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工科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而興起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旨在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課題。創新創業能力是應用型本科人才適應社會需求、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所在,它不僅涵蓋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技能,還包含了敏銳的創新意識、開闊的創業視野和堅韌的創業精神。因此,文章在新工科背景下,全面剖析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與思路,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工科;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9.004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ZHANG Lei, YANG Xiaoliang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721016)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is a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hat has emerged in response to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iming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In this context, how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s the key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to adapt to social need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It not only covers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cellent practical skills, but also includes a kee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 broad entrepreneurial perspective, and a resilient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new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新工科以其跨學科、綜合性的特點,推動了工程教育與新興科技的深度融合,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全球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今天,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衡量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僅是對高等教育改革的積極響應,也是順應時代潮流、滿足社會需求的必然選擇。
1 新工科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契合點
新工科是以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主要目標,以工程教育為主體,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交叉融合為特征的工程教育改革思路,它強調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理念高度契合。應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著眼于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用型本科教育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與新工科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1]。此外,新工科倡導交叉融合,鼓勵不同學科專業的交叉滲透和融合創新,這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多學科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同時,新工科重視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培養,這對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國際交流、合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總之,新工科、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在育人目標、教育理念和培養路徑等方面高度契合,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動力和路徑。
2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首先,應用型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要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刻影響和重塑世界格局,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行業變革,應用型本科人才必須具備敏銳的創新意識、過硬的創新能力和果敢的創業精神,方能把握時代脈搏,引領產業發展。其次,創新創業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貢獻的關鍵所在。創新創業能力不僅體現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更體現在創造價值、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行動上。因此,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激發其內在潛力,提升其綜合素質,為其成長為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最后,創新創業能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引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更能以創新創業實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因此,高校必須立足新工科建設,深化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3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思路
3.1 構建“通專融合、產教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構建“通專融合、產教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思路。具體而言,要以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為基礎,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主線,系統設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環節。一方面,要在通識教育中滲透創新創業理念,開設創新思維、創業基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夯實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基本素養;另一方面,要在專業教育中深度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項目和實踐環節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學生專業領域的創新創業能力[3]。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聯合構建“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機制,引入企業的真實項目和案例,開展聯合教學和實踐指導,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某高校機械工程專業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在通識教育中開設了“創新思維與方法”“創業基礎與實踐”等必修課程,在專業教育中開設了“機械創新設計”“智能制造創新創業項目”等專業選修課程,并與地方龍頭企業合作,成立“機械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由企業工程師和技術專家擔任實踐導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新設計和創業實踐。在此基礎上,學生以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技術需求為導向,開展創新項目研究,并在企業的支持下進行成果轉化和創業實踐,有效提升了創新創業能力。
3.2 打造“雙師型、創業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打造“雙師型、創業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是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關鍵舉措。一方面,要重點建設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鼓勵教師深入行業企業一線,參與生產實踐和技術研發,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同時,聘請行業專家、企業技術骨干等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傳授前沿技術和實戰經驗。另一方面,要著力培養一批“創業型”教師,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創業培訓、鼓勵教師參與創業實踐、支持教師開展創業項目等方式,提升教師的創新創業指導能力[4]。此外,學校還可以設立“創新創業教師工作室”,搭建教師培養和實踐平臺。例如,某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打造“雙師型、創業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過程中,選派骨干教師到知名電子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攻關;聘請企業首席工程師和技術總監擔任兼職教授,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同時,學校為教師量身定制了“創業導師培訓計劃”,邀請知名創業導師開展系統培訓,提升教師的創業指導能力,并設立了“電子信息創新創業教師工作室”,鼓勵教師組建創業團隊,孵化教師創業項目,引導教師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在教師團隊的指導下,該校學生在國家級、省級“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教師參與孵化的“VR智能眼鏡”項目成功獲得風險投資,并在產業園落地轉化。
3.3 搭建“多維度、開放式”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
搭建“多維度、開放式”創新創業8OgrBa9dTXqdjK/geCB75wCgvfIiNT/NgAB/J4JPR30=實踐育人平臺是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構建“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多維度實踐育人體系,在課堂教學、實驗實訓、社團活動、競賽項目等各個環節,提供創新創業實踐機會;另一方面,要打造“學校—企業—園區—社會”開放式創新創業生態,整合校內外資源,為學生搭建開放、共享、協同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5]。例如,某高校建筑學專業在搭建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的過程中,在課堂上設置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塊,引入建筑設計公司的真實項目,讓學生參與方案設計和優化;在課外成立“建筑創新設計工作坊”,開展創意設計大賽和創新項目孵化;在校內建設“建筑設計創新中心”,配備專業軟件和先進設備,為學生提供開放式實踐空間;聯合知名建筑設計院共建“建筑創新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設計和項目攻關;積極參與市政府組織的“城市更新計劃”,鼓勵學生為社區微更新提供創意設計方案,并引入創業投資,在大學科技園內為優秀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孵化支持,帶動學生創業實踐。在這一系列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支撐下,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舊城改造中的環保微更新設計”在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大賽中斬獲金獎,并受到市政府和社區的高度認可,部分設計方案已在城市更新中落地實施;學生“社區共享工作空間”項目獲得創業投資,并在多個社區成功推廣。
3.4 建立“過程性、發展性”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
建立“過程性、發展性”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是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偏重結果導向,忽視了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過程性和持續性。為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既關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管理,也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長期發展。在評價內容上,要從單一的結果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全面考查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平臺搭建、項目孵化轉化等各環節的建設成效;在評價主體上,要從單一的學校評價轉向多元主體參與評價,引入企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評價,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在評價方式上,要從靜態評價轉向動態評價,定期開展評價,持續追蹤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6]。例如,某高校機械工程學院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時,制定了一套多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涵蓋創新創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實踐項目實施、學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并邀請企業專家、行業學會、創業導師等多元主體參與評價,對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進行多角度考查。同時,學院建立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跟蹤檔案,記錄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成長軌跡,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端正學習態度。在學期末和學年末,學院組織專家團隊對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進行評估答辯,考查項目的進展和成果,并提供針對性指導,助力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評價機制的引領下,學生創新創業熱情不斷高漲,創新創業能力顯著提升,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如“面向智能制造的機器視覺系統”“工業機器人智能裝配平臺”等,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殊榮,充分彰顯了“過程性、發展性”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的積極作用和實踐成效。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命題。本文立足新工科建設要求,深入剖析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并結合實踐案例,從“通專融合、產教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雙師型、創業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多維度、開放式”創新創業實踐育人平臺搭建、“過程性、發展性”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構建等方面探討了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思路。未來,高校必須立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與新工科相適應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廣闊平臺。
基金項目:2022年度第十七批寶雞文理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工科背景下電子類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22JGYB38);2021年寶雞文理學院校企技術研發項目“基于圖像識別的智能輔助送藥機器人模型設計”(2021-KJHX094 )。
參考文獻
[1] 朱驥,于淑會,張紅娟.本科高校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探索[J].河北地質大學學報,2023(6):135-139.
[2] 胡銀平.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探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3(19):175-177.
[3] 張仕蘭,滕祥臣,張仕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應用型本科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路徑研究[J].大眾科技,2023(8):184-187.
[4] 高歌.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問題與優化路徑[J].韶關學院學報,2023(5):87-91.
[5] 杜密英,何志貴,劉瀾江,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3(4):87-89.
[6] 凃云杰.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以服裝電商為例[J].西部皮革,2023(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