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大教師正在圍繞建設高質量的思政課探索精準思政模式,精準思政是指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介入,在精準思維和理念的引領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育人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精準教學評價,把控學生在學習中知識掌握的效度、思維展現的深度、素養拓展的寬度、情懷培育的溫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批判創新思維。
思政課教學評價改革的價值意蘊
體現生本可持續發展理念。關注影響學生發展的過程性因素,及時獲取一定學習階段內學生學習能力發展變化的前后對比數據,從動態生成的數據中全方位地感知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況、情感投入程度,為每位學生制定適切、合理的評價方案,激發其興趣,提升其思維,使其實現自我在情感、智力和能力上的突破,在知行合一中獲得終身發展的能力。
便于教師及時改進教學行為。針對學生提出的教學反饋數據,作出相對科學、合理、正確的判斷,從而適時調整和改進教學行為,并逐步提升教學能力,形成師生良性互動,促進教師在調整中反思自我、深化理念,真正使立德樹人取得實效。
推動教學評價改革的深化和拓展。近幾年來,廣大思政課教師在精準思政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實踐,但是隨著教學評價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客觀情況的急劇變化對學生的影響,促使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始終在路上,推動著思政課教師不斷銳意開拓進取,增強思政課的效度。
思政課教學評價發展現狀
長期注重終結性評價的積弊。長期以來,面向青年學生的五年制高職思政課深度教學以立德樹人為目的開展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由于相對偏重知識掌握輕視能力獲得,偏重教師主導輕視學生主體,偏重智育輕視德育,因而教學評價相對單一,不能真正達到價值引領目的,加之評價時過分關注認知目標,考核評價方式過多依靠傳統紙筆考試方式,難以形成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并進而引領思政課深度教學。
過程性評價發展遭遇的困境。首先是成效難把握,教師無法從若干個過程性評價中全面把握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狀況,無法指導學生借此自覺把握學習進度,推動學生高效開展自主性學習,從而實現學習過程中動機與效果的高效匹配,促進深度教學的深化和發展。其次是標準難明確,貫穿全教學過程的多樣化過程性評價實施方式,使評價標準難以厘清,無法達到量化效果。再次是開展難持續,評價者的主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價的信度、深度和效度,加之學生在學習動機、課程情感、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化差異,客觀上影響了過程性評價的細化難度。
增值性評價發展的實施困境。來自學生的評價數據通常都滯后于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而且應用模型掌握較為困難,導致統計分析對指導實際教學幫助不大,教師往往更多地將學業成績與學習效果、增值數據關聯判斷,忽略了學生在精準思政中體現出來的個性發展和個體可持續發展需求,同時增值評價對于成績相對穩定的學生而言,無法從數值中了解其成績增幅的情況。
綜合性評價實施的開展情況。有的教師簡單化地平均分配整個評價體系中各項評價的占比,對各自評價能擔負的職責認識不清,如何將它們有機融合在一起,并且據此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特長和原有基礎實施更為精準的綜合評價,這些都給教師增加了不小的負擔。
思政課教學評價發展路徑
建立新型綜合教學評價體系。學校應本著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學生可持續發展原則,從制度和管理層面對教學評價進行統籌規劃和規范管理,建立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系統指導思政課教師開展合理、系統、高效、有序的教學評價活動,建構學生學業測評模型,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推動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體系,在全方位多主體實時跟蹤中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確立全面可持續發展理念。思政課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以彰顯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注重過程、看重學生主體作用nfh7sSxESSLyWSM2//rb8g==發揮程度,加強學生自主性能力鍛煉,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性和可持續性,觀測學生對知識運用的靈活度和思維提升的敏銳度,重視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科核心素養變化的情況,如以情感價值觀發展認同為指向的政治認同素養發展狀況,以高階思維能力發展為指向的科學精神素養發展狀況,以守法有德、履行義務,維護公平正義發展為指向的法治意識發展狀況,以團隊協作能力、調研分析能力發展為指向的公共參與素養發展狀況,針對個體學生差異,鼓勵小步快跑,持續提升,激勵其實現自我突破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正確評價導向。首先要大力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評價,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對學習議題做不同視角的深度思考。其次要堅持多樣性評價,不僅要讓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各司其職,仔細觀察學生在各類評價中的得分情況,借此掌握學生在深度思維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意志力、學習興趣、思維深度和開闊度上的差異,制定相應改進方案提高其品質,還要在評價內容上體現多樣性,以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為教學重點,促進和培育學生在精準思政中善于將知識巧妙運用到解釋、剖析和反思現實社會實踐案例中,更要考慮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在保護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可以在適當的場合針對具體學情調高或降低評價標準,待學生思維提質后再予以恢復評價標準。最后要堅持激勵和賞識并舉,多鼓勵、肯定、表揚學生在學習中思維品質的提升,對影響學生思維進一步提升的知識難點和困惑點及時疏導,轉化消極情感,將學生不斷上升的學習求知欲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學習動力。
不斷豐富評價主體。擴大教學評價的主體參與范圍,不僅可以組織學生自評,在自我反思中及時調整努力方向,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還可以組織學生互評,以摘取部分信息式評價法訓練學生評述技巧,避免學生籠統評價。更要認真做好教師測評,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所展現的學習風貌和學習所得及不足,引導和幫助學生客觀分析自身,找到解決辦法和努力目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拓寬網絡評價手段。教師要大膽開拓,自我更新計算機網絡知識運用能力,以青年學生視角思考議題切入角度、思維提升方法及評價手段,以創新、開放、平等姿態鼓勵學生在自主性學習階段、課堂學習階段、小組討論探究階段、課后拓展提升階段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學生喜好的語言展現方式和思維方法積極參與到學習議題的發言、討論、評述和反思之中,教師則鼓勵學生在增值性評價中積極投入學習,了解自己的進步程度,知悉自身不足,據此制定素養提升計劃,規范自己言行,教師通過學生及時對同伴的網絡平臺探究議題的應答進行評述,區分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度和個體發展的差異化等。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五年制高職思政課教師只要開展精準思政教學評價的生本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變,開展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理念不變,培育新時代下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歷史使命定能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效度也一定能得到彰顯和提升。
【本文系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ZYB93)“大思政課”視域下五年制高職思政課教學精準實施研究的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