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師高質量、專業化發展提升育人質量,是育英科學城學校的辦學宗旨。建校三年來,學校基于本校教師隊伍實際情況,不斷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教學、教研、科研質量,同時,以制度激勵,以榜樣引領,充分調動教師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引導教師們主動學習、自覺發展,走出了一條小有成效的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
路徑1:個人規劃,以終為始。學校課程院和教學中心牽頭制定教師發展規劃。學校要求每位新入職教師制訂“個人五年成長規劃”,并將其成長業績納入個人“成長檔案”,以此激發教師持續的“內生力”,督促教師向目標而行。
路徑2:理念認同,師德首重。理念引領行動,學校高度重視辦學價值觀引領和師德培訓。趙春榮校長帶領老師們不斷探討:什么是學校?什么是學校教育?我們要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討論多了,學校理念自入人心。同時,學校積極組織評選“巾幗風采”“五四優秀青年”“愛校獎”等,干部、黨員躬耕踐行、以身示范,彰顯高尚師德的榜樣力量。
路徑3:找準重心,守住常態。備課、上課、作業、答疑等常態工作,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心。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進行研討,制定了《北京市育英學校科學城學校教學基本常規(試行)》,并將其作為所有教師教學、教研的價值導向和工作標尺。其內容包括:備課要先整體架構,學期初要將教學進度張貼到教室顯著位置,等等。
路徑4:成團立項,傍優而學。結伴而行、成團立項,既可以引領青年教師成長,又能為中老年教師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劉京老師是市級骨干班主任,學校為其成立工作室,助力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合格的班主任。美術老師孫澤華主導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帶領青年教師精心打造每一面墻壁、每一處空間,讓美好校園與師生產生互動。
路徑5:課題帶動,以研促教。課題研究是教師成長自覺的重要標志。學校研討、制定了《育英科學城學校項目研究實施辦法(試行稿)》,鼓勵教師們基于日常教育教學中的真問題,申報校級小課題,并聘請專家入校指導,將“點”上研究孵化為市區級課題,使日常的研究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學校現有市區級課題5項,其中“全學科閱讀”“教學評一體化”相關研究是全校參與的重點工作。
路徑6:“縱橫”聯研,以賽促研。“縱”是指“本校—學區—市區”三級教研體系,如“世紀杯”賽課,參賽選手和學科團隊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不斷融合創新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成長;“橫”則為集團內部“本校—其他校區—總校”的橫向聯合,通過課程研發、學業診斷、專家指導、同課異構、共研教材等多種途徑,保證了科學城學校與育英集團在辦學上的同頻共振。教師們站在臺前,開闊眼界,與高手同行,促進自身成長。
路徑7:“雙干”推薦,多崗培養。學校將培養骨干教師和管理干部作為核心工作,不斷發現、激發、賦能那些愛學習、善研究、能創新的教師,在實踐中鍛煉,在使用中培養,讓青年教師、青年干部在科學城本土生長、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