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關口,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的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再次發出“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動員令。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一個社會共有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
所謂“改革”?就是破舊立新,改正舊的、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所謂“創新”,就是開創新的路徑、開辟新的局面。毛澤東說,“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鄧小平指出,“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創新成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強大動力。
新時代是改革創新的偉大時代,偉大精神推進偉大事業。
2012年12月,首次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到地方考察就前往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廣東,發出新時代“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動員令。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勝利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改革的動因。要看到,新征程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新困難、新問題,需要我們通過改革創新來解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協同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各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制約中國式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無限創造力,總結好、運用好人民群眾創造的實踐經驗。要運用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一貫到底。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以敢為人先的勇氣、敢闖敢試的沖勁,涉險灘、攻難關,敢改革、善創新,讓改革發展成果、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勵黨員、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銳意進取、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