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強調深化產教融合促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形成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校企合作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文章通過解析專業群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產教融合的構建導向與原則,同時,結合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代理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實踐,從目標、功能、標準、資源、實施等五個方面提出“五協同”建設模式,為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提供思路和借鑒,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關鍵詞 產教融合;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9.0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LIU Hao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Jiangsu 226011)
Abstract As the Chinese economy shifts from a stage of high-speed growth to a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issued relevant policies, emphasizing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forming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core and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poses a construction direction and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course system for customs decla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t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From five aspects: goals, functions, standards,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Five Synergy" construction model, providing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 course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1 背景與意義
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和推動高等職業學校合理定位,提升辦學質量,謀求建設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以期為社會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201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要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同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及《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實施好“雙高計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
在這種背景下,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積極申報國家或省級雙高學校、骨干專業(群)建設項目,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把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作為高水平學校建設的基礎和抓手。其中,校企合作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核心和關鍵。產教融合與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之間互為基礎、互為支撐、互相促進,企業深度接入為教育提供實踐平臺和產業素材;學校通過設計高效、實用的專業群課程體系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為產業發展提供適應性人力支持,實現產業需求與教育目標的高度契合。因此,基于產教融合研究構建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既符合政策號召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又符合教育規律,對于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逐漸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熱點。
2 問題與成因
通過對相關教育政策文件、研究報告、實證案例以及各高校和教育機構發布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計劃、質量報告等教育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本研究從當前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的現狀出發,結合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代理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全面分析了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一是專業群課程建設理念忽視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質,課程體系的目標和定位呈現“重教育、輕服務”現象。重要根源在于部分高職院校缺乏社會服務意識,加之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基礎不扎實,專業群內傳統優勢專業重塑和新建專業在核心課程體系設置上,仍舊偏重于專業理論和與之對應的實踐教學,沒有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社會服務項目與課程教學、技能應用訓練、實習實踐項目看作整體進行一體化設計,跟不上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的趨勢,導致難以真正形成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群課程體系。
二是專業群課程建設內容缺乏創新引領和交叉互補,課程內容的研發和實施呈現“重模仿、輕創新”的現象。在專業群建設力求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新組合設置的專業課程主要參考國內外重點大學的專業建設路徑,導致課程體系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性,滯后于社會對專業課程內容創新的需求,同時,專業群內還存在各專業課程內容設置時序不合理、核心課程交叉功能不突出、實踐技能缺乏互補性等問題,導致難以實現專業群課程功能模塊和技能崗位標準規范的有效整合和全面融通。
三是專業群課程建設條件屈服于學校辦學實際,課程體系的設計和構建被動呈現“重理論、輕應用”的現象。深層次原因是部分高職院校專業群短板專業比例偏多,部分專業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不完備,使得核心課程體系設置只能過多地偏重理論教學,不得不“忽視”實踐和實訓教學,學生所接受的專業基礎技能訓練較少,實踐環節內容層級較低,校外實訓基地培訓也不夠充分,使得學生的技能應用和復合創新能力不足,畢業后難以適應實際工作需求。
3 導向與原則
基于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建立一套符合產業發展需求、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體系,必然要以服務產業需求、實現教育目標和促進學生發展為導向,走產教融合之路,使專業群課程體系具備科學性、系統性、實踐性、開放性、創新性和發展性等基本特征。
一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堅持現實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強調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理念下對接產業需求“大就業”與面向職業崗位“小項目”的融合。重視對未來經濟社會產業發展趨勢和崗位職業技術規范變化的研判,用發展的眼光設置專業群課程體系,及時調整課程內容,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確保課程與產業需求的對接。
二是以教育目標為導向,堅持系統性與功能性相結合的原則,強調高水平專業群課程協同建設理念下的“大目標”與課程功能“小目標”的融合。一方面要科學開展整體設計,橫向上聚合專業群課程資源,實現內外部課程資源的有效聯動;另一方面,要落實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縱向上統籌專業群課程環節,做到內容分段遞進,技能螺旋進階,實現課程功能的最大化。橫縱兩個方向合力促進專業群課程體系改革朝著協同實踐的方向縱深發展。
三是以學生發展為導向,堅持全面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原則,強調人才培養綜合素養觀下的“復合型”與課程項目“技能型”的融合。一方面,積極進行相關交叉學科的課程內涵建設,豐富教學素材,促進人文、自然科學與專業理論知識的融合;另一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設置個性化課程激發學生自我培養的潛力,充分體現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課程建設對復合型、專門化人才的培養特色。
4 實踐與策略
2020年,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代理專業群經申報,立項為江蘇省高水平專業群,其中專業群課程體系是該建設項目的核心和關鍵內容。從目標、功能、標準、資源、實施等五個角度為突破口,在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五年制)、跨境電商等專業開展了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形成“五協同”建設模式。
4.1 健全“橫縱解構、內外結合”的專業群課程目標聯動機制
“橫縱解構、內外結合”——課程目標協同。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群把課程目標設計的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去觀察思考,橫向上厘清專業課程目標之間的關系,縱向上對基于產業需要設置的專業群和專業培養目標進行剖析解構;內部精準解析課程功能和資源要素,外部準確辨析產業需求和課程職業面向,使課程培養目標最終指向“對接產業、面向職業”的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總目標。破除了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群課程培養目標設置傳統做法導致的“孤島效應”,解決了課程培養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群建設目標及產業需求目標不一致的問題。
4.2 強化“責任驅動、動態考核”的專業群課程功能體系
“一致式+立體化”——課程環境協同。按照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群課程內在邏輯,協同建設側重服務單門核心課程、立體服務于專業群課程的系列化實訓室及功能教室,兼顧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形成“一致式+立體化”的“仿真+全真”的共享性教學環境。解決了傳統實訓教室不能兼顧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不能滿足遵循外貿一線操作人才培養的過程性、漸進性認知規律及根據高職生心智技能需要反復訓練培養需要的問題,同時還濃郁了專業的文化氛圍。
4.3 優化“校企合作、動態優化”的專業群課程標準協同機制
“校企合作、動態優化”——課程標準協同,課程團隊統籌開展需求調研、職業能力分析、課程體系構建、質量診斷、評價及反饋改進機制建設,管理主體、實施主體、接受主體、支持主體四方協同聯動,發揮集聚效應,管、教、研、學融合互助、優勢互補,集體研討制訂符合社會期待且科學嚴謹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實施計劃及考核標準及協同執行規范等。解決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實施計劃及考核標準多是體現范式要求,缺乏體現“1+X”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引領下的協同教學要求,無法全面滿足教、學、管三方面現實需求的問題。
4.4 創新“體系完整、源流交融”的專業群課程資源共建機制
“一平臺兩整合”——教學資源協同。基于學院網絡教學平臺,協同整合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群課程共性資源和個性資源、應用資源和拓展資源,各要素之間耦合作用,構成相對完整且動態發展的課程資源體系,擴大優質課程資源覆蓋面,提高課程資源配置效率和迭代頻率,進而促進專業群課程資源建設整體質量的提升。解決了部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社會需要脫節、課程間教學資源缺少動態互動功能導致專業群課程資源建設整體質量不高的問題。
4.5 緊抓“分段遞進、環環相扣”的專業群課程協同實施機制
“分段遞進、螺旋進階”——教學實施協同。課程團隊以一線業務流程為基本依據,在統一、全方位的教育理念下,統籌銜接各課程環節,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整合與優化,做到科學分段遞進;實施內容由點到面、由單項技能到崗位技能再到綜合技能的螺旋進階;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理實一體,實訓為主,綜合形成了教學實施“環環相扣、久久為功”的協同新格局,解決了課程之間教學環節缺乏銜接,教學內容存在相互脫節或重復,實訓崗位功能缺乏整合,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欠缺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僅局限于教學領導的工作布置和教師個人之間相互求教,業務學習內容貧乏、師資團建水平不高的問題。
5 結語
綜上所述,“五協同”建設模式發展了專業群課程改革的新內涵,專業群課程體系形成應用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目標體系,奠定了專業群課程建設的基石;課程資源發揮集聚和前瞻效應,擴大了優質課程資源的覆蓋面,提高了課程資源配置的效率;課程標準形成了科學動態的生成路徑,規范了協同執行的準繩;課程環境兼顧了不同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濃郁了專業文化氛圍;教學主體“管、教、研、學”融合互助、優勢互補,滿足了教、學、管三方面的現實需求,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為專業群建設理念下的課程建設提供了一種基于產教融合范式的路徑,實現了課程功能的最大化,促進課程改革研究朝著協同實踐方向縱深,為進一步高質量開展專業群建設、培養更加符合社會期待的高質量技能人才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基金項目:2021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從單一走向聚合:高職院高水平專業群課程建設協同機制構建研究”(2021SJA1690)。
參考文獻
[1] 歐媚,張欣.中國教育新聞網.職業教育這十年: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呈現出多樣化格局[EB/OL].(2022-05-24).http://www. jyb.cn/rmtzcg/xwy/wzxw/202205/t20220524_694316.html.
[2]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EB/OL].(2019-03-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3] 劉曉,錢鑒楠.“雙高計劃”中期建設績效與評價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23(3):84-90.
[4] 邊寶麗,李鎖牢,楊新宇等.“四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21(11):72-73.
[5] 應智國.論專業群建設與高職辦學特色[J].嘉興學院學報,2001(4):93-95.
[6] 吳海勇.“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思路[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1,10(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