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因而音樂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對旅游歌曲資源的整合和應用,探索學科融合和挖掘育人功能就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筆者就音樂與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融合發展的意義和策略進行了剖析,肯定了旅游歌曲在課程教學中的優勢,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促進作用,以期為學科融合和人才培養帶來新的思路和啟示。
關鍵詞:文旅融合;旅游歌曲;旅游地理;育人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41
1旅游歌曲概述
1.1旅游歌曲的概念
1999年7月至12月,由國家旅游局主辦,中國旅游報社、廣州陳小奇音樂有限公司承辦了“99首屆全國旅游歌曲大賽”。這次大賽成功地推出了一批優秀旅游歌曲,如《大地飛歌》《神奇的九寨》《煙花三月》等。
在“99首屆全國旅游歌曲大賽”活動期間,陳小奇對旅游歌曲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定義,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被廣泛采納并得到認可的定義,即“以旅游業為背景,以提高受眾的旅游興趣、促進旅游消費為目的的歌曲?!边@樣的定義強調了旅游歌曲的商業目的,在之后的一次講話中,他提到:“旅游歌曲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非主動性創作,一類是主動性創作的。非主動創作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在古代的唐詩宋詞里面,已經有很多的作品,在今天看來都屬旅游歌曲的范疇?!笨梢哉f這番解讀是對此前定義的一種擴展。
隨著現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歌曲的創作與發展得到進一步的促進。與此同時,旅游歌曲也成為獨特風景,對城市旅游產生重要影響,不斷推動文化和旅游發展邁上新臺階。
1.2旅游歌曲的作用
旅游歌曲,是文化旅游資源的一部分,是一個地區形象傳播的載體和媒介,在當地旅游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旅游歌曲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促進當地旅游發展。
(1)宣傳當地旅游資源。
旅游歌曲通過音樂的形式,展現了當地的旅游地理文化,讓聽眾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旅游資源和文化魅力。這有助于宣傳當地旅游資源,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到當地旅游,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例如一首《神奇的九寨》,讓四川九寨溝享譽國際。
(2)增強旅游體驗。
旅游歌曲在旅游中作為背景音樂使用,可以為游客創造更好的旅游體驗。例如,在游覽景點時播放具有當地特色的歌曲,可以讓游客更深入地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增強旅游體驗。例如內蒙古草原歌曲的歌詞中包含豐富的內蒙古草原目的地旅游資源,音樂的旋律、節奏和音色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其傳播和推廣能夠推動草原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傳播,能夠吸引游客并為其提供服務,提升體驗質量,增強滿意度。
(3)增加旅游消費。
旅游和音樂的結合是必然的,可以作為旅游商品的一部分進行銷售,例如MP3、短視頻等形式的音視頻產品,可以為當地旅游消費帶來一定的增量。
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的通知,提出豐富演唱會、音樂節和優質演出、展覽等產品供給,發展“音樂+旅游”“演出+旅游”“展覽+旅游”等業態,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
(4)提升當地文化軟實力。
旅游歌曲展現了當地的旅游地理文化,可以提升當地的文化軟實力,使該地區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優勢,進而推動當地旅游業的進步。
總之,旅游歌曲通過宣傳當地旅游資源、增強游客體驗、增加旅游消費和提升當地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為當地旅游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旅游歌曲的意義
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是面向旅游大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主要介紹旅游業發展和旅游地理知識,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旅游資源、旅游區劃、旅游市場等方面。
在旅游地理學科知識中加入音樂素材,將兩門看似毫無關聯的學科巧妙融合,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音樂與自然、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地球的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引入旅游歌曲,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和教育資源,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2.1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
旅游歌曲是一種生動形象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良好的音樂性和情感表達力,它可以通過音樂、歌詞、情感等多個方面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可以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旅游地的氣氛和特點,增強學生興趣。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歌詞、了解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內涵等方式,讓學生深入地了解旅游地,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2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引入旅游歌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旅游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化遺產等方面的知識。旅游歌曲可以展現旅游地的美景、文化和歷史,使得學生能夠通過音樂了解旅游地的特點和資源,增加學生對旅游資源的認知和了解。例如,一首描繪山水之美的旅游歌曲,可以讓學生了解旅游地的地貌特征、水文條件、氣候環境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學習旅游歌曲,學生可以加深對旅游地的地理認知,提高地理素養。
2.3幫助學生了解旅游市場和規劃
旅游歌曲可以反映出旅游市場的需求和變化,也可以反映出旅游規劃和管理的效果。通過學習旅游歌曲,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市場和旅游規劃的相關知識,如旅游產業鏈、旅游市場需求與供給、旅游資源的規劃和開發等方面的信息。這有助于學生了解旅游業的發展和運作機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4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旅游歌曲通常融入當地的音樂、文化和歷史,通過學習旅游歌曲,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當地的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例如,一首描繪當地民俗風情的旅游歌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等方面的信息。
總的來說,旅游歌曲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和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豐富的旅游地理信息和文化內涵,引入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文化素養。
3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旅游歌曲資源整合
依據我國的行政邊界以及我國旅游資源分布等因素,我國旅游區劃可分為8個旅游區,分別為東北旅游區、華北旅游區、華東旅游區、華中旅游區、華南旅游區、西南旅游區、西北旅游區、港澳臺旅游區。根據這一劃分依據,每個旅游區域對應的旅游歌曲代表如表1所示。
4旅游歌曲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的融合教學策略
4.1注重課程思政的滲透
(1)培養家國情懷。以典型旅游歌曲切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并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例如,在走進華南旅游區這個項目中,先通過播放音樂短片《春天的故事》吸引學生進入角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這位老人是誰?”“他是在哪里畫了一個圈?”“這個圈發揮了什么作用?”等,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行解答,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
通過這個美麗的故事,讓學生感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引出我們祖國的南海之濱“珠江三角洲”。
(2)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旅游歌曲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熱情,確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例如,擁有兩千五百年歷史的侗族大歌,可以讓學生感悟侗族熱情好客、積極樂觀的民族風情。例如,《美麗山西等你來》這首歌輕巧靈動、獨特唯美,“美麗山西等你來,這里好幸福,這里最精彩,笑容里透著新氣象,歌聲中奮進新時代”,唱出了山西人的開放心態和好客情懷。
這些歌曲在學習中作為背景音樂使用,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旅游體驗。例如,在學習景點時播放具有當地特色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增強旅游體驗。
(3)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堕L江之歌》這首歌曲以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為主題,表現了長江流域的壯美景色和悠久歷史文化。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流經中國11個省市自治區,以其綿長壯美的河道、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歷史遺跡而著名。這首歌曲通過音樂的形式,展現了長江流域的壯美景色和豐富文化內涵,讓聽眾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旅游地理文化。
4.2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
在這個課程中,我們可以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可以引入以歌曲為主題的學習活動,比如《烏蘇里船歌》就是一首極具吸引力的作品,通過它的介紹,學生能了解到黑龍江邊陲赫哲族人及其獨特的文化和傳統。為此,學生可以創建一條包含赫哲族魚皮工藝展示、伊瑪堪演唱及魚皮繪畫鑒賞等多項內容于一體的旅游路線,使旅客能夠深入理解并享受赫哲族的歷史遺產和生活方式。
除了旅游線路設計項目之外,也可以設計其他形式的教學項目,例如制作微視頻、制作H5等任務,要求提交的內容圖文聲并茂。不管選擇哪一種教學項目,只要將音樂與地理巧妙完美地融合,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達到寓教于樂,開拓視野,發展學科融合能力的學習效果。
4.3創新課后作業形式
授課教師可以布置“聽歌答題”等作業形式,讓學生感受歌曲所描繪的畫面并提煉旅游元素,讓學生感受某個地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風物特產和民俗風情等,例如《表里山河》歌曲,學生可以感受到山西省眾多旅游資源,如波濤洶涌的黃河、地地道道的山西梆子以及家喻戶曉的陳醋等。
參考文獻
[1]魯小波.旅游歌曲對地區旅游形象的作用評價——以中國34個省域為例[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8,(6):1521.
[2]魯小波,陳曉穎.旅游歌曲在旅游形象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以中國省域旅游形象體系為例[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9,31(03).
[3]韓亞林.音樂對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響研究——以西藏歌曲為例[D].中國地理學會,2008.
[5]盛開新,陳亞顰,楊小萍,等.紅色歌曲在紅色旅游開發中的形象傳播作用研究——以《沂蒙山小調》為例[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2,(6).
[6]王玨.歌曲的力量:草原歌曲對旅游欲望、決策和體驗的影響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