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圍繞文言虛詞開展誦讀、品意、讀寫等教學活動,能夠快速喚醒學生的文言思維,讓學生主動探索文言虛詞的豐富內涵和用法,為學生學習文言文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組織學生在反復誦讀、會意鑒賞、讀寫結合中掌握文言虛詞,符合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虛詞;誦讀;品意;讀寫
作者簡介:林貽清(1972—),男,福建省福清市教育局。
文言虛詞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部分學生對文言虛詞一知半解,難以應對千變萬化的文言文考試。教師有意識地增加文言虛詞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能夠讓學生感知文言虛詞豐富的韻味;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文言虛詞的解析和鑒賞,能夠讓學生品味文言虛詞的深刻內涵;教師給學生布置多種文言虛詞的讀寫任務,能夠讓學生掌握文言虛詞的應用。換言之,文言虛詞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找到文言虛詞應用的規律,自覺歸納文言虛詞的用法,培養良好的語感[1]。
一、反復誦讀,感知文言虛詞的豐富韻味
文言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發揮不同的表達作用。教師示范誦讀文言文,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韻味,對學生解讀文言虛詞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一)教師示范誦讀
學生對文言虛詞的掌握大多不夠深入,遇到文言虛詞類題目時可能斷章取義,答題正確率自然不高。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文言虛詞的節奏感、韻律感,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精選一些文言文片段,為學生示范誦讀,直觀地展現虛詞的節奏特點。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虛詞比較多,如之、乎、者、也、而、以、其、焉、豈、乃、夫、蓋、矣、于、哉等。教師在誦讀這些虛詞時,可以強調節奏感,以突出虛詞的輔助作用。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三峽》為例。課文句式整齊、聲韻和諧。教師在誦讀“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等句子時, 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文言虛詞的語言特點。
又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答謝中書書》為例。“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等句子都富有節奏和韻味,可以帶給學生美的感受,其中虛詞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果將其中的虛詞刪除,不僅讀起來拗口,還不能體現文言文的意蘊,可謂索然無味。
虛詞可以讓文言文表達更有韻味。教師在示范誦讀這些包含虛詞的文言文句子時,可以特別向學生強調虛詞的存在,并點明這些虛詞的作用,讓學生對文言虛詞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學生模仿誦讀
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在示范誦讀之后,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在模仿誦讀時感受到文言虛詞的不可或缺,領會文言虛詞的韻味。這樣,可以為學生解讀、掌握文言虛詞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梳理性閱讀,即逐字逐句地解析并反復地誦讀課文,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里的“何”“者”“耳”等都屬于文言虛詞,這些虛詞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表達意義和作用,有利于增強文言文的節奏感和韻味。兩個“何”字的安排比較有創意,同樣的句式、同樣的語氣,讓文言文句式顯得更為緊湊而有韻味,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束句中的“耳”字,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罷了”,放在這里有利于讓讀者體會作者悲涼復雜的心境,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
教師組織學生梳理文言虛詞,在誦讀中體會文言虛詞的表達作用,有利于讓學生對文言虛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對豐富學生的文言文積累、增強學生的語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
二、深度品意,感受文言虛詞的深刻內涵
教師從文言虛詞的品意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精選鑒賞內容,適時傳授品意方法,能夠為學生學習文言虛詞規劃清晰的路徑,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3]。
(一)精選鑒賞內容
文言虛詞用法豐富。教師在開展文言文鑒賞教學時,可以重點解析一些文言虛詞,從文言虛詞應用的角度進行專業解讀,對文言虛詞的用法進行集中梳理,讓學生感知文言虛詞的重要性,掌握文言虛詞的應用規律,這對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例。這篇課文虛詞較多,且大多虛詞反復使用,有節奏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梳理性閱讀,重點關注課文的虛詞。如“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中的“夫”用作句首發語詞;“然”,用作連詞,主要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可是”。教師組織學生從詞性、意義、節奏、對稱等角度對這些虛詞進行鑒賞,有利于營造課堂的研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傳授品意方法
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文言虛詞的方法[4]。同一個文言虛詞,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是學生學習文言虛詞的難點。教師可以精心選擇一些常見的文言虛詞,利用典型的例句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學生掌握學習文言虛詞的方法,可以順利高效地積累文言虛詞,為閱讀鑒賞文言文創造有利的條件。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為例。這篇課文的開頭“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意思是“舜從田野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任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召為相,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被贖出而用為大夫”。這句話用同樣的排比句式連舉六個例子,形成一種無可辯駁的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其中,虛詞“于”發揮重要作用,用作介詞,可譯為“從”?!袄в谛?,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意思是“內心憂困,思慮堵塞,才能有所作為;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虛詞“于”用作介詞,可譯為“在”。
可見,同一個文言虛詞“于”,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例句,把同一個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表達的不同意思歸納起來,促使學生更有條理地學習文言虛詞。
三、多樣讀寫,掌握文言虛詞的應用
文言虛詞的應用有基本規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歸納文言虛詞的應用特點,讓學生在多樣的讀寫訓練中內化文言虛詞,豐富學生的文言文積累。在設計文言文讀寫任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翻譯文言文經典句子,特別是翻譯重要的虛詞;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仿寫任務,培養學生應用文言虛詞的能力[5]。
(一)創新讀寫任務
讀寫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文言虛詞時,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策略,為學生設計具有創新性的讀寫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虛詞。一方面,教師要借助文言文閱讀,引導學生學習文言虛詞在句子中的位置、功能、具體用法等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有關文言虛詞的練習題,或者鼓勵學生仿寫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掌握文言虛詞的用法,豐富文言文知識積累。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愚公移山》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注解、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梳理文意,整體感知這則寓言。其次,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練習題。
翻譯句子,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且焉置土石?
(翻譯:況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焉”相當于“于何”,可譯為“哪里”。)
2.跳往助之。
(翻譯: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之”用作代詞,可譯為“他”“他們”。)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翻譯: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了!”“之”用在主謂之間,作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4.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翻譯:憑你老邁的年紀和殘余的氣力,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怎么”。)
通過翻譯句子,特別是重點翻譯句子的虛詞,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虛詞的用法和含義。再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課文的相關內容為基礎,發揮想象力,寫一個關于“愚公與智叟辯論”的文言文片段。
上述讀寫結合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感知課文、積累文言虛詞知識,還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
(二)句讀訓練
文言文的斷句涉及文字、詞義、語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教師結合文言虛詞,組織學生開展句讀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更熟練地判斷虛詞。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周亞夫軍細柳》為例。這篇課文主要記敘漢文帝到周亞夫的細柳營慰問軍士的事。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句子,引導學生劃分停頓節奏。如“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一句,這個句子中有兩個虛詞—“以”“為”。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停頓設在虛詞之前,即“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比绱耍x起來比較順口,說明虛詞是重要的斷句標志。又如“已而之細柳軍”一句,這個句子中有兩個虛詞—“已而(可譯為‘不久’)”“之(可譯為‘到’‘往’)”。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節奏劃分為“已而/之/細柳軍?!?/p>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借助文言虛詞斷句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歸納以下可以幫助斷句的虛詞。
1.其、蓋、唯、夫、豈、斯、且、若夫、至若等句首發語詞。
2.也、焉、兮、耳、矣、哉、乎、而已等句尾語氣詞。
3.何、胡、安、孰、何如等疑問語氣詞。
4.故、豈、然而、是以、于是、至若等復句中的關聯詞。
5.久之、已而、俄而、少頃等時間詞。
教師從虛詞的角度訓練學生劃分朗讀節奏,對學生理解文言文句義、提高文言文朗讀水平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語
文言虛詞在文言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誦讀文言文,品味文言虛詞的含義,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言文讀寫訓練,增強學生的語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盟.“之”之用法知多少:文言虛詞“之”的用法[J].初中生輔導,2023(13):25-26.
[2]蔣興超.遷移與躍升:文言文復習的應有之義[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2(14):65-68.
[3]林美鳳.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23(24):50-52.
[4]邵永娟.以文解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J].作文,2023(44):41-42.
[5]韓延明.字字落實點對點處處規范嚴而活:例談文言文翻譯技巧[J].廣東教育(高中版),202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