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了解麻醉本科畢業生的發展意向和實際去向,為麻醉專業人才培養、學生職業規劃和相關部門制定就業政策提供依據。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對廣西某高校近3年麻醉本科畢業生的發展意向和實際去向展開研究。結果:畢業后攻讀專業型碩士的學生45名(30.2%);攻讀學術型碩士的學生16名(10.7%);參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學生64名(43.0%);考研失敗后,待業并繼續考研的學生13名(8.7%);就業的學生2名(1.4%);轉專業的學生9名(6.0%)。結論:麻醉本科畢業生去向多樣,在基層就業的人數較少,畢業生可結合個人能力與國家政策選擇發展方向。
關鍵詞 麻醉學;畢業生;問卷調查;就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9.007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esthesiology Undergraduates
in A University in Recent 3 Years
RONG Heng, DAI Weixin, WEI Qiufeng
(Anesthesia and Operation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a7JpjHfJ5V3BFXFL5wLvwjI1RoFqPy8f//FcwqRFMmY=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intention and actual destination of anesthesiology graduates, and provide basis for talent training,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policy formulation of anesthesiology majo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intention and actual direction of anesthesiology graduates in a university in Guangxi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Results After graduation, 45 students (30.2%) studied for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16 students (10.7%) pursuing academic master's degrees; 64 students (43.0%) participated in standardized resident training; 13 students (8.7%) were unemployed and continued to take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after failing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2 students (1.4%) were employed; 9 students (6.0%) transferred major. Conclusion The graduates of anesthesiology major have various orientations and less employment in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 graduates can choos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y combining their individual ability and national policy.
Keywords Anaesthesiology; graduates;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loyment development
麻醉學科除了覆蓋外科手術麻醉,還提供無痛診療、圍手術期管理、重癥監護等醫療服務。麻醉醫師除了熟練掌握各項麻醉技術之外,還需具備成熟的臨床麻醉管理思維、良好的科研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質。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與人民對健康生活的向往,社會對高質量麻醉的需求日益增長,國民對麻醉醫師的要求逐步提高。雖然國家已出臺多項政策推動麻醉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以及加強麻醉專業人才培養,麻醉醫師人數穩步提升,但是,我國麻醉醫師人員缺口巨大,目前仍難以滿足醫療需求[1]。為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培養高質量、高素質麻醉專業人才,本文對廣西某高校近3年麻醉本科畢業生的發展意向和實際去向開展了問卷調查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廣西某高校近3年麻醉本科畢業生為研究對象, 其中2021屆50人,2022屆50人,2023屆49人,共149人。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研究人員發放電子調查問卷,研究對象以匿名的方式參與調查。內容包含性別、畢業后發展意向及實際去向,如: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業型、學術型)、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以下簡稱“住培”)、考研失敗后待業并繼續考研(以下簡稱“待業考研”)、就業及轉專業等。
1.3 統計學處理
由“金數據”軟件導出調查問卷 Excel表格,計數資料的描述采用人數/百分比(名/%),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問卷檢查和錄入采用雙人核對。
2 結果
2.1 調查問卷發放和回收結果
本調查共發放電子問卷149份,回收率100%。調查對象包含男生50人,占比33.6%;女生99人,占比66.4%。
2.2 麻醉本科畢業生發展意向調查
畢業生主要發展意向依次為攻讀專業型碩士研究生(以下簡稱“專碩”), 參加住培及攻讀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以下簡稱“學碩”),詳見表1。
2.3 麻醉本科畢業生實際去向及追蹤
截至2023年9月,近3屆麻醉本科畢業生實際去向以攻讀專碩和參加住培為主,詳見表2。
3 討論
2018年,衛生健康委等七部門發布《關于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麻醉醫師數量增加到14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接近1人[2]。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麻醉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指南(試行)》,提出“為滿足醫療服務需求,三級綜合醫院麻醉科醫師和手術科室醫師比例逐步達到1∶3,二級及以下綜合醫院可根據診療情況合理確定比例,但不低于1∶5”[3]。根據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的統計,截至2023年5月,中國麻醉醫師數量為10.5萬人(7.42人/10萬人口),遠低于高收入國家水平(17.96人/10萬人口)。
由于我國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模式為“學位證、畢業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和執業醫師資格證四證合一的方式,為縮短繼續教育年限,本科畢業生更傾向于選擇攻讀專碩,在讀研期間完成住培,滿足就業需求的同時提高個人就業競爭力。專碩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這類畢業生備受臨床專業技術崗位的青睞。此次研究結果表明,本科畢業生首選是通過考研繼續深造,其中意向攻讀專碩的比例高達82.5%,而實際攻讀專碩的比例為30.2%。
本研究發現,只有少部分畢業生意向和實際攻讀了學碩。高層次醫學研究型人才主要通過醫學學術型研究生教育培養。目前學碩的主要生源是報考專碩的經調劑考生,其次是完成住培,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學員,學碩畢業時只能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而獨立從事臨床工作前需完成至少3年住培并獲得上述另外兩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報考學碩的積極性和生源質量[4]。雖然學碩在畢業后面臨住培的問題,求職臨床工作崗位的競爭力弱于專碩,但學碩在科研思維和基礎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個人專業能力發展基礎更牢固,職業發展方向更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需畢業后再住培的劣勢[5]。
此次調查結果表明,意向參加住培的學生18名,占比12.1%。實際參加住培的學生有64名,達43.0%,多數學生為考研失利后轉向住培。醫學生需要經歷“5+3+X”的學習年限,完成住培,才有機會進入臨床執業。住培生源包括臨床醫學專碩在讀的住培生、通過住培招生考試的醫學本科畢業生,以及畢業的學碩。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明確本科學歷的住培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強調“同等條件,同等待遇”,這些相應政策在吸引優質住培生源,為社會培養臨床實踐型高素質醫學人才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有研究表明,考研失利后,不計劃單純參與住培,不考慮本科畢業后從業等原因繼續考研的學生占比達12.1% ;由于學制長、學科專業性強等,多數醫學生畢業后以本專業就業,較少選擇轉行[6]。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完成住培成為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的必經之路,麻醉本科畢業生的發展意向從就業為主逐步向考研轉變[7]。本調查研究顯示,待業繼續備考人員13名,占8.7%,低于同類研究數據。追蹤畢業后二次或三次考研后學生去向的結果顯示,一是通過考研攻讀碩士學位,二是考研失敗后選擇參加住培。由于同時承受就業、個人發展和家庭社會的壓力,需要重視這類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做好心理咨詢和引導。本調查顯示,有1名學生在發展意向中計劃轉專業,而實際轉專業的學生9名,占6.0%。就業范圍廣、前景樂觀亦是麻醉本科畢業生轉專業率低的原因之一。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對比近3屆麻醉本科畢業生的實際去向,應屆攻讀碩士研究生和第一次考研失敗后,待業繼續考研的學生比例逐年上升,而應屆參加住培的學生比例逐年下降。2021屆及2023屆各有2名應屆畢業生就業,其中2021屆的這2名學生無長期在基層就業計劃,在畢業后的第2年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醫學生就業高學歷化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學生對就業期望值高,但發達地區和高等級醫療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就業難度較大;基層就業和回鄉就業是麻醉學本科生的主要就業途徑,但由于工資待遇和繼續教育培訓等不能滿足個人職業成長的需要,多數學生并未將此作為首選[8]。為了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基層醫療機構對臨床醫學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雖然國家出臺了多項促進醫學生到基層就業的政策,但執行效果并不理想[9]。由于麻醉專業醫療服務范圍的特殊性,基礎醫院開展的麻醉相關醫療服務相對較少,加之國內麻醉醫師人數缺口大,基層醫療機構難以招聘到麻醉專業執業醫師。本科畢業后意向完成住培后就業的學生較少,可能與社會招聘高學歷化相關,需要高校就業部門進一步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也需要國家政策加強引導轉變學生就業觀念,把就業目標從城市轉向農村,從高等級醫院轉到基層醫院。
麻醉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去向途徑多樣化,大多數學員主要從事麻醉相關專業,就業前景樂觀。選擇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較少,每個學生都應該結合個人能力、社會實情與國家政策,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后續發展方向,實現個人價值。
*通信作者:戴偉忻
基金項目:廣西醫科大學“新醫科”立項項目(SX202222);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22XJGY33)。
參考文獻
[1] Zhang C,Wang S,Li H,et al.Anaesthesiology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aesthesiology departments[J].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2021(12):100-166.
[2] 關于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的意見[EB/OL].(2018-08-08). http:// 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808/4479a1dbac7f43dcba54e6dce 873a533.shtml.
[3]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麻醉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指南(試行)[DB/OL].
https://download.caixin.com/upload/ziliao/222a1956570b407c8801cea
1a0d881ec.pdf.
[4] 殷現元,馬敏.醫教協同背景下臨床醫學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9,6(97):25-26.
[5] 凌智瑜,黃斌,肖培林,等.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現狀及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10):1590-1592.
[6] 張其羽,盧若艷,魏嘉誠,等.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職業認同和就業選擇傾向的分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1,20(2):100-102.
[7] 汪玉婷,石瑋,馬同軍.新形勢下麻醉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觀變化的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4):39-41.
[8] 管琳娜,和清,詹麗麗.醫學本科生基層就業意愿的調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2(25):156-159.
[9] 張偉,吳爽.我國醫學生基層就業政策的執行分析與優化建議[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3,43(9):63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