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科學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時期的小學科學教學應該更加注重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的創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探究科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小學科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然后結合教科版教材,提出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關鍵詞〕 小學科學;微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4) 19 022-024
隨著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力度的不斷加大,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逐漸被應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中。微課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還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應用微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微課資源的收集和整理,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微課進行必要的優化和完善,使微課更好地為小學科學教學服務。
一、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優勢
(一)提高教學靈活性和個性化
微課對于提高教師教學靈活性和個性化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理解能力,選擇適當的微課進行教學。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的微課來拓展他們的學習深度;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選擇更簡明易懂的微課進行知識的鞏固和補充。這種靈活性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和時間安排學習微課,可以反復觀看和回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與此同時,微課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度,提供個性化的輔助材料和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有利于開展互動和合作學習
在傳統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講授法來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探究。這樣的教學方式缺乏互動性和探究性,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而且還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開展互動式和合作式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知識,而且還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如何發揮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教師提升專業能力和創新意識
1.熟練掌握微課制作技巧和教學設計方法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則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微課制作技巧和教學設計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深入挖掘,選擇合適的微課錄制方法,并制作高質量的微課視頻;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具有一定問題難度、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教學環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點亮小燈泡”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先制作好微課視頻,將課本中關于“小燈泡”“電池”等知識點進行展示。然后以小燈泡為例,通過視頻講解將學生引入探究活動。接著教師可以將小燈泡、電池、燈絲等物體,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等。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總結,并結合教材中關于電池和燈絲等知識點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視頻了解相關內容,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可見,微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不斷更新和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
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不斷更新和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學科學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冰融化了”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一個小實驗:在水中放入一些大小不一的冰塊,讓學生觀察冰塊融化的情況。在學生觀察冰塊融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冰塊進行比較,從而幫助學生總結出“冰融化后體積會變小,水也會變少”這一知識點。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上的圖片、視頻等內容,給學生講解。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水相關的圖片或視頻,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對這些圖片或視頻進行分析。
(二)需要學校設備和網絡支持
1.投入足夠的資金和資源購置相關設備
學校的資金投入、設備投入至關重要。這些都屬于微課應用的基礎設施,只有基礎設施完善,才可以保證微課的應用。
加大資金投入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學校自身投入力度的加大,學校領導需要正確看待微課,根據微課應用的情況來配置相關的設備,為微課的應用提供基礎保證;另一方面是尋求政府部門的幫助,學校負責人可以向當地的政府部門、教育部門申請資金補貼。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校的經濟壓力,也可以使微課的資金投入得到保證。
資源購置上的加強可以為微課的應用提供一定保證。要想將微課這一教學手段應用到小學科學課堂上,就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和教學環境,將微課與教材有機融合,增強教材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學校應該及時收集與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教師可以將微課應用到科學課堂上,以此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授《動物的共同特點》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多種類型的動物,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不同動物的名稱以及它們的特點。
2.確保學校網絡的穩定和高效運行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微課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學校要不斷加大對微課教學的投入力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學校網絡的穩定和高效運行,為微課教學提供有力保障。對于微課的應用來講,網絡的穩定性極為重要。其不僅會影響微課的運行情況,也會對微課的應用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對此,學校要確保內部網絡的穩定。
從網絡穩定的層面來看,學校需要從兩個方面給予重點關注:一方面是網絡的相關設備,學校需要加強對網絡設備的重視,像帶寬管理、硬件設備管理、防火墻管理等,也要對可能出現的網絡故障、網絡安全隱患予以排查,使網絡使用的安全性、穩定性得到保證;另一方面是網絡的技術維護,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定期進行網絡維護,對網絡的運行情況予以排查,并制定出一些應急措施。這樣可以在網絡出現故障的時候,及時應對,使網絡更加穩定。
(三)提高學生使用微課的積極性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講授“水的三態變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設計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水的變化過程來探究水是如何進行三態變化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個實驗視頻,然后提出問題:“這個實驗是怎么做的?”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積極思考,然后讓學生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水為什么會變化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入思考其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水之所以變化是因為水吸收了熱量,轉變了形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驗證這個實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與概括,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互動,以促進知識技能有效掌握。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小學科學教學需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中去,提高學習效率。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小學科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優勢,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例如,教學《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個課件,在課件中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讓學生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并引導學生思考植物生長的每個時間節點、時間段,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動機。
再如,在教學《電》這課時,教師可以將視頻和圖片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觀察電的相關內容,像靜電現象、導體、絕緣體、電路連接等。在微課視頻中,可以將教材上理論性強的知識內容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產生。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了解電與生活的各種聯系,并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結語
微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微課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深入理解課堂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微課應用的目標與定位,選擇合適的微課內容和制作方法;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確保微課的教學質量。另外,教師在制作微課課件時,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揮最大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秦磊.芻議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好日子,2021(16):1.
[2]杜鵬花.芻議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2020(12):14-17.
[3]肖艷云.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上),2018(11):38.
[4]林麗敏.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9(Z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