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蕊(1993— ),女,江西撫州人,萬年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英語教學。
[摘 要] 本文從任務型教學的角度切入,對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三方面的分析與思考:一是高中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接受程度;二是高中英語教師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三是高中英語教師施行任務型教學的策略。希望該分析與思考有助于老師們深入理解本土化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高中英語;應試教育;本土化
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倡導教師使用任務進行教學,“課堂教學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增加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歷經十年磨礪,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仍表現了對任務型教學的青睞:“教師要通過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為實現這些目標,不少高中英語教師采用了任務型教學法,嘗試對傳統的語法和翻譯教學法進行改革。然而,教師使用任務型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應付教學檢查,或把它作為教學競賽和公開展示課的看點,以便拔得頭籌。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又回歸到傳統的語法和翻譯法教學。但總體來說,高中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理解比較到位,都能從某個側面來認識任務型教學,能認識到任務型教學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本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與思考:一是高中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接受程度;二是高中英語教師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三是高中英語教師施行任務型教學的策略。
一、高中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接受程度
就筆者觀察,高中英語教師都樂于采用任務型教學,能夠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們認為,任務型教學目的明確,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中西方任務型教學的文化基礎不同。自古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以考試為導向的。任務型教學對中國傳統的順從性、等級性的孔孟之道及師道尊嚴是一種挑戰。
現在的學生發展很快,他們的信息來源也越來越豐富。因此,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慶幸的是,教師們樂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歡迎這種能展示自我能力的教學方式:任務型英語教學。
這說明,在當今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轉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變得更強。不少服從型的學生也想用英語表達。例如,在課堂上做任務的時候,學生很活躍。給他們機會的話,他們非常愿意表達。
課堂上,以死板講說為主的教學越來越少。而任務型教學的靈活性較大,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任務型教學是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學生需要有表達的機會。其關鍵在于,教師要去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法適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能力。
盡管大部分教師樂于采用任務型教學,但部分教師由于年齡偏大,不太愿意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很少將任務型教學應用到課堂當中。主要還是年輕教師更愿意嘗試任務型教學。
教師們常用的任務包括角色扮演、看圖說話、填詞、復述、討論等。有的教師認為,在復習課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上述各種任務活動。教師用這些活動來復習語言點的效果很好。還有的教師認為,教師利用任務來區分比較難的、易于混淆的語法點效果也很好。例如,教師設計出不同的任務,學生通過這些任務來操練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總之,大部分教師表示,任務型教學的課堂效果比較好。
當然,很多教師對有些活動是不是任務還拿捏不準,如操練、填空題、判斷題、造句等。
二、高中英語教師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中遇到的問題與障礙
教師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時,常遇到以下問題和障礙。
(一)任務型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問題
第一,有些任務的時間難以掌控。教師在安排任務時,有些活動耗時多,難以完成。尤其是在考試臨近,需要趕進度的時候,學生很難完成任務。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也是任務時間不好控制的原因之一。這也會影響任務完成時效,影響教學進度。
第二,有些任務需要寬廣的空間。這些任務在教室內很難展開,因而需要放到課外或者課后進行。
教師們一致認為,有些任務比較耗時,在空間上也有限制,因此不能頻繁地使用。
(二)各種不利因素阻礙任務型教學
阻礙任務型教學的不利因素包括,學生水平差異大、任務難度不好設計。學生的語言水平、學習風格各不相同,他們參與任務的積極性也不同。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度低。
低年級學生較高年級學生更愿意參與任務。例如,課堂做任務的時候,高一學生比高三學生積極。高年級參與任務不積極的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增大,學生心理發生了變化,不愿意重復相似的課堂任務。
另外,尖子生相對學困生更愿意完成任務。學困生不愿完成任務,原因可能是,任務難度不合適,所以不愿意參加。
總的來說,任務完成的效果不一,學生參與度不夠高,教師也無法兼顧所有學生。
(三)我國的教育傳統以應試為導向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以應試為導向。因此,教師在平常的課堂中,難以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授課。受考試文化影響,為了趕進度,教師不得不回歸傳統型教學。教師在公開課上會用任務型教學,但到考試前,又回到了講解型教學。
此外,考試內容與教材要求不一致。若教師按任務型教學法上課,在短期內,學生考試成績可能會不理想。因此,迫于考試壓力,學校和教師不得不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另外,教學方法與考試理念不一致,成績并不能體現學生真實的外語水平。學生認為考試成績與自己的英語水平息息相關,習慣于用考試成績來評價自己和教師。考試成績不好,學生可能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產生懷疑。
學生還認為,能夠幫助他們考高分的,才是好老師。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的,才是好老師。如果不能幫助他們考到高分,就不是好老師。
來自學生、家長、學校管理者的不同觀點讓教師們覺得好迷茫,不知該如何是好。這就是任務型教學一般在公開課用得多,而在常規教學尤其是新授課中很少用到的原因。
三、高中英語教師施行任務型教學的策略
(一)靈活的教學過程和階段
大多數教師認為,課堂上任務型教學程序較為靈活,并非全按照英國語言學家Willis提出的任務學習法(前任務—任務環—后任務)上課,而是會根據課堂目的來調整。
例如,教師們會在傳統的語言學習和講解的基礎上加入任務元素。課堂程序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任務前、任務準備/語言學習、任務完成、任務反省。或根據五步教學法改為五個步驟:啟動和導入、語言材料輸入、新語言形式操練、任務執行、語言聚焦。
課堂上主要是呈現與評價,而任務需要學生課外做,如實地觀察公園并用英語介紹。后任務階段通常為評價(互評、教師評價)和教師反思。這些教學過程可以說是中國本土化的任務型教學模式。
在實際課堂中,教師們會根據教學目標和班級特點,調整各階段的時間分配。
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并不相悖。在任務型教學課堂中,有時仍須用傳統教學法進行講解。傳統教學法以教師為主導,通常采用3P模式(presentation教學演示、practice教學操練、production語言輸出)或者五步法模式(情境導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鞏固拓展、檢測小結),由教師展示新知識點,進行個人或集體模仿操練,再讓學生產出。這種教學對于語言知識的傳授比較可行。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將傳統教學和任務型教學結合起來使用,如在3P模式或者五步法模式上再加一步任務內容。雖然整堂課用任務型教學法很難,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任務。
任務型教學法有時的確需要與傳統教學法配合使用。例如,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中設計適當的重復訓練,或者模仿練習等。另外,很多教師都會在傳統教學模式上再加一步任務,來展現學生在該課時的學習情況。
事實上,進行任務型教學對教師素養的要求較高,完全的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上仍很難實施。教師們要以講授法為主,以任務型教學法為輔。如果流于形式,堅持完全采用任務型教學,則教學效果不會太好。
總之,并不是要用任務型教學取代現有的教學模式,而是要任務型教學與傳統教學法并用。
(二)語法教學和課后語言運用
任務型教學也可用于語法教學和課后的語言運用。例如,在語法課上,教師們按照傳統教學法講授完語法知識后,會采用聚焦型(focused task)的任務,模擬真實情境,來檢驗學生是否會運用該語法。
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完 “be going to” 使用規則后,會設計一個將來的場景,讓學生運用該語言規則。教師也會布置部分任務,讓學生在課外完成,如讓學生觀察公園,練習 “there is/are”句型。由于受課堂時間、場地、道具的限制,教師確實可以布置部分課外任務,節約課堂時間。學生在課外也能準備充分,以便在課堂內高效完成任務。
現實生活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使用環境,有助于課外任務的完成。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外為學生創立英語角,鼓勵學生多看原版英語視頻,利用網絡進行國際交流等。
教師在課堂上,通常只是略微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過程中先注重語言技能(發音、語法、詞匯),再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交際任務訓練。
(三)研發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
為避免教學與測試割裂,教師們也在探索任務型語言測試。有的教師將學生課堂上完成任務的情況計入平時成績和總成績。
同時,教師在設計期末考試試卷時,也更注重語言使用的情境。例如,寫作不再只是給一個題目,而是設計真實的語言使用任務,讓學生為完成某個交際任務而進行寫作。
四、結語
傳統的外語教學方式過于注重語言形式和語言技能,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靈活使用語言的要求。而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激活學生自然的語言習得過程,也能夠讓學生在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中保持對語言形式的關注。
如果我們能夠根據我國學生的學情,為學生創設出英語使用環境,把任務性教學和傳統教學巧妙結合,將產生有中國特色的英語任務型教學理論與實踐。
雖然任務型教學在我國遇到課堂文化不同、學習環境不同、與傳統教法或應試教育沖突等問題,但教師們通過靈活的教學過程,能夠將任務型教學創造性地用于英語教學,巧妙設計課后的語言運用,并積極研發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
參考文獻
[1]魯子問. 中小學英語真實任務教學實踐論[M]. 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姚璐. 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本土化探析[J].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6,31(4):72-76.
[3]李廣鳳. 任務型教學的形成、引進、探索和趨勢[J]. 課程·教材·教法,2015,35(9):108-116.
[4]徐修安. 任務型教學本土化的典型課例研究[J]. 校園英語,2015(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