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指南。國有能源企業必須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注重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認識世界、把握規律、破解矛盾,感悟思想偉力,指導發展實踐,奮進世界一流。
遵循宏偉戰略藍圖,找準高質量發展新定位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國有企業必須聚焦政治層面、宏觀層面、形勢層面,把握發展命脈,找準發展定位。
從政治層面提高站位,勇做忠誠向黨的“踐行者”。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為宏偉目標不懈奮斗,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召喚,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從宏觀層面加深理解,勇做強國建設的“頂梁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國有能源企業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主動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需求,以新發展理念謀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努力成為強國建設的戰略性力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引領性力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性力量、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創新性力量,切實當好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骨干力量。
從形勢層面深入分析,勇做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形勢給能源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以石油行業為例,當前我國在石油方面對外依存度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進口通道風險較大,應急保障能力仍有不足。因此國有能源企業必須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定產業報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扛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核心職責。
從具體層面深化落實,勇做轉型升級的“排頭兵”。能源企業不僅要聚焦資源基礎、強化主體業務,更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把精耕細作、精打細算、精雕細刻、精益求精貫穿于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以系統思維增強整體競爭力,以問題導向提升穩產支撐力,以專班推進強化組織執行力,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這篇大文章落實到每一項具體舉措中,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確保能源戰略行穩致遠。
對照具體目標要求,勇擔高質量發展新使命
結合能源企業油氣生產單位實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就是要深挖內部潛力,深耕百里油海,穩固傳統油氣領域基本盤。
在增強核心功能方面,必須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高質量原油穩產為根本,解決好“干什么”“怎么干得更好”的問題。將原油產量貢獻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深化精準開發實踐,強化精細油藏管理,加快攻關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及“卡脖子”技術,研究創新生產管理和運行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實現產量硬穩定,堅定走好老油田的高效開發之路。利用政策支持,創造更多可能,打好外圍區塊上產進攻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外圍流轉區塊開發建設步伐,充分挖掘更多的天然氣資源量和油資源量,開辟發展接續力量大場面,釋放奪油上產能量,充盈保障國家能源力量。借勢宏觀環境,勇于探索嘗試,打造多能互補重要增長極。聚焦“雙碳”戰略目標,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立潮頭,大力推動光伏、風力、地熱及余熱利用等新能源發展,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布局合理、挖潛充分、參數匹配、科學經濟的新能源開發利用方案,為能源企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提高核心競爭力方面,要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支撐,提升那些“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能力。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立足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明確攻關核心技術的主要方向,豐富解決現場難題的形式載體,健全激發創新動能機制體制,切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持續增強產業控制能力,通過解放思想、開疆拓土、產業革命,奮力開啟企業成長“第二曲線”,努力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生產模式數智化、發展方式低碳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發展新格局落地生根。持續增強安全支撐能力,以“事事緊抓不放”的精神勁頭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提高在生產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等重要領域的保障能力。
把握立場觀點方法,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實踐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源企業必須學深悟透、準確把握“六個必須堅持”,深刻領悟道理學理哲理,掌握運用立場觀點方法。
用嚴實作風錘煉嚴實隊伍
一是要在隊伍建設上再發力,打造人才引擎。深入貫徹“人才強企”戰略,樹牢“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突出“高精尖缺”,統籌“生聚理用”,實施干部素質提升賦能計劃,加快專家型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挑大梁、打頭陣、當先鋒的高技能人才,建設堪當重任的新時代工人隊伍。
二是要在作風轉變上再發力,夯實發展之基。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聚焦本質嚴實抓作風,強素質、強技術、強管理,切實將嚴實作風體現在對黨忠誠、能打勝仗的能力上,體現在干部沖得上、隊伍打得贏的精神風貌上,體現在高度覺悟、嚴細成風的求實態度上,培養一批堪當重任的嚴實典型。
三是要在精神傳承上再發力,賡續紅色血脈。堅定歷史自信,傳承紅色基因,從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團結帶領廣大員工群眾以更加昂揚的斗志砥礪前行,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構建系統化高效開發技術體系
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以下簡稱:第一采油廠)參與建設的中國石油“壓艙石工程”南一區西部為例,第一采油廠通過層系井網調整、精細油藏描述、水驅控水提效、三采提質增效、套損綜合防控,充分釋放該區塊上產潛力,逐步構建起系統化高效開發技術體系。
截至目前,該區塊日產原油水平大幅攀升,開發形勢持續向好,對大慶油田持續抓好原油高質量穩產具有重要影響。“壓艙石工程”的科學謀劃,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胸懷天下,將端穩端牢能源飯碗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壓艙石工程”的高效運行,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系統觀念,全面推行“一體化”組織模式;“壓艙石工程”的潛力迸發,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問題導向,以頑強的斗爭精神沖破艱難險阻;“壓艙石工程”的瓶頸突破,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持續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壓艙石工程”的篤定前行,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自信自立,堅決扛起當好標桿旗幟的使命擔當;“壓艙石工程”的團結奮進,源于第一采油廠堅持人民至上,在維護廣大員工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凝聚起全員干事創業合力。
奮進新征程,國有能源企業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用嚴實作風錘煉嚴實隊伍,以嚴實之力打造嚴實之績,繼續打造更多的產量“壓艙石”,乃至效益“壓艙石”、科技“壓艙石”、傳統“壓艙石”,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系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