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有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而穩定員工隊伍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基石,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充分發揮員工主人翁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只有真正解決了員工隊伍的穩定問題,才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筆者就國有企業政工人員如何以“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到位,通過扎實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穩定員工隊伍進行一些研究和探討,以期為國有企業提供有益借鑒。
邁開腿腳,深入了解員工思想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思想政治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企業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員工的切身利益,在利益的調整過程中,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會接踵而來,員工產生情緒變化和思想波動在所難免。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個員工都有著“被認知”的愿望,即每一位員工的心愿都希望能夠被領導或同事理解,這就需要企業政工人員深入到員工群眾中多了解情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支持他們放開手腳、大膽工作,在生產生活中發揮各自的特長,體現自己的價值,實現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共贏互促。因此要充分運用“五到現場”(生產指揮到現場、思想政治工作到現場、材料供應到現場、科研設計到現場、生活服務到現場)、“春夏秋冬”等思想政治工作法,以員工大會、晨會,黨建聯系點、黨建責任區,各類主題活動等為載體,與員工群眾進行經常性溝通、面對面交流,從而真正掌握員工所思所想,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由眼入心,觀察分析問題本質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員工,只有及時準確把握員工心態,找準癥結,才能對癥下藥,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需要政工人員善于主動觀察,用眼去看、用心去想,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固然要靠體制、機制,大小環境等共同作用,但是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是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激勵員工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社會、家庭、環境、切身利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員工個性特點往往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要摸準員工的思想情緒并非易事。因此,在把握員工思想動態上,可從三個方面去觀察:一是要摸清員工在不同時期的思想情況,如在企業機構調整、崗位調整、獎金分配等敏感情況下,確定思想工作的重點問題和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地做好員工思想疏導工作。二是要從多方渠道了解信息。員工的思想情緒往往是在各種社會關系的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因此要盡量了解員工的家庭、親朋好友等社會情況,以及他們的相互聯系和影響。三是要抓住各種苗頭認真觀察分析;根據不同的表象,對員工的思想情況進行側面分析。要從苗頭中看到潛在的問題,從表面看似“正常”的表現中分析出不正常的動機。
善于動腦,準確制定工作方法
正如詩人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理順員工情緒,一是必須把“以情感人”放在第一位。要樹立“細微之處見真情,服務之中樹威信”的工作理念,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理念。在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有的員工可能會面臨著崗位調整、環境變化、收入變化等情況,使得他們情緒不穩,甚至怨氣較大。除了觀念上的原因外,有的員工自身業務素質不高、能力不強造成的“本領恐慌”,也會使其情緒波動較大。因此,在進一步引導員工轉變觀念、樹立競爭意識的同時,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他們學技術、練內功,提高技能。同時在分配工作時要體現公平、公正,盡量使一專多能的員工能夠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二是要“以理育人”, 只有情理相濟,講清道理、正確疏導、剛柔并濟,才能得到好的效果。要堅持把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征求意見制度、舉報監督制度、廠務公開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等作為疏導工作的有力保障。要營造和諧的思想輿論環境,使員工心里有話有處講,有意見和建議有地方提,使員工群眾中大量的思想問題通過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合理解決。政工人員在做員工思想工作時一定要說實話、講政策、擺道理,對員工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三是要“以德服人”,堅持把平等交流、溝通、尊重作為思想疏導工作的有效方法。過去那種以“我講你聽,我說你干”的態度對待員工,不僅難以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而且會傷害員工的自尊心,失去員工的信任。要用平等的心態、朋友式的真誠,推心置腹、赤誠相見。領導干部決不能用工作中的隸屬關系替代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要做員工的知心人、貼心人,建立持久的信任關系。特別是對待有錯誤的員工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直陳利害,明了是非。要廣開言路,真誠聽取員工意見,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要采納,對偏激的意見不求全責備,對錯誤的意見要正確解釋和引導,切實了解員工的想法和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取組織生活會、黨員評議,員工座談會、談話交流等多種形式了解、征求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暢通信息渠道。四是要關心員工的精神生活。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為員工提供必要的文化娛樂設施及活動,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對待員工不分先進落后、年老年輕,都要關心愛護、一視同仁。對困難員工要經常噓寒問暖,落實幫扶政策,充分體現集體的溫暖。

持續學習,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在政工人員與工作對象的溝通交流以及事件處理過程中,總有一些不可預知或超出預計的臨時性問題,會打亂之前的工作思路和計劃,需要應變性地迅速作出反應,這就對政工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具備這樣的工作能力,就必須從加強理論知識、心理素質、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思考能力等多方面做起。不能僅憑空想,尤其在應對重點思想政治工作案例之前,要超前做好策劃,超前分析問題、制定措施。針對重點人員、重點群體,要對每一次溝通提前制定詳細的方案,同時總結每一次溝通的經驗,結合新思路,再制定出針對不同工作對象的工作方案。在遇到類似的工作對象或問題時,將方案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做工作,避免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一是有的政工人在與對象溝通時,由于事前方案準備不充分,對工作對象所提出的許多問題無法給出回答或對臨時出現的意外預估不足,倉促應對。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二是有的政工人員忽視對每一次溝通進行及時書面總結,沒做好檔案保管工作,而僅憑記憶,時間一久便已忘卻,日后再次出現類似問題時,又需大費周折,白白浪費了以前的工作成果。三是有的政工人員不注重及時學習,將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束之高閣,在與工作對象溝通時習慣用自己過時的觀點或經驗,殊不知這些經驗早已不適用于工作對象在新形勢下思想的動態變化。當工作對象說出一些新問題時,如果政工人員仍用過時的觀點對其進行不存在或無影響的主觀分析,必然會讓工作對象失去對其的信任。
總之,隨著經濟發展、企業轉型和改革發展步伐的加快,影響員工隊伍思想的因素會更多、更新和更復雜,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新形勢下,政工人員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更多新的內容,需要堅持不懈地研究探索。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工作法則是幫助企業政工人員更好更有效地開展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當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存在較大壓力,形勢時不我待,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與日俱增,需要政工人員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創新,有針對性地攻克難點,真正用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業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田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