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國家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人才的搖籃,需重視專業課與思政內容的高度有機融合。本文基于面向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并探究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過確保專業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著力培養學生的課程思政意識,提高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等方面促進課程思政建設水平提升。
關鍵詞: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48
1課程思政在專業課建設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于2020年5月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的深遠意義以及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作為培養經濟建設、管理與創新的人才基地,源源不斷地為國家建設、提升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地位輸送人才。管理學專業作為人文社會科學類的重要部分,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聚焦于為國家培養了解我國國情、熟悉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具有強烈愛國精神與家國情懷的管理人才。財務管理作為管理學科的重要基礎課程,其課程思政建設應內化為深入挖掘專業知識的思政元素,充分將二者有機融合,努力做到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內容,同時結合專業課程特征,探究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路徑與實踐過程中的問題,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的理論基礎研究,強化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技巧,提升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實際育人效果。本文探究了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以及建設路徑,拓展了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內容,了解了學生對于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需求,明確了未來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發展方向,為工商管理學科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2調查問卷設計和數據收集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開展對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本次調查面向本校大二年級開設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生,采用問卷星網絡調查的方式,問卷內容有11個題項,5個單選題,5個多選題,1個填空題。本次問卷發放83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
3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現狀分析
3.1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情況
學生作為課程思政的授課對象,認識與理解專業課課程思政的程度深刻影響思政教學效果。依據本文的調查結果,88%的學生能夠理解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差異,12%的學生不能明確區分二者的差異,因此,大多數學生是能夠正確認識課程思政的涵義。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意識到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情況如何,通過進一步的調查,我們發現73.33%的學生認為財務管理課程中經常會出現思政內容,20%的學生認為思政內容設計較少,6.67%的學生則表示在課程中沒有涉及到思政內容。由此可見,學生在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與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課前需深入挖掘財務管理課程的思政元素,需要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有機高效融合,在課中選擇適合的時機切入思政元素的授課內容,提升學生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與吸收效率,在課后通過作業或者問題的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
3.2學生對課程思政的接受情況
本文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可程度較高。學生對專業課課程思政在學習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時,100%的學生認為課程思政對其有重要影響,其中86.67%的學生表明財務管理課程思政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88.33%的學生認為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在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60%的學生表明,通過課程思政增強了自己的職業信心。上述調查結果確立了課程思政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的重要作用,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
3.3學生對課程思政建設的建議
本文依據調查結果發現,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意愿、思政內容呈現形式以及思政內容等方面均是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85%的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課程思政的實踐教學中,15%的學生參與意愿較小。在思政內容的呈現方式方面,83.33%的學生希望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86.67%的學生期待在企業案例分析中融入思政元素,81.67%的學生表明思政內容通過短視頻或者動畫的形式在課程中出現更有吸引力,還有1.67%的學生沒有給出建議。對學生形成正確三觀有重要幫助的人員:33%的學生選擇班主任,83.33%的學生認為專業課教師的影響非常大,53.33%的學生選擇公共課教師,35%的學生認為校領導的影響非常大。除此之外,學生提出了未來建設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形式的建議,包括邀請專家講座,主動參與課程實踐教學,課堂開展互動討論,集中理論授課,還有部分學生表示愿意與同學老師在線上互動的形式展開學習。在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容方面,較多的學生選擇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內容,職業道德素養,愛國意識及家國情懷等。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單獨講授思政內容會破壞專業知識的連續性,思政元素顯得非常突兀,影響學生的理解與吸收,難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思政教育目標。教師應關注上述信息,把握好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充分介紹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同時在課程設計中提高思政元素課堂互動比例,并將思政元素以多元化的形式融入財務管理課程。
4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自2019年以來,我校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并取得了成效。本文聚焦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情況。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目前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4.1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需進一步提高
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在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中,整體上學生對課程思政內涵的認識理解與接受程度較高。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對課程思政認識存在不足與偏誤,造成了部分學生只關注專業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內容,課堂思政元素部分參與程度不高,影響了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4.2教師需重視挖掘與建設課程思政內容
調查顯示,專業課程教師在以往的課程思政建設中對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深度融合的重視程度不足,忽視了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弱化了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以至于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缺乏特色、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融合度不高、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單一,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欠佳。
4.3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人物,是確保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保障,教師的思政建設意識與建設能力直接影響課程思政建設實效性。目前部分專業教師尚未全面理解課程思政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刻,課程思政建設的投入力度不足,忽視思政課程建設能力提升,出現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中生搬硬套、流于形式等情況。
5提高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的建議
5.1確保專業課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
財務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其他專業課程相輔相成,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提供專業技術與能力基礎。因此,在建設財務管理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在融合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時,應關注本門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知識點的相互聯系,避免在不同的課程中重復出現相關思政內容,影響課程思政的實效性。另一方面,教師應關注財務管理課程的獨特性,巧妙設計思政元素的切入點,結合豐富的思政案例,引導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辨思維能力,厚植愛國情懷。
5.2提高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
課程思政的第一責任人是教師,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有助于提高課程思政建設實效。通過開展專業教師思政課程專項培訓、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觀摩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等多元化方式,強化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提高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專業教師需深入認識和領會課程思政的內涵與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著力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將思政元素內化為專業知識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力探究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5.3培養學生提升課程思政意識
結合時代特征,運用調研等方式充分掌握學生的需求,提升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水平。專業教師通過教學活動設計,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互動環節,并采用小視頻、動畫等多元化的形式呈現思政元素相關的教學內容,增強學生課程思政的參與度與體驗感,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效率。
6結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專業課教師需繼續學習,增強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強化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推動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建設邁向更高的臺階。在課程思政的建設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專業知識中蘊含著的思政元素,豐富多元化的思政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合格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郭根.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內涵、實踐偏差與經驗檢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3,(06):5260.
[2]趙婭.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討[J].對外經貿,2023,(10):98100+122.
[3]王宜剛.高校經管類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路徑[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