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挑戰,油田企業如何用好用活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一育人鑄魂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筆者結合油田企業宣傳工作實踐,認為可以通過打造“七式課堂”,推動傳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并使其轉化為油田企業干部職工無往而不勝的精神力量。
打造固定式“理論課堂”,推動教育常態化。采取“第一議題”跟進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學、“三會一課”沉浸學、形勢任務宣講集中學、系列文化活動拓展學等方式,通過運用學習強國APP、“中油e學”網站、“黨校學習大講堂”等平臺,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石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四史”,學習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導黨員干部堅決當好“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的標桿示范者。
打造流動式“宣講課堂”,拓寬教育覆蓋面。結合實際組建“鐵人宣講團”等流動宣講隊伍,通過舉辦流動式“宣講課堂”,全力抓好政治理論武裝工作,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全力抓好“石油魂”宣講工作,用干部職工聽得懂、記得住的方式宣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導干部職工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使命。要精心定制宣講“菜單”,讓“宣講課堂”在內容上有理論高度、在宣講中有參與熱度,切實使流動式“宣講課堂”貼民心、接地氣。
打造實踐式“培訓課堂”,促進教育多維度。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與知名院校建立石油精神教育培訓合作關系,用好中國石油黨校、鐵人學院等教育培訓基地的培訓資源,邀請老黨員、老勞模、老石油人等講政治理論、講黨性修養、講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并圍繞主題開展研討、體驗、游學活動,不斷筑牢干部職工理想信念的根基。
打造開放式“云端課堂”,增強教育吸引力。依托鐵人先鋒App、大慶油田APP等自主陣地,設置特定欄目、特定主題、特定窗口,及時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增強學習教育的便捷性和互動性。加速企業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變,采用圖文、音頻、視頻、動漫、H5、VR等形式,創作出更多形象生動、深入人心的融媒體作品,增強網上宣傳的吸引力與傳播力,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永葆青春活力。
打造引領式“典型課堂”,放大教育影響力。油田企業可充分發揮以“三代鐵人”為代表的模范人物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鐵人大講堂”、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宣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營造學習楷模、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可在干部職工中深入挖掘選樹一批“鐵人式”先進典型,并挖掘典型背后的故事,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感染身邊人。在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上開設相應欄目,構建典型人物“數據庫”和分級傳播機制,讓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廣傳播、聚人氣。
打造沉浸式“紅色課堂”,激活教育感召力。發揮紅色教育基地記載歷史、承載現實、面向未來的重要作用,利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松基三井等一批享譽行業內外的紅色教育基地,設置“紅色課堂”,采取現場情景演繹、紅歌傳唱、紅色故事宣講等方式,開展黨章黨規、黨史、優良傳統等紅色教育,以視覺震撼和心靈觸動,激發干部職工蘊藏于血脈之中的優良傳統意識和奮進力量。
打造個性式“文藝課堂”,強化教育親和力。組織開展文藝展演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等,讓干部職工在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油田文化滋養。以歌曲、影視劇作品等富有特色的形式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導干部職工筑牢“石油工人心向黨”的理想信念,為新時代油田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