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十周年,作為國內最早深耕且體量最大的跨區域煤電一體化運營專業化企業,國神公司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過深化煤電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和運行質量,增強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為能源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行了國神實踐、提供了國神經驗。
細化黨建引領,聚人心、強保障
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黨的領導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國神公司堅定不移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圍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深化煤電一體化改革,通過強化黨建一體化,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確保煤電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一目標、一股勁。突出強根固魂,完善發揮企業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嚴格落實“三級聯動”“三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從組織上、制度上、機制上確保黨的領導。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一體推進、深度融合,不斷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體系,實現領導人員考核、經營業績考核有效聯動。牢牢把握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抓細抓實組織、隊伍、制度,推動黨小組和班組“兩組融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擦亮“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黨建品牌,深化崗位建功行動,示范帶動在企業發展重點、難點工作中“破難題、攻難關”,讓黨旗在一線飄揚,黨員在一線閃光。鞏固深化基層黨建創新三年行動,以安全、合規、合作、創新文化為核心,傳承弘揚優秀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多元文化優勢,形成具有國神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體系。
通過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國神公司更加突出了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不斷提升黨委領導力、黨支部戰斗力、干部執行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動力支持。

優化發展戰略,明方向、聚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煤和電是能源產業鏈上最為關鍵的兩個環節,國神公司目前運營管理煤電一體化項目7個,煤炭產能7400萬噸/年,電力裝機1583萬千瓦,項目分布在陜西、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省區,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明顯。煤電一體是國神公司的立企之基和強企之本,這一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奠定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強于同行的基礎,穩定增長的創收能力為企業轉型發展積蓄了資本支撐,形成了國神公司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國神公司在推動煤電一體化改革過程中,聚焦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分析研判企業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對企業“十四五”發展戰略進行了優化,提出堅持一體兩翼,做精“兩個聯營”,做強三大區域產業,做好擴能、提質、轉型、增效四大工程,提升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五方面價值,加快構建煤電風光火儲多能聯產、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產業結構,加快建設“兩個聯營”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示范企業。
通過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國神公司更加明晰了企業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激發了干勁。公司根據項目分布特點和發展實際,將產業劃分為東北、晉陜蒙、新疆三大區域,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做出發展規劃,加快傳統煤電產業轉型升級。牢牢把握“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搶抓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展機遇,依托煤電一體化優勢,加強新能源、新興產業布局,實施新能源倍增計劃加快指標獲取、開發、建設,三大區域多個新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落地建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入加速期,不斷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深化機構改革,理職能、提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煤電一體化是能源生產低成本、集約化、節約型管理模式,國神公司各煤電一體化單位在機構改革之前,雖有共同的一體化管理基礎,但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體制機制方面存在著過分強調專業化、弱化一體化的問題,比如煤礦、電廠在管理運營上各自獨立甚至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工作合力;煤礦、電廠對應同一個地方政府協調爭取項目資源,多個主體不利于地企關系的統一溝通和協調;煤礦、電廠各自有一套人、財、物系統,機構重復設置管理效能不高,在成本比較優勢和價值創造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為解決上述問題,國神公司積極探索創建與自身煤電布局、產業發展特點相適應的煤電融合一體發展新模式,精心設計一體化組織架構、功能定位、職責界面、制度流程,確保定位準、職責清、運行順、效率高。秉承扁平化管理原則,將煤電公司職能部門、電廠、煤礦進行整合。煤電公司作為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主體,依法履行法人主體責任,以煤電一體化綜合管理、計劃統籌、資源配置、生產調度和經營管理為重點,集中發展、經營、輔助、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確保對外協調有力,抓項目謀發展有為,協同創效有效。廠礦作為煤電公司下屬的生產單元,以專業管理、現場管理、成本控制為重點,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成本管控。按照權責對等原則,賦予廠礦人事權、分配權,通過剝離輔助功能,促推動廠礦集中精力抓實抓牢安全生產。
通過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更加優化了煤電公司組織機構,在全國首創了煤電一體發展新模式。煤電公司切實承擔起安全生產與經營管理的主體責任,形成一個法人、一套領導班子、一套一體化管理的高效協同運營模式。綜合職能部門減少了5~6個,管理模式更加高效順暢,一個主體統籌生產經營,一個主體應對市場變化,一個主體協調地企關系,形成握指成拳、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煤礦、電廠切實做到了一體化聯營,極大提升了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生產經營多項指標創出歷史新高。
固化協同聯動,提韌性、保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產力是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協同”是措施、路徑,必須強力推動、強化執行。國神公司堅持以加強煤電資源優勢互補、協同價值創造、綜合效益統籌為基本遵循,充分發揮一體化運營的比較優勢,夯實煤電一體化產業集約化發展基礎,提高煤礦與電廠的專業生產效能,提升煤電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形成了“三來三去”(煤來電去、水來汽去、煤來煙去)煤電資源協同創效品牌。其中,“煤來電去”是在煤礦直供電廠燃料的基礎上,實現電廠直供煤礦生產用電,以煤供電、以電促煤、互相依托,保持生產成本領先;“水來汽去”是將煤礦疏干水經過處理后用作電廠生產用水,電廠再將蒸汽反送到煤礦用于生產生活供熱,消除礦井水處理后直排存在的環保隱患,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解決煤礦供熱氣源,降低企業成本;“煤來煙去”是以煤炭在電廠燃燒后產生的煙氣為“資源”解決煤礦采空區防滅火問題,將煙氣注入采空區進行碳封存,減少碳排放。在此基礎上,國神公司又因地制宜開展了“管理機制一體化”“后勤服務一體化”“消防救護保障一體化”“電廠檢修與煤礦搬家倒面一體化”“發電與煤炭銷售一體化”“發電與煤炭均衡生產一體化”“人力資源一體化”“技術優勢互補一體化”等研究探索,健全協同機制,不斷提升企業保障能源供應韌性和整體創效水平。
通過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國神公司更加固化了煤電一體化協同發展機制,強化了在煤電資源互補利用、資源共享保障、綜合效益統籌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和低成本運營要求,形成了一二次能源共享、上下游產業聯動,綠色低碳、集約共享、循環高效的發展模式,推動了能源產供銷集成優化和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布局,大幅提高了能源資源配置能力,特別是在能源保供的關鍵時刻,企業一體協同堅決有力,煤炭產量連續刷新歷史紀錄,發電機組火力全開穩發滿發,展現了“頂梁柱、頂得住”的責任擔當,公司連續兩年榮獲中國社會責任金牛供應鏈獎和責任溝通獎。

強化科技創新,勇攻關、創一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國神公司將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圍繞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來深化煤電一體化改革。通過優化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健全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管理體系,成立公司層面的煤電技術支持、科技創新專業委員會,強化科技創新管理部門的歸口管理,突出資源統籌、綜合協調、督導檢查等作用。立足“國之所需、企之所能”,深入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傳統產業創新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等工程。聚焦先進高效潔凈發電技術、生態環保技術、煤炭綠色安全高效開采、煤系共伴生資源及戰略金屬元素綜合利用等攻關方向,部署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其中,煤炭聚焦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重點布局重大災害防治、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節能降碳、智能開采等項目;煤電聚焦燃煤清潔低碳靈活智能,重點布局智能靈活發電、清潔高效發電、污染物超低排放等項目;新能源開展多能互補、源網儲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技術創新。公司瞄準重大工程、重大裝備、核心技術,積極探索煤炭、火電、新能源跨界創新,促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
通過創新煤電一體化改革,國神公司更加深化了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起一套協同高效、科學規范的創新管理體系,強化了煤電公司和職能部門、技術支持中心在科技創新、技術攻關方面的聯動作用,提高了科技創新的價值創造能力。企業承擔的多項能源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取得突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主導制定的3項能源領域ISO國際標準獲批發布,研發的5G+智能巡檢機器人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國內首臺礦山無人運輸機器人成功投運,所屬企業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創新主體作用發揮充分,科技驅動發展作用明顯。
(作者系國神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責任編輯: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