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榜樣示范是大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教育與自我教育形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將榜樣示范應用于民辦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發揮隱性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情感體驗,提高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以實現知行合一。文章在深入分析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意蘊之基礎上,結合當前榜樣示范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的路徑,旨在為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榜樣示范;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9.031
Research on Promoting Inno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through Role Models and Demonstrations
HUI Hui
(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 Commerce, Guiyang, Guizhou 550056)
Abstract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is a form of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and it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lying role model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 to leveraging the role of implicit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hancing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mproving the affin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ing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in promo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path for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aim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inno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words role model demonstration; privat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path
榜樣,是社會先進價值的載體、時代精神的象征,具有代表性、直觀性和可模仿性等特點,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能夠溫暖人、能夠鼓舞人、啟迪人。向榜樣學習、以人為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助于青年大學生增強定力、堅定信仰,為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參考。鑒于此,新時代要培育“四有”青年,增強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應強化榜樣示范,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
1 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意蘊
1.1 榜樣示范體現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價值
民辦高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積極創新思政教育理論和方式,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新時代,大學生群體和傳播環境的變化對民辦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回應大學生的興趣關切和思想困惑,如何擦亮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底色,如何從紛繁蕪雜的信息中唱響主流輿論、弘揚正能量,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榜樣示范是時代精神、社會風尚的現實載體,對傳播和培育時代精神、社會風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將榜樣示范運用于民辦高校思政教育中,讓處于“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大學生了解榜樣人物生動形象的事跡,使其擁有可供效仿的對象,激發情感認同、內化思想品質,以榜樣的價值觀確立起精神支柱,幫助大學生找準人生定位,主動追求真善美,踔厲奮發、砥礪前行,真正成為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四有”青年。
1.2 榜樣示范發揮隱性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
隱性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與直接的顯性理論灌輸相比,隱性教育更易使大學生形成對榜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認同,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更有滲透力和感染力。教育者通過充分了解榜樣的精神和事跡,做好教育話語轉化和編碼的工作,并將榜樣精神和事跡以間接的手段和方法貫穿于課程教學、文化活動、校園環境建設等過程中,實現與榜樣示范教育的契合,讓大學生對榜樣人物產生敬佩、信服和認同感,能夠豐富大學生的道德體驗,使榜樣精神潛移默化地滲入大學生的心靈與言行之中,在大學生道德行為動機激發和強化、思想境界凈化和提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產生深刻、廣泛、持久的影響。
1.3 榜樣示范增強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民辦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新時代社會環境的復雜性與價值觀多元化,為民辦高校立德樹人增加了難度。一人興善,萬人可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比于思想理論教育的引導,榜樣示范因提供了榜樣人物鮮活的奮斗經歷和感人事跡,對引領大學生的品德養成,其作用更直接。將榜樣的感人事跡以視頻、故事、動畫等方式融入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將使思政教育形式生動有趣、內容通俗易懂、情境感人至深。當青年大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出現困惑或迷茫時,能在榜樣力量的引領下,走出空虛迷茫,戰勝困難,不斷地調適、完善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2 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榜樣示范形象有待打造
榜樣示范選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大學生的道德行為動機激發和強化、思想境界凈化和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民辦高校榜樣示范選樹過程中,存在榜樣示范選樹標準、形象選擇等方面標準單一,缺乏時代性、層次性及多樣性等問題。以榜樣人物選樹為例,在選樹過程中更強調人物在特定情境做出常人難以企及的事跡,甚至將把榜樣人物進行了神化,導致大學生與選樹出來的榜樣人物有距離感。同時,民辦高校榜樣示范也存在時代久遠或典型事跡的情境極為少見的問題,遠離大學生的生活世界,缺乏時代性、感染力與引導性,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難以與大學生在心理上達到一致,缺乏共鳴,從而消解了大學生的學習動力。
2.2 教育內容過于單一或超現實
榜樣示范教育內容作為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對激勵大學生修養品德、超越自我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民辦高校榜樣示范教育內容在挖掘中存在“高大全”式的完美,甚至為此過度包裝、加工,過分夸大宣傳,真實性缺失,讓人感覺高不可攀,超出了大學生的心理預期,很難讓大學生產生情感認同。同時,在整合榜樣示范教育內容時過度注重社會價值而忽略了個人價值要求,導致大學生對教育內容產生排斥心理,從而使得榜樣示范教育內容邊緣化。此外,榜樣示范教育內容還存在理論化傾向,脫離實踐,更脫離大學生的現實生活,導致大學生敬而遠之,成為被動觀望者或無動于衷、麻木的旁觀者。因此,民辦高校榜樣示范教育必須堅持內容為王,避免過于刻板或者單一的內容對民辦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2.3 教育形式過于滯后或呆板
目前,民辦高校榜樣示范教育仍然沿襲傳統的形式,重視文字報道,一般采取榜樣事跡報告會、榮譽陳列館、榜樣事跡融入思政課教學等方式,雖然也運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和移動客戶端等媒介進行圖片、視頻短片等形式的宣傳,但從總體來看,榜樣示范教育的形式依舊單一、覆蓋面不夠、持續性不強。須知,在“互聯網+”時代,通過媒介矩陣開展線上+線下宣傳,能夠大大增強受眾黏性,聚攏大批“粉絲”。相比之下,民辦高校榜樣示范教育在宣傳形式上則表現為應景式多,缺少常規化的宣傳、媒介運用缺乏創新,影響力也不能持續保持,更不用說,一些民辦高校榜樣示范教育停留于形式,如貼標語、喊口號。
3 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的路徑
3.1 榜樣示范選樹要實事求是
當前,社會信息渠道多樣化、價值取向多元化對大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要求民辦高校思政教育要正確對待榜樣示范與偶像崇拜多樣化現象,在榜樣示范形象選樹上要突破標準單一、大學生難以企及的局限,推動榜樣示范選樹的多元化,以滿足不同大學生的榜樣示范需求,進而使其產生情感認同,增強道德情感體驗。首先,榜樣示范選樹要具有針對性。在榜樣示范選樹中,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不同專業的特點和需求,在榜樣示范選樹時應突出差異性、針對性。以智慧汽車制造專業為例,可以選取具有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的技術能手、操作能手等作為榜樣,以滿足本專業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能使榜樣示范更加貼近實際、更具說服力。其次,榜樣示范選樹要突出真實性。榜樣示范必然要以真實性與科學性為其本質特征。榜樣示范人物塑造不能過于強調“高大全”式的完美。須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而刻意地將榜樣示范人物事跡進行夸張和捏造,必然與大學生現實需要、心理需求產生差距。應盡可能呈現榜樣示范人物的真實性,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使大學生真正感受到榜樣示范的真實力量,從而模仿榜樣示范人物的行為,促使道德人格完善。最后,榜樣示范選樹要注重身邊人物。民辦高校榜樣示范選樹要觀照學生的生活世界,從身邊留心,從身邊著手,多選擇大學生身邊的榜樣示范人物,多選擇大學生認可的榜樣示范人物,而不是選擇那些被“束之高閣”遙不可及的榜樣。如此,同感心理才會在大學生心中油然而生,才能消解榜樣示范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榜樣的力量才能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3.2 榜樣示范教育內容要守正創新
新時代大學生接受榜樣示范教育,要考慮其內容設計是否足夠吸引人,引導大學生通過榜樣示范事跡和精神獲得感性道德認識,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榜樣示范教育的影響,在比較中找差距,在差距中自我完善。對此,在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內容既要守正又要創新,即守思想政治教育之正,創思想政治教育之新。在內容選擇上,要做到因勢而新,緊跟時代,避免固守傳統靜態化、單一化的理論講授內容,更避免榜樣示范內容在思政課教學中的“硬塞”,通過榜樣示范紀錄片、榜樣示范事跡再現、典型代表訪談、嘉賓現場講述等形式,把榜樣示范事跡用平凡的方式講深、講活,增強教育內容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拉近與大學生的心理距離,激起青年學生心靈共振。內容注重提煉榜樣示范的成功經驗和高尚品質,選擇活生生、可歌、可敬、可學的榜樣示范典型,如全國“兩優一先”的榜樣示范典型,身邊品行優秀、成績優異的優秀典型,艱苦奮斗、創新創業的先進典型等,事實上,與大學生年齡相仿、環境相同的朋輩榜樣示范教育,更容易為大學生所接納、認可、學習、模仿。
3.3 榜樣示范教育方式要因時而新
民辦高校要提升榜樣示范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效果,必須要著力解決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呆板、滯后的問題。因此,要依托多種載體、依托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榜樣示范文化氛圍。一方面,繼續應用傳統的榜樣示范教育方式,如報告會、展覽會、表彰決定、授予榮譽稱號等方式,對榜樣示范典型進行全校性、常態化宣傳。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媒介優勢,突破傳統榜樣示范教育方式空間小、傳播慢、覆蓋面窄等局限,運用抖音、微信公眾號、微博自媒體、線上直播、網站等媒介,打造榜樣示范媒介矩陣,以最大限度地增強教育效果。此外,在榜樣示范教育中,還應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優勢,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推送榜樣示范教育內容,增強用戶黏性,并發揮云端互動的優勢,引導大學生對榜樣示范進行討論、交流,加強大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動,促進大學生良性心理互激,以更好地通過情感互動實現自我發展。
3.4 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
榜樣示范推動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創新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還必須要落實在行動中,引導大學生知行合一、知而行之。首先,開展校外榜樣“進校園”、身邊榜樣“現身說”活動,通過召開榜樣座談會、報告會、面對面交流等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榜樣的故事,使其心靈得到觸動、精神得到升華,增強對榜樣的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行為規范。其次,重視開展以榜樣示范教育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參觀榜樣模范人物展覽會,考察社區“榜樣”黨支部,開展“五星班級”創建活動,進入行業企業進行“勞模精神”體驗活動,開展“三支一扶”活動,進入社區開展環境整治、老人關愛、兒童教育輔導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使榜樣示范在大學生思想觀念中扎根,在實際生活中“發芽”,增強榜樣意識,用實際行動弘揚榜樣的正能量。最后,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榜樣、致敬榜樣“親自做”活動。民辦高校可建設榜樣示范長廊、樓臺、公園等,以實踐資源為依托,開展“人人學榜樣、人人成榜樣”的榜樣示范評選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將榜樣所展示的道德理想融入現實生活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感悟榜樣的力量,在實踐中學習榜樣的優秀品質。
4 結語
榜樣示范是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健康人格。民辦高校在思政教育中,要正確發揮榜樣示范的功能和價值,要在榜樣示范選樹、榜樣示范教育內容、榜樣示范教學方式、實踐活動開展等方面下功夫,真正發揮榜樣示范的教育優勢,提高民辦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基釵,丁小溪,高蕾,等.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N].人民日報,2022-09-02(01).
[2] 涂海軍,李勇軍,豐光.高校教師榜樣黨支部引領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3,9(4):165-168.
[3] 曲宏.充分發揮“標桿”和“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N].遼寧日報,2022-12-22(06).
[4] 焦麗,宋玉玲.民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提升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