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高校應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文化育人的職責和使命。本研究以齊齊哈爾醫學院藥學院2021級新生為研究對象,在“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研究”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文化育人的內涵與途徑,將“新生入學教育”設計成班本課程,系統開展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法治觀念等教育;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項目化”學習,使學生在項目達成過程中滋養心靈、涵育品行;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等主題實踐活動,搭建實踐平臺,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學生的公德心、責任心及價值認同感。學生對“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效果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文化育人;立德樹人;實踐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39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指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文化育人是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手段。高校應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文化傳承創新的神圣使命。文化育人體系內涵豐富,包括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優良校風學風的教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大學精神的教育等。本研究以2021級全體新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化的“新生入學教育”系列課程設計、“項目化”管理、寒暑假社會實踐等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使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法治觀念的學習領會入心入腦,建立可操作的具體行為標準,搭建學習實踐平臺,強化制度約束下的大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1“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研究的理論基礎
“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基于加涅的學習理論提出的。文化育人“課程化”“活動化”的落腳點是基于學習理論學生素養發展和人格的提升。項目化是由“做中學”理論和“項目管理”理論結合而來,分為5個階段,即目標、計劃、實施、調整、展示。文化育人“項目化”的落腳點是基于項目管理,強化制度約束下的大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2“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實踐的組織實施
2.1“課程化”的文化育人實施情況
“課程化”的文化育人實施重點抓住新手入學系列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使學生迅速適應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
(1)校史館積淀學校各個時期的文化生活,是高校辦學特色、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是學校“立德樹人”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組織新生參觀“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史館”現場教學,使同學們了解學校的學術傳統、辦學理念、文化精神,增強對學校歷史人文的價值認同感。
(2)新生入黨啟蒙教育課程采取“三早”即“早吸引、早引導、早教育”系列舉措,一方面開展黨史、黨章、入黨程序等知識性教育;另一方面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及入黨動機教育,堅定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并樹立奮斗目標。
(3)大學生安全意識養成教育課程從國家安全、網絡安全、預防詐騙、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意外傷害、社交安全9個方面系統講授。設立“安全文化藝術節”,根據安全事故發生特點和時間,通過防電信詐騙、消防安全、防傳銷、防盜搶、防非法集資、防交通事故等專題對學生適時教育。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實戰演練、有獎搶答比賽等教育形式,鞏固和深化大學生應急知識教育成果。
(4)深入開展法律進課堂活動,在學校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利用“法治教育宣傳月”、全國法制宣傳日等特定時間,開展集中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學法的效果。聘請黑龍江四方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法治輔導員,定期開展普法課程講授,開展法律知識小測試,使學生懂法、守法。
(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生入學第一學期總體目標是了解專業,認識自己,制定切合實際職業生涯規劃。第二學期的總體目標是學好知識,勤于實踐,提高職業生涯決策能力。在上學期確定的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同時,指導學生隨時修正和調整已制定的生涯目標,使之更加完善。
(6)專業思想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講授。學院專業介紹:主要圍繞學院歷史沿革、學科專業建設以及取得的突出成績;專業發展史、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就業的崗位以及必備的素質與能力、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等。培養方案介紹:培養計劃、主要課程、各學期課程安排、學科競賽、專業講座、畢業條件、學位授予條件等。專業導論課: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更好理解學習現有課程的目的。由各專業自行設計課程或講座。專業系列活動:實驗室參觀、校外實習基地參觀、行業企業觀摩體驗、行業企業相關人員座談等。
(7)系統組織勞動教育實踐課程。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勞動實踐部分共設置3大類,15小項內容。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校內體力勞動為主,重點考核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安全和勞動紀律。主要包括集體勞動、勤工助學、會議服務、迎接新生、公寓建設5項內容。專業生產勞動以學科專業特色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勞動技能和創新能力,以及正確的擇業觀。主要包括實習實訓、創新創業、專業服務、專業競賽、發明創造5項內容。社會服務勞動以校外志愿服務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公共服務意識以及面對危機時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主要包括城市美化、敬老助殘愛幼、暑期“三下鄉”、社會考察調查、文化傳播5項內容。
2.2“項目化”的文化育人實施情況
(1)“寢室文化培育”項目。在寢室物質文化建設方面,建立“黨員示范寢室”“學習標兵寢室”等示范寢室點,以點帶面,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寢室制度文化建設方面,嚴格執行《寢室文明公約》,形成健康向上的寢室文化。構建寢室行為文化,按照寢室文化建設的具體要求,分別從寢室綜合考評分、行為禮儀、人際交往、學習成績、文體活動、思想素質等6個方面定期對寢室衛生進行督查和評分,評選“標兵寢室”,評選結果作為其他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培育寢室精神文化,舉辦寢室文化節,豐富寢室文化生活。開展“口罩設計大賽”“寢室門上窗裝飾大賽”等多個比賽活動。
(2)“校歌傳唱”項目。齊齊哈爾醫學院校歌《插上天使的翅膀》成功入選全國高校“十佳校歌MV”,背后反映的是學校獨特校園文化——大醫文化建設的突出成績。通過開展大學生“唱響校歌”比賽等社團活動,增強校歌傳唱的儀式感,形成人人會唱校歌的良好氛圍。
(3)“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項目。以“思想文明、舉止文明、課堂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生態文明”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文明修身氛圍,強化文明意識、做文明學生、建文明校園、樹文明風尚。組織學生干部、黨員、學生代表開展“校園文明我先行”大討論,具體活動范圍涉及到學生的基礎文明修養、社會公德、社會責任感、誠信行為、環境保護、網絡道德等方面,采取演講、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使每位學生懂得樹立良好的文明形象、養成規范的文明行為。
(4)新生“四史”學習項目。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重點抓好大一新生群體“四史”學習教育,組織專題學習、開展專題宣講、用好線上資源、創新學習載體、用活紅色資源,引導學生加深對黨的歷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的理解和認識。
(5)“大學生讀書節”項目。開展圖書推薦、書香班級、晨讀倡議、圖書漂流社、經典誦讀等讀書節系列活動,舉辦以“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為宗旨的校園品牌文化活動。
2.3“活動化”的文化育人實施情況
(1)“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以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國慶節、元宵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為切入點,開展了“濃情端午夏日放‘粽’”“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孝老敬親情暖重陽”等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開展。
(2)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從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宣講、國情觀察、鄉村振興4個方面開展。
組織“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閃‘藥’新征程”三下鄉志愿服務隊赴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老凹壩鄉新廠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面向村民開展了“黨的光輝歷史、黨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宣講。
組織“流行性疾病防治及醫療健康知識宣講團”赴河南省南陽市開展理論宣講實踐。學生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面對面開展小規模、互動式、有特色、接地氣的宣講活動。
組織“新時代新作為”社會實踐服務隊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展國情觀察實踐。學生開展了參觀考察、國情調研、學習體驗等活動,形成正確認識,堅定理想信念。
組織“青春建功新時代”鄉村振興實踐團,結合醫學院校專業特點赴齊齊哈爾市紅光村開展“中醫藥傳承”“救在身邊”“健康教育”“義診”等支醫活動及垃圾分類進鄉村宣傳教育、防災減災、防范電信詐騙等知識宣傳活動。幫助和引導更多學生了解認識當前鄉村狀況,在未來踴躍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3“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的階段性成效
3.1學生對“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效果整體滿意
經過2年的研究與實踐,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藥學院2021級同學對“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效果的滿意度情況,166名同學填答問卷,其中男生占比46.39%,女生占比53.61%,中共黨員占比1.2%,共青團員占比73.49%,群眾占比25.3%,整體滿意度較高。
3.1.1“課程化”文化育人滿意度評價
從調查結果來看,勞動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教育各課程化教育整體滿意度都在80%以上,勞動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滿意的比例相較于其他課程化教育略高。
3.1.2“項目化”文化育人滿意度評價
從調查結果來看,寢室文化培育、校歌傳唱、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新生“四史”學習、大學生讀書節各項目整體滿意度都在80%以上,寢室文化培育項目不滿意比率略高于其他項目。
3.1.3“活動化”文化育人滿意度評價
從調查結果來看,節日、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整體滿意度都在80%以上,寒暑假社會實踐不滿意比率略高于“我們的節日”活動。
3.2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取得豐碩成果
2021級學生榮獲第六屆黑龍江省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三等獎1項、第八屆、第九屆黑龍江省“互聯網+”大賽銅獎3項,1人榮獲全省校園“誠信之星”榮譽稱號。2021年至今,連續3年入選“投身鄉村振興助力健康中國”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2023年入選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鄉村振興“篤行計劃”示范團隊。榮獲2022年黑龍江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
4“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研究與實踐的不足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經過2年的研究與實踐,雖然學生對整體“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的文化育人的效果滿意度較高,但在“課程化”文化育人方面,勞動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滿意的比例相較于其他“課程化”教育略高。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不斷修正勞動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方式。在“項目化”文化育人方面,寢室文化培育項目不滿意比率略高于其他項目。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創新寢室文化培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寢室文化培育效果。在“活動化”文化育人方面,寒暑假社會實踐不滿意比率略高于“我們的節日”活動。在未來研究過程中,應不斷完善實踐育人體系,深入開展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研究設計與實踐,倡導“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基本理念,調動學生在實踐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突顯其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憲華,呼然,夏艷霞,等.新時代高校文化育人體系構建路徑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2,42(09):109111.
[2]劉妍晨.加涅學習理論對教學的啟示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0):162163.
[3]姚志強.課程化、項目化、活動化紅色文化育人的校本實踐[J].教育家,2021,(2):6061.
[4]劉凡.高校校史文化傳播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3,(16):189191.
[5]金鑫,崔翠菊.淺論新時代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J].黨史博采,2022,(5):3840.
[6]董太華,秦君,李志峰,等.“三全育人”視域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知識體系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14):164166.
[7]李思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3,(10):161164.
[8]張琳,李輝.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價值意蘊、現實困境與路徑優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3,(10):99105.
[9]紀寶剛.高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實現路徑研究——以長春人文學院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3,39(5):4448.
[10]林良盛,黃成忠.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課程化改進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