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的當下,傳統“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采用開放、靈活、個性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幅提升教學效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驗活動,通過實驗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有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增強學生的教學體驗感,有效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文章闡述了地理實驗課程的類型,提出了地理實驗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原則,分析了具體的情境創設策略。
關鍵詞 實踐力;地理實驗;高中地理教學;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42
Research on Creating Teaching Scenarios for Geography Experimental
Classroom Based on Cultivating Geography Practicality
QIU Yangbing
(Jiangsu Xishan Senior High School, Wuxi, Jiangsu 21417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has gradually faded out of people's vision.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re adopting open, flexible,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ethods, effectively enhancing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greatly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geography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in geography is a crucial task. Teachers can organize students to carry out geography experiments, cre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cenarios,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for hands-on operations, increase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ly exercise their hands-on abilitie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types of geography experimental courses, proposes principles for creating teaching scenarios in geography experimental classrooms, and analyz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scenarios.
Keywords practical ability; geography experiments;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scenario creation
在地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項關鍵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各類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新課標要求學生應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四項核心素養。其中,實踐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只有具備實踐力,才能靈活地利用地理知識、技能和方法處理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地理學科的特點,通過地理實驗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1 地理實驗類型
根據課程標準,可以將地理實驗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操作對象進行劃分,可以分為教師教學演示實驗以及學生實踐操作實驗兩類;根據實驗物體進行劃分,可以分為真實實驗和模擬實驗兩類;根據實驗主體劃分,可以分為地圖類、水文類、氣象氣候類等多種實驗類型??偟膩砜?,當前學術界并沒有明確的地理實驗分類標準,通常將實驗對象作為實驗分類的依據,或者根據教學價值進行分類[1]。在地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側重情境創設,即注重增加學生的教學體驗,有效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學生個體的學習。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且具備學習積極性。因此,實驗課程教學應進行合理的實驗分類??梢愿鶕嶒災康倪M行類型劃分,包括觀測類實驗、探索類實驗、驗證類實驗、制作類實驗四種。觀測類實驗主要是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分析,通過觀察探索規律,找到現象成因[2]。如,觀測太陽高度角、月相、河流流速等;探索類實驗將特定地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地域和地理因素的關系進行研究,例如水土流失實驗;驗證類實驗就是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學過的知識,如熱力環流實驗;制作類實驗就是通過制作的方式進行實驗,包括圖表繪制、地理學具制作等。
2 創設地理實驗課程教學情境的原則
2.1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地理實驗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力,需要充分彰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學計劃構建的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核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設符合學生認知且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3]。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習能力不同,所以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了解學生學情,然后構建實驗課程、創設教學情境,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動參與,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實踐力。
2.2 情境貼近學生生活
在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貼近學生生活的原則。地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在教學中既要彰顯學生主體地位,也要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為此,教師需要貫徹新課改要求,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調整,保障教學效果[4]。教學內容要與生活實際銜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獲取素材,使學生對情境內容更加熟知,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創設開放性情境,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豐富學生實驗體驗,提升學生實踐力和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所以,教師一定要堅持生活化的原則。
2.3 注重課堂雙向互動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是相互的。教師應該堅持平等理念,與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5]。為滿足要求,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教學活動,還要在實驗情境中與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通過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實驗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樣學生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以此提升實驗課堂質量,滿足培養學生實踐力的要求。
3 地理實驗課程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
3.1 根據學生學情確定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地理實驗課程需要設置明確的教學主題,然后圍繞主題創設情境[6]。在確定主題時,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情況作為依據,分析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情況、能力培養情況,然后設計地理實驗課程主題,并且采取恰當的實施方式。通常將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作為基礎依據,然后綜合分析學生學情。
例如,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課標要求,教師要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對不同生產條件下自然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意義進行分析。具體來說,就是使學生了解什么是水資源,水資源豐歉程度的衡量標準,世界和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水資源數量、質量對人類生產活動產生哪些影響,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在明確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分析教材內容與學生學情,然后確定情境創設主題。高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地理知識,并且對水資源節約和應用有一定的認識。所以,教師在創設實驗情境時,可以將“資源利用”作為主題,通過繪制地圖等試驗,使學生了解水資源的分布,結合觀測實驗,分析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7]。在主題明確的基礎上,學生的探究方向更加明確,實驗開展也更加順利。
3.2 堅持培養實踐力的原則
實驗課堂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為保障實驗課程發揮作用,創設更加合理的情境,教師需要堅持培養學生實踐力的原則,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啟發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小組合作實驗并在試驗后總結反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實驗的方法和規律,學習效率隨之不斷提升[8]。
例如,在“熱力環流”實驗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圍繞實踐力培養創設情境,可以采用視頻導入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海陸風、山谷風等自然現象視頻,通過觀察視頻,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環流探測裝置、量杯、手持量杯、吸管等實驗器材。學生根據實驗需求選擇器材,分析實驗目的,然后設計實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和啟發學生,確保學生能夠設計合理的實驗過程。學生可以選擇環流探測器、量杯、手持量杯、紅藍使用色數、數顯溫度探頭等器材,然后設計實驗步驟。在培養實踐力的原則下,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由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然后小組討論并設計實驗步驟。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如:熱力環流是如何發生的?熱力環流如何運用?熱力環流的過程是怎樣的?根據具體的問題學生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實驗環節,通過實驗找出問題的答案。
3.3 豐富學生學習過程體驗
為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體驗,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實驗的樂趣,進而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9]。教師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個方面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視聽體驗,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和總結,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同時也能夠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實踐環節、實驗操作的樂趣。
例如,在開展“寒暖流交匯對海洋生物餌料分布的影響”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觀看寒暖流交匯的視頻,直觀地了解寒暖流交匯的狀態,感受寒暖流交匯引發的現象,同時對比寒流與暖流,分析兩種現象的區別,從視覺的角度豐富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對實驗內容產生興趣。以此為基礎再帶領學生開展實驗。
3.4 選擇簡單易操作的器材
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為確保各個環節順利開展,教師應該選擇比較簡單的實驗器材,最好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材料,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實驗情境,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10]。在器材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堅持學生感興趣、易操作、貼近生活等原則,深化地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外拓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開展實驗活動,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實踐力。
例如,在“探究山體滑坡影響因素”的實驗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器材,包括塑料集水箱、塑料小花灑、自來水龍頭、花壇中含有砂石的土壤、小塊草皮等等。這些實驗材料可以在生活中獲得,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收集材料,然后組裝成實驗道具??梢栽诩渖腺N上標簽1和2,然后將帶面板的三角支架放入水箱中,調節支架高度,將土壤在木板上鋪平。在集水箱2中的土壤上覆蓋草皮,將花灑固定在兩個集水箱的土壤上方,高度相同,然后打開水龍頭,將水淋在土壤上,觀察1和2的土層滑動情況。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有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也能夠增強實驗情境與生活的聯系,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實踐力作為首要任務。為此,教師可以創設實驗課堂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在實驗中鍛煉實踐操作的能力。具體來說,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設計實驗主題,堅持實踐力培養的原則,豐富學生的實驗情境體驗,選擇便于操作的實驗器材,確保實驗課堂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指向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地理實驗設計與實施研究”(C-B/2021/02/52)。
參考文獻
[1] 王瑩.初中地理情境教學設計的案例比較分析及改進建議——基于“黃土高原教學設計”案例[J].地理教育,2023(12):54-57,68.
[2] 李菲.教學情境創設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22):58-59,70.
[3] 朱龍高,鞏天佐.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地理實驗教學探討——以“暴雨洪水的成因”為例[J].地理教育,2022(S1):146-148.
[4] 查賢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情境探究法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2):71-72.
[5] 張宏瓊,秦趣,訾浪,等.體驗式情境教學法對人地協調觀的培養研究——以“喀斯特地貌”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2):41-43.
[6] 廖書慶.基于地理問題式教學的問題情境創設策略探析——以“荒漠化的防治”教學為例[J].地理教學,2021(13):58-60.
[7] 李長江.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情境創設探討[J].新課程,2021(23):75.
[8] 劉永琴.核心素養理念下地理課堂的情境創設[J].家長,2021(2):124-125.
[9] 徐曉玲.高中地理實驗的問題情境創設策略——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五章第二節“土壤”的相關實驗為例[J].福建教育,2020(41):50-52.
[10] 嵇瑾.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地理實驗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1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