解決畢業生返鄉創業實踐困難的政策與措施不多,且在畢業生中宣傳普及面不夠廣;扶持政策沒有為返鄉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群體提供特殊性指向,尤其是在社會保障方面;政策在落地實施中個別地方重視不夠、執行不到位,對畢業生投身鄉村創業的行政扶持力度不足,尤其財力困難地區對返鄉創業畢業生的資助政策很難落實到位;扶持措施涉及多部門,溝通協調不順,執行效率不高,容易出現“踢皮球”現象,不能滿足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實際需求。
2.2 學校教育培養與鄉村振興需求緊密度不夠
各地高校雖主動對接和服務鄉村振興,多措并舉培養鄉村振興所需要的創業人才,但創業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銜接的緊密度不夠:創業教育方法單一,課堂教學與實踐參與融合不足,尚未形成教育引導的良好生態;在專業和課程設置上未能實現與涉農專業無縫對接、人才培養中未能有效利用鄉村豐富的資源幫助畢業生開發優質項目、需要孵化的創業項目未能及時對接并給予資源傾斜。就調查問卷反饋的信息來看,課程體系上缺乏針對畢業生返鄉創業實踐的課程體系;師資隊伍中涉及“三農”的專家型教師或有鄉村閱歷的創業導師匱乏;實踐平臺上缺乏足夠多的鄉村創業實踐項目和場所,導致高校創業人才教育培養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聯動度不夠強。
2.3 鄉村現有環境與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需求契合度不高
國家和各級政府近年來雖從精準扶貧的角度對鄉村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資源予以重點扶持,但鄉村現有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創業環境與畢業生返鄉創業需求的契合度不夠高:村民對創業的認知程度不夠,還存在一些錯誤輿論和認識偏見,導致畢業生投身鄉村創業難以獲得廣泛支持與認同;鄉村地區經濟生態滯后,經濟活動和市場單一,各種創業元素缺乏、氛圍不濃;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與城市差距大,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鄉村社會保障水平不高;鄉村生產方式傳統、信息化水平低,金融服務設施與環境有限。地方優勢產業不多不強,尤其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產品出路局限大,投資見效慢,產業風險高,難以滿足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實際需求。
2.4 學生價值認知與鄉村振興發展需要相適度不足
鄉村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求畢業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認知、較好的創業素養。綜合調研反饋的信息來看,高校畢業生的價值認知與鄉村振興發展需要的相適度還不足:受傳統觀念影響,部分學生更青睞事業單位等“體制內”職業;部分學生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及鄉村創業經驗不足,與鄉村創業實踐需要的銜接度不夠;部分學生社交、團隊協作、資源利用和應對風險能力欠缺,對鄉村創業市場及創業項目的了解不夠全面,難以促成創業實踐成功;部分學生長年生活在大城市,對農村發展形勢、農業現狀和農民特點不甚了解,缺乏鄉村創業實踐體驗與認知,難以在鄉村長期生活或者開創事業。
3 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聯動發展實現路徑
所謂聯動發展,就是兩個及以上的個體為達成某一目標而互相聯動協作,達到聯合發展的雙贏效果。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的有效聯動發展,必須地方政府、高校、鄉村和學生個人四方聯動共抓、四位一體協同努力。
3.1 政府強化鄉村創業政策扶持精準性
地方政府要結合當地產業結構、農業發展、財力及高校畢業生實際,制定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鄉村創業扶持政策,如制定完善的財政制度,給予一定財政補貼;制定完善的信貸管理制度,適時提升貸款額度,延長還款限期。結合地方農業特色和產業優勢資源,鼓勵金融保險機構設立創新創業專項扶持基金,開展無息低息擔保貸款服務;制定完善的減稅降費制度,減免他們創業項目的稅收費用;制定落實創業場地制度,通過采取租賃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為他們提供場地支持。健全風險容錯機制,建立風險儲備金,及時幫助返鄉創業失敗的畢業生減輕“沉沒成本”“錯誤成本”。要全面梳理和系統整合扶持畢業生返鄉創業各類優惠政策,擴大政策優惠范圍,并對政策中的“適當提高”“在同等條件下”等條款做出明確規定和細化處理。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流程,政府各部門密切配合,強化畢業生返鄉創業各項扶持政策、落實環節的協調與銜接,讓各項政策真正惠及每個返鄉創業的畢業生。
3.2 高校強化鄉村創業教育的針對性
高校要聚焦鄉村振興這一時代主題,持續深化創業教育改革,將鄉村創業融入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納入創業教育體系。要立足鄉村產業結構變化、鄉村經濟發展和人才精準培養實際,及時調整專業結構,設置農產品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質量檢測與管理等“農業+”專業群,設立大數據、網絡直播、微商電商等一批新興專業。開設鄉村創新與農業創業等一批針對返鄉創業實踐的必修課程體系。要選聘鄉村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新農人能手等涉農專業人才擔任導師,鼓勵教師到“三農”企業實崗掛職,配齊建強師資隊伍,彌補學校涉及“三農”或有鄉村閱歷創業導師的短板。要聯系行業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對接,幫助學生挖掘更多鄉村創業實踐項目。
3.3 鄉村優化鄉村創業多維環境
鄉村要緊抓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建設良機,挖掘當地特色產業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企業,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產業群。以特色產業集群為基礎,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優化金融服務環境,拓展鄉村綠色金融服務。要探索成立鄉村創業服務中心,提供項目推薦、培訓指導、營銷管理、財稅融資、貸款申請一體化服務。要爭取國家更多政策、項目和資金來完善鄉村公共設施,加大鄉村道路、交通、物流、信息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鄉村公共服務供給,優化鄉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服務配置,進一步健全養老、子女教育、住房等服務保障,營造有利于吸引畢業生返鄉創業的“硬環境”。要依托鄉村振興第一書記,組織各級村干部利用互聯網、數字化媒體等新興載體,廣泛宣傳鄉村創業優惠政策和畢業生返鄉創業典型案例,消除廣大村民對畢業生返鄉創業的偏見。通過創新表現獎、創業明星評選等多種方式,對有高漲創業熱情并積極投身鄉村的畢業生予以適當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營造有利于吸引畢業生返鄉創業的“軟環境”。
3.4 學生提升鄉村創業素養
高校畢業生要牢牢把握鄉村振興這一偉大的時代機遇,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要綜合專業特長、個人能力和家庭狀況等多方因素,盡早做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要自覺接受學校專業教育特別是創業教育,認真學習涉農創新創業課程,參加創新創業各類培訓班、研討會,強化鄉村創業知識學習。要關注國家鄉村振興和“雙創”最新動態,及時了解鄉村創業的最新政策,組建合作團隊,深挖鄉村創業機會。要自覺學習鄉村創業實踐可能涉及的經濟學、營銷學、金融學和心理學等知識,強化團隊合作、資源利用和風險應對能力。要積極參加“挑戰杯”“互聯網+”和鄉村振興創客大賽等各類創業大賽,在提高自身創業綜合素質的同時,有效把控和預見投身鄉村創業實踐可能面臨的風險與難題。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優勢,到學校實訓實習基地全程實踐創業項目,到鄉村科技創新實踐場所開展創業實踐,面對面模擬與體驗創新創業,累積創新實踐與創業經驗。要依托暑期“政務實習”“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和鄉村振興“雙創”大賽等平臺,深入鄉村市場調研、探尋市場需求,不斷提升鄉村創業綜合素養。
基金項目:2021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西南邊疆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與鄉村振興的聯動發展研究”(21FSH026)。
參考文獻
[1] 王軼.返鄉創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8(6):37-45.
[2] 宋歡.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9(22):58-61.
[3] 張瑞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涉農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困境與突破[J].農業經濟,2021(8):108-110.
[4] 林藝凡,李友華.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聯動機制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2022,34(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