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設計情境化作業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文章闡釋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推動作用,結合教學案例從生活性、探究性、合作性、綜合性四個維度提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設計策略,以期有效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情境化;作業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平潭綜合實驗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小學英語高階思維情境作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pt2022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吳文娟(1981—),女,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中湖小學。
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需要注意減少布置機械的、重復性的作業,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壓力。同時,教師應通過作業更好地落實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工作。情境化作業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自然或人為建構的情境中完成具體任務或解決具體問題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具有趣味性、真實性,能夠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為提升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分析情境化作業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探索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設計策略。
一、設計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的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具體的英語語言環境,且參與深度學習的經驗不足,在參與課外英語學習活動期間,容易使學習活動停留于表面,難以有效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1]。情境化作業有助于教師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第一,情境化作業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后學習活動中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參與學習活動。情境化作業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課后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復習已學知識,并通過多種渠道探索與情境相關的課外知識,了解更多的學習渠道,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情境化作業能夠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地呈現出來。在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思維活動?;谇榫痴归_思考時,學生可以分析、整合情境中的各個元素,聯想與情境相關的信息,加深對情境的了解,從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具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在一些情況下,學生還可以參與到創設情境、評價情境等活動中。如此,通過參與分析、整合、聯想、創造、評價等思維活動,學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維品質。
第三,情境化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學生在情境中參與知識理解、應用實踐等學習活動,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內化課內所學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并遷移相關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具體現象,模擬使用英語解決具體問題、展開交際活動的過程。如此,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設計策略
(一)突出情境化作業的生活性,增強文化意識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學生需了解的中外文化往往與具體生活相關,如通過中外節日了解各民族的歷史與文化[2]。因此,在設計情境化作業期間,教師應該關注作業的生活性,引導學生挖掘生活與文化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教師可以從短視頻平臺中搜集與西方節日活動相關的視頻資源,結合視頻資源布置情境化作業;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設計新聞稿件朗讀、活動介紹、視頻配音等生活化作業。同時,在設計生活化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說明作業要求、提供作業輔助資源等途徑讓學生了解特定節日活動、傳統藝術、特色事物等元素中蘊含的價
值理念、歷史背景等。教師科學設計生活化作業,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中外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以閩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8“The Spring Festival”的教學為例。該單元的主題為春節,內容主要包括了與春節特色活動相關的表達方式。學生雖具備“過春節”的經驗,但缺乏系統整合春節各個元素的意識,也很少深度挖掘春節各個活動的寓意。為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春節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將“向外國朋友介紹春節文化”作為切入點,結合與春節相關的作業資源設計如下情境化作業。
【作業形式】視頻配音。
【作業資源】其一,視頻資源。視頻由與春節活動相關的照片整合而成,包含“make rice cakes”“make dumplings”“have a family dinner”“go to the fair”“get some New Year's money”等春節活動的照片。其二,講稿資源。教師設計簡單的配音講稿,介紹視頻中各項春節活動蘊含的特色文化,如針對“get some New Year's money”的照片,教師可以在講稿中寫出“The New Year's money expresses the hopes and care for the children.”等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句子。
【作業要求】在欣賞視頻的基礎上,學生應熟練朗讀講稿。若完成作業的時間充足,學生可基于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完善講稿內容,如補充“They put the New Year's money in a red envelopes.”“They think red is a lucky color.”等信息。而后,學生根據講稿給視頻配音,向外國朋友介紹春節文化。
【設計說明】在情境化作業設計中突出生活元素,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了解春節特色活動背后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增強文化意識。在完成此次情境化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逐漸增強文化自信,提升了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二)突出情境化作業的探究性,提升學習能力
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復習課內知識,還要適度引導學生開展拓展探究活動[3]。教師應突出情境化作業的探究性,在設計情境化作業的過程中融入一些有助于激活學生拓展探究興趣的元素,鼓勵學生圍繞特定的話題展開拓展探究活動。如此,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英語學習渠道,豐富英語語言和文化知識儲備,從而更好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以閩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5“Sports Day”的教學為例。在“Part A”的學習中,學生需要了解三個運動會項目的英語表達方式,即“100 meters”“long jump”“high jump”。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將“記錄運動會的精彩場景”作為切入點設計如下情境化作業。
【作業形式】深度閱讀繪本;續編繪本。
【作業資源】英語學科教師與美術學科教師共同編寫的繪本Sports Meeting。
【作業要求】學生閱讀繪本Sports Meeting,回憶自己的運動會經歷,通過續編繪本介紹自己和同學參與校園運動會的經歷。除100米跑、跳高、跳遠外,學生還需要介紹拔河、二人三足賽跑等運動會比賽的項目,并在續編繪本的過程中,使用繪本Sports Meeting中的常用句式。
【設計說明】在情境化作業的設計中引入繪本,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與單元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在續寫繪本的過程中,學生回顧自己參與運動會的經驗,在復習教材中的運動會項目短語的基礎上,搜集課外知識,積累“tug-of-war”(拔河)、“three-legged race”(二人三足賽跑)等短語;同時,學生會主動分析繪本中的常用句式,從而提升歸納、分析能力。在完成此次情境化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養成圍繞特定主題主動參與拓展探究活動的習慣,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突出情境化作業的合作性,提升思維品質
學生在獨立完成情境化作業期間,可能會出現情境分析深度不足、問題線索不足、缺乏發散性思考的意識等情況,限制其思維品質的發展[4]。教師應通過突出情境化作業的合作性達成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作完成情境化作業,鼓勵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借鑒、客觀評價、創新思路等,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批判性和創新性。
以閩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 2“A Visit to the Zoo”的教學為例。在學習“Part A”后,學生應具備結合地圖規劃路線的能力。教師可以將“模擬動物園參觀活動”作為切入點設計情境化作業。具體而言,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向學生提供一份動物園地圖,引導學生合作分析地圖,設計游覽動物園的路線和計劃。為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效果,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如下提示:第一,在與組員合作時,要注意尊重組員,認真傾聽組員的想法,在其表達自己的想法后,再分享自己的觀點;第二,組員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要從時間規劃、路線規劃、參觀效果等角度分析其想法是否合理,若不認同其想法,可以一起合作探索新的方案;第三,小組內應相互配合、集思廣益,不斷嘗試補充新的觀點,從而優化參觀方案;第四,對話結束后,組內應進行系統性評價,組員之間分享經驗、反思總結。
【設計說明】通過展開有效合作完成情境化作業,學生能夠學會尊重他人、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提升自身的思維深度和廣度。
(四)關注情境化作業的綜合性,提升語言能力
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還要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5]。教師應通過突出情境化作業的綜合性、從多角度出發,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整合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并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效復習,加深他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诖耍處熞龑W生遷移所學知識,撰寫一篇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短文,提升其寫作能力。而后,教師讓學生之間交換寫作成果,針對寫作語言的準確性進行互相評價,并通過英語對話來交流建議、提出問題等。如此,能夠端正學生的寫作態度,讓學生在閱讀他人作品、分析他人評價的過程中獲得寫作靈感,同時鍛煉學生聽、說、讀的能力。
以閩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 1“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學為例。為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將“探究奧運精神”作為切入點設計如下情境化作業。
【作業形式】英語寫作;評價與總結。
【作業要求】其一,學生搜集資料,簡要了解歷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信息,并寫一段短文,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其二,學生與同學交換寫作成果,從語言準確性、內容全面性等角度進行評價,并圍繞同學的短文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其三,學生整合單元學習成果,回顧寫作方法與語言知識。
【設計說明】在作業中設計與“Olympic Games”這一單元主題相關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單元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遷移運用“slogan”“stand for”“...held the ...Olympic Games in...”等重要的詞匯、短語、句型,并促使學生參與寫作、閱讀、評價、討論等活動。可見,此次情境化作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能夠讓學生在深入學習奧運文化、領悟奧運精神的同時,全面提升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
結語
教師需要提升作業設計的能力,通過科學設計情境化作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突出作業的生活性,讓學生在生活元素的輔助下學習文化知識、增強文化意識;突出作業的探究性,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獨立開展拓展學習活動,積累學習經驗、提升學習能力;突出作業的合作性,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突出作業的綜合性,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全面提升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總之,教師靈活運用情境化作業設計策略,能夠更有效地落實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工作,助力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益飛.“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設計[J].小學生(下旬刊),2023(12):103-105.
[2]陳雅妹.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跨學科綜合性作業設計:以PEP《英語》(三起)三(上)Unit 2 Colours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3(36):71-72.
[3]姚靜華.“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情境化作業的設計策略與實施反饋[J].教育界,2023(34):71-73,79.
[4]陳笑南.淺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維品質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11):106-108.
[5]金文雅.“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多元化作業設計探究[J].校園英語,2023(5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