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國人就以白為美“一白遮百丑”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夏日炎炎愛美小姐姐的化妝臺上總少不了美白化妝品
美白“三板斧”
美白化妝品一般是指有助于減輕或減緩皮膚色素沉著,或者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化妝品。美白原理主要有三種:
1物理遮蓋
顧名思義,即通過涂抹美白化妝品,將物理遮蓋劑(如二氧化鈦、氧化鋅、滑石粉 或類似的白色粉狀物)覆蓋于皮膚表面,達到遮蓋皮膚瑕疵和增白的作用,但并未改變皮膚本身的狀況。
2抑制黑色素的產生
皮膚黑色素含量及分布狀態影響皮膚色澤,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是酪氨酸,它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羥化生成多巴,再氧化為多巴醌,后者經多次聚合反應以及其他一系列反應生成無色多巴色素,最終形成黑色素。
抑制酪氨酸酶的生成或者降低其活性可達到美白效果,此外,清除氧自由基亦可阻斷酪氨酸酶的催化反應,從而減弱酪氨酸氧化反應的強度。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劑是應用最廣的皮膚美白劑,如曲酸、熊果苷、煙酰胺等。
3促進黑色素快速排出
黑色素排出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黑色素在皮膚內被分解、溶解和吸收后,經血液循環從腎臟排出體外;二是隨老化的角質細胞脫落而排出體外。若黑色素排泄速度低于其生成速率,皮膚就容易形成色斑,反之加速黑色素排出可以實現皮膚美白效果。目前,通常在化妝品配方中加入果酸、視黃醇、維生素C等成分,通過促進細胞新陳代謝來加速黑色素排出。
別讓“特效”蒙了眼
2019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曾抽檢出7批不合格祛斑美白類產品,發現其中2批使用了氯倍他索丙酸酯和倍他米松等激素成分、4批汞超標。長期使用添加激素的化妝品會使皮膚異常敏感,變成“激素臉”,引發依賴型皮炎,嚴重的還會對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長期使用汞超標的化妝品可能會引起神經衰弱癥候群及腎臟損害等。
美白化妝品需要按《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等要求宣稱美白功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出“醫學美白”“快速美白”“七日白”等均為違規宣稱,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背后可能存在非法添加激素等違禁成分的情況。所以,各位小伙伴們在購買美白化妝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喲。
美白化妝品選用提示
1理性選購
消費者應理性選擇護膚產品,美白化妝品并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科技含量越高越好,建議通過品牌官方網站、實體店等正規渠道購買,注意查看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表和使用說明,留意產品的外包裝是否完整,避免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2科學使用
確保所選產品適合你的皮膚類型和需求,在使用新產品前,先在皮膚上進行小面積測試,以檢查是否有過敏或刺激反應。根據產品說明和皮膚的耐受性,確定使用頻率。開始時可以每周使用1~2次,再逐漸增加頻率。果酸可能會加速皮膚的水分流失,因此使用后要做好保濕工作,使用保濕霜或乳液。
敏感肌人群使用護膚品時若出現紅腫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用。
3注重防曬
紫外線照射會誘導黑色素生成,導致色斑沉積加深,故在使用美白化妝品時,應盡量減少日曬,建議在外出時配合使用防曬化妝品。
不能過度追求功效,皮膚健康的關鍵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哦!

(來源:“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