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不是清涼罷揮扇,自緣手倦歇些時。”道出愛生活的宋代詩人楊萬里在炎炎夏日的諧趣。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俄崟吩唬骸跋模僖?,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彪S之而來的是烈日、酷暑、悶熱天氣,真正開啟了接受高溫洗禮的日子。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此后,太陽將向南折返,北半球的白晝時間將逐日減短,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也將逐日降低?!傲⒏蜔o影”也成為此節氣獨有的特色。
夏至在古代被認為是一個吉祥的節日,也是民間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日,稱“夏節”“夏至節”。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祭祖、祈雨、賽龍舟等各種慶?;顒?,以祈求平安、豐收和吉祥。

中國成語“杯弓蛇影”與夏至有關。據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一位名叫杜宣的男子在夏至這天參加了一場宴會,他將映入酒杯中的弓影誤以為是蛇,但因畏懼主人不敢不飲下這杯酒。宴會結束后,杜宣感到胸腹疼痛,看了許多醫生也不見好。最后他發現,自己將墻上掛著的一張赤弩的倒影看成了杯中的蛇,于是身體就康復了。后來,人們用這一成語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的人。
夏至吃什么也成為人們比較重視的生活儀式。過去的老北京人此時習慣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于因過于寒冷而損害身體健康。有的地方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了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許多地方有吃面嘗新的習俗。將新麥磨粉,攤成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以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贈親友,俗謂“夏至餅”。江南地區除了食面,還食“麥粽”,并將其作為禮物,互相饋贈,有《吳江縣志》記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p>
老南京人在夏至這一天要吃豌豆糕?!巴愣埂痹谀暇┮步凶鳌鞍捕埂?,所以豌豆糕也被稱為“安豆糕”,有著節節高、平安健康的寓意。豌豆糕的“絕配”是酸梅湯,兩樣食物下肚,暑氣感覺立刻消去了一大半。
《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要善于調節情緒,以排除心中雜念,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
飲食上多吃清淡甘寒、清熱降火的食物?!秴问洗呵铩けM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憋嬍巢豢蛇^寒,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等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有言道“冬吃蘿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不妨吃點姜吧。

主料:紅黃色小番茄15粒
調輔料:白砂糖80克,蘋果醋15克,糖桂花50克,紅糖水100克,洛神花3克,礦泉水200克。
制作步驟
1.將紅黃色小番茄洗凈,放入開水中燙10秒,去皮備用。
2.取一鍋,倒入洛神花、白砂糖、礦泉水,煮開放涼。
3.放入蘋果醋、糖桂花、紅糖水,攪拌均勻,再放入小番茄泡12小時即可。

主料:冬瓜500克,梭子蟹2只。
調輔料:濃雞湯500克,金華火腿汁10克,干貝汁10克,鹽10克,糖5克,姜蔥各10克,姜蔥碎各5克,龍蝦湯50克,濕生粉10克,味精1克,海膽15克。
制作步驟
1.將冬瓜去皮、去瓤,洗凈改刀切成圓圈形留底。
2.梭子蟹洗凈上鍋蒸熟取肉。
3.起鍋放入濃雞湯、金華火腿汁、干貝汁、鹽(8克)、糖、姜、蔥,煮開后放入冬瓜圈上,放入蒸箱蒸15分鐘,至軟滑取出。
4.起鍋燒熱油,放入姜蔥爆香,加入龍蝦湯、姜蔥碎、鹽(2克)、味精、海膽,放入冬瓜圈中。
5.另起鍋加100克上湯,打琉璃芡淋在冬瓜圈上即可。

主料:海虎蝦6只
調輔料:糖醋汁40克,食用油15克,小青檸片6片,青檸汁5克,香水檸檬皮碎15克,鹽1克,香油1克,干生粉50克。
制作步驟
1.將?;⑽r洗凈,去殼取肉一開二,放入一容器中,加鹽和香油腌制10分鐘,裹上干生粉,炸制成熟,表皮金黃酥脆。
2.起鍋燒熱油,加入糖醋汁燒開,放入炸好的海虎蝦,翻轉二、三下,放入青檸汁后起鍋裝盤,擺上青檸片、檸檬皮碎即可。

主料:雞胸肉50克,涼瓜青25克。
調輔料:清雞湯200克,雞蛋清1個,冰姜蔥水100克,生粉5克,鹽2.5克,味精1克,糖0.5克。
制作步驟
1.雞胸肉去筋膜清洗干凈,放入絞肉機中,加雞蛋清、鹽(2克)、冰姜蔥水、生粉,高速打成茸,過密漏備用。
2.制作雞豆花:取一鋼盆上火燒水,水開后倒入雞茸,再次加熱燒開后關火,上蒸箱蒸30分鐘取出。
3.起鍋燒開清雞湯,放入鹽(0.5克)、味精、糖調味,放入涼瓜青、雞豆花,上蒸箱蒸5分鐘取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