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重慶市武隆區人,我幼時曾聽父輩們談論過白馬山戰斗。去年,我實地走訪看望了數位親歷這場戰斗的老同志。他們雖年事已高,但談及那些往事,依然神采飛揚。新出版的2024年第12期《當代黨員》雜志,推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武陵山紀行報道《白馬山回響》,讓我了解到更多白馬山戰斗背后的故事,讀后不禁陷入沉思。那個時候,戰爭苦、生活難,卻改變不了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初心,人民群眾那句“解放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是真的”肺腑之言,已經決定了戰爭的勝利。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失去民心。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便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文章中,解放軍士兵借鹽打欠條、放棄追敵全力滅火;國民黨部隊不顧群眾安危,為了逃竄,火燒縣城……一個個細節雄辯證明:為一己私欲而戰定會失敗,為人民利益而戰必定勝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根本體現。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怎樣才能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呢?文中滄溝鄉滄溝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明輝用行動給出一份答案: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他通過查證史實,激發促進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帶動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社會治理,增加村民收入。同樣,白馬鎮也有一份民生答卷:聚焦民生福祉,堅持改革創新,不斷發展生態工業、休閑旅游,把曾經交火激烈的戰場變成武隆工業的主戰場,不斷培育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讓許多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一路走來,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當前,對于白馬鎮來說,能否處理好群眾在征地拆遷、就業創業中的急難愁盼問題,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應當以史為鑒,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擔當作為,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以實干實績實效答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時代答卷。
作者:重慶市武隆區白馬鎮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