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智慧校園建設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育英科學城學校作為海淀北部農村地區的一所新建校,在這場變革中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近三年來,學校通過智慧校園建設,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視野,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發展。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石,打造智慧育人環境
學校在創立之初,便從頂層設計出發,建設了穩定、高速、全方位的校園無線網絡。良好的網絡環境不僅支持多樣化的信息化應用和教學活動,還能夠確保師生在校園任何角落都能便捷地接入互聯網,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
核心機房的建立,保障了學校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教務、人事、財務、資產設備等的數字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質量,使學校的運營更加規范、有序和高效。OA平臺、數據調研使教育教學的“集智、分享、共贏”更便捷、科學、有效。
教學服務中心負責智慧校園的維護和管理,確保所有系統穩定運行。學校依托強大的信息平臺,精確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教育效能。同時,積極引進前沿技術,為智慧校園的建設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支持。
助力教育資源優化,促進教學方式變革
學校地處海淀區最北端,與集團校間聯動頗有難度。為此,學校積極利用視頻會議、在線研討等方式,促進跨校區的教學交流與合作,拓寬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建立了“數字校本資源庫”,涵蓋課堂教學實錄、學科教研、教師專業發展、德育等專題,確保教學資源共建與共享。
在智慧校園環境中,學生也獲得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為有效落實“雙減”工作,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選課和課后服務。先進的選課系統,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學習的內容更加貼合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為學生配備了平板電腦,讓豐富的多媒體資源為閱讀學習注入新的活力。教師可以利用設備發布閱讀任務,并實時跟蹤學生的閱讀進度和理解情況,與學生交流互動。
科技賦能學生發展,助力夢想揚帆起航
為提升學生信息化素養和科技素養,學校打造了多元化、智能化的科技創造空間。其中,融媒中心是培養學生媒體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重要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學生通過采訪、拍攝和編輯,鍛煉內容制作能力,展現創意,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機器人研究所通過開設實驗室、編程、樂高搭建、3D打印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技教育活動,關注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潛能,滿足學生對動手實踐、探究實驗的需求,不斷引導他們在課程和活動中拓展思維、發揮創造力。正在籌劃的科技創意中心是一個創新與實踐的平臺,旨在打造人工智能的教育空間。這里將配備先進的設備和資源,通過循序漸進的項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人工智能的體驗、感知開始,認識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運用人工智能進行實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