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在上海什么品種的西瓜最受歡迎?恐怕答案大多會集中在四個數字上——“8424”。這似乎只是一串隨機的數字代號,但對上海人而言,卻是那么熟悉與親切,因為它背后所代表的,正是與馬陸葡萄、南匯水蜜桃、松江水晶梨齊名的水果佳品——“南匯8424”西瓜。
關于“8424”西瓜名稱的由來,民間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是1984年2月4日育種成功的,這四個數字代表了它的出生年月;有人說它是第8424次育種實驗的產物,四個數字是科研人員辛勞的體現……其實,“8424”源于我國工程院院士、瓜果育種專家吳明珠教授在1984年開展的品種配比組合實驗,其中品質最佳、口味最好的是第24組良種,便以“年份+組別”的形式命名它,“8424”由此而來。
別看今日的“8424”西瓜在上海如此深入人心,事實上,它并非土生土長的上海瓜種——南匯地區三面環水,濕度高、溫差大,又多是鹽堿地,很適合種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就有種植、販賣厚皮西瓜和平湖西瓜等本地瓜種的產業。20世紀60年代起,在計劃經濟的安排下,西瓜種植產業逐漸向南匯東部沿海地區遷移,南匯也一躍成為西瓜種植的大本營。然而,受瓜種品質所限,雖然產量高、品種多,但瓜的質量難以令人滿意:有的皮厚果肉少,有的皮薄易裂損,有的味淡難下咽……偶有幾個賣相好、口感佳的品種,種子卻容易分離,沒法一代代種下去。1983年,南匯趕上漫長的梅雨季,反常的氣候使得南匯西瓜嚴重減產,到了盛夏,市面上一時竟無西瓜販賣,憤怒的市民一封投訴信寄到市政府,甚至驚動了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汪道涵。
面對上海市民的需求,西瓜品種的改良換代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一開始,南匯選擇引入新疆多汁甜美、在當地廣受歡迎的“伊選”西瓜,然而產出的西瓜極易碎,運輸損耗率高達30%,最終被果農放棄。1984年,吳明珠院士培育的“8424”西瓜在新疆橫空出世,引起了南匯農技人員的注意。在上海市農業局的幫助下,1989年,“8424”西瓜引入上海,并在南匯三墩、東海、書院、六灶等地試種。結果表明,“8424”西瓜不僅糖度高、果肉脆,瓜皮也結實耐磨,易于運輸與儲存,是幾近完美的優質瓜種?!?424”西瓜也就此一舉成為南匯的招牌,便有了后來“南匯8424”西瓜的別稱。
“8424”西瓜甫一出現便征服了上海。1989年6月,第一批“8424”西瓜剛剛成熟之際,南匯農技人員便用它報名參加了“上海市優質早熟西瓜展評會”,“8424”西瓜被評為特優類佳品,從此開啟了在市級乃至國家級西瓜品種評比的“統治年代”,屢屢斬獲金獎,甚至曾出現過評比出的前五名被南匯不同地區產出的“8424”西瓜壟斷的奇景;“8424”也成為上海認可度最高的西瓜,每到夏天便成為無數市民的心頭好,即使價格高昂,購買者也趨之若鶩,絡繹不絕,“8424”西瓜從此獨占西瓜之巔,連同這四個數字一起成為上海人心中的“消暑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