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如何更加深入有效地開展企業一線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是國有企業當前需要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近年來,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以下簡稱:集團)通過“三抓三聚”讓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著力打造軌道交通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抓好政治理論武裝,以思想引領“聚魂”
集團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理論武裝、文化建設、運營經營中,聚焦企業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實現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和資源開發經營“兩大主業”均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撐。
“頭雁帶動”深化理論學習
專題學習拓展“廣度+”。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創新 “誦讀領學”“結對聯學”“互助促學”專題學習模式,組織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讀書班、讀書分享會活動,邀請專家、教授聚焦學習專題進行深度解讀分析,幫助黨員領導干部從黨的創新理論中獲取實踐方法。
研討聯學拓展“深度+”。將理論學習與謀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關于國企改革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大力提升學習研討質量、調研質量,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在談思想感悟、談學習體會的同時,找準思路方向,破解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實招、硬招。
沉浸踐學拓展“厚度+”。與中國銀行天津分行、天津海河傳媒中心等合作單位聯學聯建,赴李大釗紀念館及其故居、冉莊地道戰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從理論源頭、實踐起點助力領導干部善思善用,切實把活學活用成果運用到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實踐中。
理論宣講帶動“雁陣齊飛”
打造宣講“新品牌”。將基層理論宣講作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抓手,打造天津軌道交通“閃光軌跡”品牌,探索沉浸式宣講新模式,連續開展“紅船初心”“禮贊中國”“趕考新時代 答卷一百年”“赤誠信仰 百年芬芳”“閃光軌跡”主題宣講活動,先后榮獲中宣部頒發的“優秀理論宣講微視頻”“天津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優秀志愿服務團隊”等榮譽獎章。
建強宣講“全矩陣”。構建“1+8”宣講格局,形成多維度、多層面、多角度的宣講矩陣,組織進一線、進班組、進工地、進車站、進車廂,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以黨的“好聲音”激勵每名軌道交通職工。
打造宣講“微課堂”。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發揮地鐵列車PIS屏資源優勢,擴大“微傳播+”的優勢,通過“全方位浸潤”真正讓宣講工作“燃”起來,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以企業文化“聚心”
集團黨委堅持把企業一線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程項目建設一線、運營服務基層場站等生產經營全過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以企業文化“聚心”。
“文明軌道”繪就幸福出行底色
文明實踐提升百姓幸福感。充分發揮已取得的“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窗口”“天津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示范帶動作用,深化“‘民呼我為 擦亮窗口’為民服務”“客流培育提升”“服務品質提升”三大行動,以文明創建賦能服務供給,提升市民百姓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
榜樣引領傳承奉獻精神。大力發揮全國勞動模范、工人先鋒號、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的示范帶動作用,開展“勞動模范講精神”專題宣講,開設“軌道榜樣”專題專欄,廣泛宣傳先進事跡,讓“先進者”成為精神坐標。
志愿服務弘揚文明新風。依托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天津地鐵“紅鉚釘”志愿團隊,打造“六進三送”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大力開展文明出行、公益幫扶、應急救助等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推出一站式服務30余項,14年間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過103萬小時,受益人次超過數千萬,讓市民出行更加文明、安全、通暢。
“文化軌道”凝聚企業發展合力
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緊緊圍繞“建城市未來 享美好生活”企業使命,從“建設文化、服務文化、經營文化、安全文化、廉潔文化、公共文化”六方面全面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組建企業文化故事宣講隊,組織“企業文化之星”選樹,編印《企業文化案例故事集》《企業文化圖冊》,建立企業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用企業精神凝聚干事創業奮進力量。
豐富公共文化建設。以軌道交通的特色文化滋養城市底蘊,建成主題車站24座,開行“書香地鐵”專列、打造繪畫藝術角等地鐵文化陣地,讓軌道交通成為城市文化傳播新陣地。
強化文化品牌建設。堅持用優質文化作品鼓舞士氣,拍攝發布4部文化系列宣傳作品,獲得“你好,天津”網絡短視頻大賽一、二、三等獎。發動員工開發百余款文創產品,將城市建筑、人文景觀與軌道交通深度融合。
抓好“工團”品牌建設,以鼓舞干勁“聚力”
集團黨委圍繞抓要點、突重點、出亮點,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富有企業自身特色的一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做法之路。
“工”字品牌凝聚職工力量
微創新釋放“大能量”。聚焦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五小”創新、職工科技成果認定等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多項成果獲得天津市“職工優秀‘五小’創新成果”“職工科技創新成果”等榮譽。
小競賽彰顯“大作為”。圍繞推進智慧軌道交通建設、城市更新項目等六個方面深入開展競賽活動,實現了34個月建成一條地鐵線的新速度。組織職工積極參加全國、行業大賽,集團職工屢次獲得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
“團”字品牌激發青年熱情
在急難險重中凝聚青年力量。深化“青”字號品牌創建,孵化打造“青勵軌道”青年工作品牌,團員青年自覺增強政治責任感、歷史責任感、青年使命感,在抗洪救災、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中當先鋒、做表率,切實將青年責任扛在肩上。
在主責主業快速發展中激發青年動能。成立23支青年突擊隊,認領“三新”“三量”重點任務,畫出路線圖、任務表,42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讓青年職工在主業工作中當先鋒,先后盤活了8宗占地面積1100畝土地,發揮了軌道交通產業鏈“鏈主”作用。
經驗啟示
“以人為本”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只有把職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將“以人為本”貫穿工作始終,積極營造關愛職工的組織環境,才能不斷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需求導向”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驅動。只有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廣泛覆蓋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及時響應基層需要、回應職工訴求,才能使新時代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系統思維”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統籌做好頂層設計,積極探索新思路、新途徑和新做法,不斷延伸工作觸角、豐富工作載體,形成“潤心賦能”新模式。
“從心出發”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抓手。思想通則百事通,只有對職工的思想情緒波動留心,對職工個人成長進一步關心、上心,對職工反映的現實問題操心、盡心,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職工的心理活動和思想狀態,進而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責任編輯:馬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