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應當緊密關注產業發展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推進課程教學改革為基本導向,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的教學改革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有待提升、教材資源整合開發缺乏拓展、教學實施方式創新不足等方面。全面推進色彩構成課程的教學改革,應當加強師資建設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整合教育資源并落實校本教材開發利用,創新教學手段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
關鍵詞 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色彩構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16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or Composition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losely pay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th the basic guidance of promot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or composition courses in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need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abilities, lack of expansion i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xtbook re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i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lor composition cours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chool-based textbooks,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to achieve a deep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olor composition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相關就業需求,真正關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定位,促進各項教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F階段社會各界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高職院校必須認真履行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在人才培養工作中關注色彩構成這一主干課程的教學改革,真正促進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優化,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對高職學生來說,他們接受的教育和所處的專業學習環境直接影響其職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的重要育人價值,教師應當從多角度著手做好科學全面的管理,在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前提下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就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展開分析,提出了有效實現色彩構成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1 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
1.1 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當前部分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相對薄弱,在活動設計與組織方面的實施缺乏創新。實際上,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就意味著教師也需要具備較強的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指導能力才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科學管理,但是目前教師在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方面缺乏平衡,導致無法全面勝任色彩構成教學改革的相關任務。
1.2 教材資源整合開發拓展性不足
教學資源整合開發與拓展直接影響了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教學的實施效果,目前關于教材資源的整合開發利用仍然有待優化,教師忽略了對教材資源的全面梳理,在教育過程中資源開發不到位的現象仍然存在。實際上色彩構成課程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科學指導,同時也需要以教材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但是目前相應資源的開發仍然有待優化,沒有真正考慮到色彩構成教學的核心知識內涵,最終影響了色彩構成教學的整體質量。
1.3 教學實施方式創新性難以保障
當前色彩構成教學的活動組織與實施形式相對單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專業學習需求。教學流程設計缺乏創新,對學生成長過程表現缺乏關注,種種因素導致色彩構成的教學質量難以滿足預期,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也無法提升。
2 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的實現策略
2.1 加強師資建設,豐富色彩構成教學主體
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豐富學生課程學習體驗的關鍵所在,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加大投入,以較強的師資力量保障色彩構成教學改革的深度落實,為不斷豐富色彩構成教學主體奠定堅實的基礎。對高職學生來說,色彩構成教學本身是一項系統性的活動,在人才培養各方面應當考慮到色彩構成本身的重要教育價值及作用,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定位,全面推進色彩構成教學管理機制的創新優化。
2.1.1 結合師資結構特點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加強教師人才引進工作需要考慮到現階段課程色彩構成課程教師隊伍的整體情況,根據當前教師隊伍結構存在的不足作出適當調整,從基本的管理要求出發實現科學多元的統籌,真正體現出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價值與作用。高職院校應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并且設置明確清晰的教師準入門檻,既要考慮基本的教師隊伍結構特點,同時也要對各項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作出調整,在把握好教師相關專業發展需求以及能力素養表現的情況下,真正實現多元化的指導,為有效增強教師綜合素質,提升教師能力素養奠定基礎。此外高職院校還應重視校企合作,邀請企業優秀設計師到校開展講座,通過多種手段增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拓展色彩構成課程教學主體奠定基礎。
2.1.2 以實踐能力為導向加強教師培訓管理
全面加強教師培訓管理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關鍵,因此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教師培訓管理活動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既要尊重基本的管理需求,同時也要加強對教師的科學指導,真正做到從多角度出發實現全方位的培養。根據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特點以及相關要求,教師的培訓管理工作同樣需要落到實處,對教師實踐教學方面的經驗總結及其在實踐能力方面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做好科學全面的管理,將培養教師實踐指導能力作為核心目標,在體現教師培訓管理各項工作核心價值的前提下,真正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得教師培訓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2.2 整合教育資源,重視校本教材開發利用
全面整合教育資源是強化學生學習體驗的關鍵,在有效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各項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格外關注教師綜合素質的表現,從多角度出發,做好教育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在體現教材獨特價值的前提下做好校本教材的開發與整理,使得教育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持續提升的動力。
2.1.1 重視微課資源開發與利用
在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微課資源的合理利用,借助微課豐富學生的專業學習體驗,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確保色彩構成課程教學能夠取得預期效果。開發微課素材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重要價值,從基本的管理需求著手對相應微課材料進行加工,將不同類型的微課資源整合在一起,并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綜合體驗,使得微課資源開發利用真正取得預期成效。實際上微課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課程學習情況,在微課素材的實際應用上同樣需要考慮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搭建起網絡教育平臺,滿足學生獨立思考的需求,確保微課資源的教育價值得到進一步實現。
2.1.2 做好校本教材出版與革新
校本教材是教育實施的重要依據,獨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不僅能夠提高色彩構成教學的整體效率,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對校本教材的整合做好相應調整,真正將不同類型的教育資源進行高度整合,并且在體現人才培養特殊價值與定位的情況下,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活動。校本教材的開發利用需要關注基本教育內容以及知識點的編排,并且在教材出版和使用各個環節提高管理實效,真正體現出教材的校本特色,有效凸顯教材不可替代的價值,從多角度著手實現校本教材的有效應用,讓形式新穎且具有創造力的教材資源成為豐富學生知識結構的助手。
2.3 創新教學手段,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學實施方法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色彩過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既要強調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確保學生學習體驗更加深入。教師可以嘗試將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途徑,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開展實踐教學管理,使得學生能夠極大提高學習效率并且有效增強綜合學習能力。
2.3.1 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實現自主獨立學習
混合式教學主要強調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搭建網絡教育平臺引導學生進行線上的自主獨立思考,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對線下活動的優化設計增強學生學習體驗,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起到良好自主獨立學習效果?;旌鲜浇虒W模式更加強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基本表現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活動設計與組織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推動線上學習的有序開展,借助網絡平臺帶來的積極影響,打破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認知,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保持較為愉悅的狀態,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自主獨立思考。線下活動則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并且鼓勵學生分享線上學習成果,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優化線下活動的組織方法,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以提高色彩構成教學的實效性。
2.3.2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任務驅動教學是豐富學生實踐學習體驗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習任務進行優化設計,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強化認知體驗,在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相關問題的同時,給予學生充分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狀態,為增強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奠定基礎。教師應關注對學生實踐活動的科學指導,通過任務導向的積極影響,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得學生在實踐中能夠真正明確基本方向和學習需求。實踐教學管理需要借助企業搭建的平臺,以真實的項目為導向促進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知識的實踐活動作出嘗試,并且在色彩構成理論等各方面實現有效創新,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并且有效提高職業能力素養。
3 總結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是保障學生綜合素養持續提升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高職院校必須緊密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殊定位,對色彩構成教學作出新的嘗試,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持續發展及認知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義,吳曉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芻議[J].流行色,2023(3):155-157.
[2] 陳超.基于“藝工融合”的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以《色彩構成》課程為例[J].流行色,2022(10):4-6.
[3] 甘露.民辦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改革——NCD數字色彩體系在教學中的引入[J].中國藝術,2021(1):101-104.
[4] 王冬艷,韓冰,屈爽.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立體構成教學實踐改革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7(20):410.
[5] 彭仁,李果男,張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高職色彩構成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4(7):120-123.
[6] 歐超陽.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教學改革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