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也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然成為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目前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自主學習影響要素的探究、自主學習的個體心理基礎探究、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探究。文章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大學生自主學習數字化交互邏輯基礎,構建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交互機制,并從學生主體與教師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學生主體與學校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學校主體與教師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教育數字化;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17
Research on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 Digitizatio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s bound to become th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basi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logic foundation of the digital intera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gital scen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digital scen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schools, and the digital scen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teachers.
Keywords education digit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如今大學生在數字環境網絡環境下進行學習已成為常態,在獲取豐富教育資源和學習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譬如如何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交互機制、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動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大學生在數字環境下健康成長成才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在數字化環境下,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大學生的學習形成慣性,難以認識到基于大數據、信息技術平臺、數字化場景平臺之上的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對自主學習存在明顯的認知偏差,情況嚴重者進一步發展為學困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訴求下,研究探討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交互機制具有明顯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
1 教育數字化轉型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必然性
1.1 大學生自主學習是個體發展的要求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沒有外部指導的情況下,能夠獨立確定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監控學習過程并評價學習成果,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各種環境和情況,更好地發揮個體自身潛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收集資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價成果,這些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計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提升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從個體成長來看,自主學習也是個體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必然選擇,每個個體都具備持續學習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1.2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
網絡環境下呈現的教學新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學習環境,在數字信息來源空間空前增大的條件下,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1]。高校教學改革必然會關注自主學習能力與個性發展、自主學習能力與未來職業需求、自主學習能力與未來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另外,為適應職業發展的變化,學生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和職業需求,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就能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要求,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好地適應變化和挑戰。
1.3 大學生持續性學習是社會與時代的需要
彼得·圣吉曾在《第五項修煉》中提出個人和組織都要進行心智模式的轉變,強調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進行全員學習和終身學習。因此,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終身學習的學習者,這個任務既是學習能力培養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需要建立人本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模式,筑牢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人文基座[2]。高等教育的數字化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全球高等教育在發展藍圖、機構愿景、時代價值、區域發展、數字轉型、質量治理、教學生態等諸多領域取得新進展、呈現新趨勢[3]。張民選、薛淑敏認為在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各國都以聯通、內容、能力和數字化數據庫為建設重點,同時防范多重風險[4]。
2 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各方探索
2.1 自主學習的影響要素探究
古希臘時期的蘇格拉底最早產生“自主學習”的思想,強調求知環境要素,他認為教師應該設置情景,重點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輔助學生鞏固知識。讓·雅克·盧梭也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要素,重點是啟發學生,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的答案。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十分強調學生的“做中學”即實踐要素,實踐過程中關注興趣和需要,提倡個人自由和自我表現。國內一些學者對自主學習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提出自主學習有明顯的動態特征,需要在和他人的交流溝通中進行。王思遙認為線上與線下學習時間投入的變化是學習環境、學生的認知反應,以及學習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5]。王夢瑤認為智能化自主學習平臺將常規化的課堂學習模式過渡到網上自主學習,能夠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保障[6]。
2.2 自主學習的個體心理基礎研究
在蘇格拉底思想的影響下,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強調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自我監控與自我調節。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自主學習的本質是一種言語的自我指導過程,是個體利用內部言語主動調節自己的學習的過程,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是外部言語內化為自我指導言語的結果,它取決于社會性互動。國內的一些學者也發現,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將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激勵過程,讓學生產生持續學習的欲望,不同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勵路徑。
2.3 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探究
Rosemerie利用動機問卷量表分析了網絡學習中,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存在的差別;Shrififar&Akbarzadeh分析了網絡教育環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衰退的因素,課堂環境是動機衰退的最大原因,其次是教師教風、學生個體的原因。邢國春提出一種改進的網絡學習實體模型,認為大數據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應用能力[7]。何健提出要重視線上線下融合背景下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評價[8]。方紫帆認為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從項目式學習的設計、實施與評價三個方面構建證據導向的項目式學習[9]。
3 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交互機制構建
數字化使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辦學定位、教育理念、運行模式、質量評價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和沖擊,也為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賦能教育模式深度變革、助推產教融合、掌握改革主動權等方面帶來了創新的契機[10]。
3.1 大學生自主學習數字化交互的邏輯基礎
2023年7月6日教育部懷進鵬部長指出中國教育數字化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設國家教育數字化大數據中心;二是強化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三是增強教育有效公共服務能力;四是加強數字教育國際化。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學校領導的變革型行為、教師對數字化變革管理的支持程度、教師數字化素質能力與智能協同工作方式、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主要阻力、職能部門價值重塑與部門業務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激勵與評價機制、數字化資源與平臺的建設,這些要點都是高校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陳春花教授提出,數字化時代組織管理的核心是人與組織的價值共生、組織與組織的價值共生,通過價值共生思維去重構多方主體的價值并探索價值實現的路徑,如此方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數字化時代找到新的價值,從而讓數字化環境中的個體、組織以及與組織業務相關的政府部門都獲得價值釋放并創造新的價值[11]。
3.2 大學生自主學習數字化交互機制
在當前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激勵大學生自主學習絕非簡單孤立進行的,學生、教師、學校等多方主體協同共生、價值共創,才能更好地促進高等教育的數字化發展。綜上,筆者提出圖1所示的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交互機制。
4 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交互場景策略
4.1 學生主體與教師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策略
學生主體與教師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重點在于教與學。數字化場景下的教,要求教師主體具備數字化素質、課堂授課采用數字化工具、課程內容能數字化展現、構建數字化教育場景。數字化場景下的學,要求學生主體具備數字化學習認知、數字化學習動力、數字化學習能力、數字化學習方法。學生價值實現、多元數字化教師、教務管理數字化三個維度的結合形成師資發展指導、考核與評價活動的數字化交互場景;學生價值實現、多元數字化教師、課程數字化模式三個維度的結合形成融合課程、實習與行業發展的課堂活動的數字化交互場景;學生價值實現、教務管理數字化、課程數字化三個維度的結合形成課程改革、人才培養計劃修訂活動的數字化交互場景;三個組合的數字化交互活動,相互支撐相互協同,共同促進整個教育教學的數字化轉型與發展[12]。打造精品數字開放課程與優質互動學習平臺、建設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學校網絡環境服務系統[13]。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字化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始終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習成果產出作為基本導向,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14]。
4.2 學生主體與學校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策略
根據學校的發展定位,學生自主學習的數字化評價系統需要把握數據驅動、方案落地的原則,要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不斷建立和完善數字化評價制度,摸索出一套多元化且合理適用的數字化激勵評價體系。其次,要建立數字化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機制。數字化教育資源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學校可通過購買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自己的數字教育資源庫及平臺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和應用過程中要注重數字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保護好交互過程中的數據及交互參與者的隱私信息。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數字化獎懲機制,這也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學校可通過設立數字化學習之星、數字化優秀成果等獎項,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還可以通過懲罰機制來約束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數字化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4.3 學校主體與教師主體的數字化場景交互策略
在學校提供的數字化硬件條件、數字化教育資源平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設置、教師數字素養和技能提升培訓活動、安全的數字信息與網絡、數字化評價體系、數字化獎懲體系等數字化軟硬環境下,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字化教學模式,盡可能讓學生融入數字課堂教學,將知識傳授看作“教”與“學”的雙向互動行為,采用多樣化的數字教學手段,善用數字情景啟發的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同時將教師的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主動求知,自主選擇,自我深化的過程。學校和教師可通過數據交互,分析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學習數據差異,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鼓勵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展,實施有針對性的培養指導,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和創新能力,對于優秀的數字化學習成果和作品可進行推廣宣傳和成果轉化。
總之,教育數字化導向下大學生自主學習交互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利用各主體間的交互數據,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有效的數字化交互場景,才能建立起符合數字化教育發展趨勢的交互激勵機制,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數字化素養和技能水平,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數字和知識技能基礎。
參考文獻
[1] 任春梅.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8(3):150-152.
[2] 蘭國帥,杜水蓮,李晴文,等.數字化轉型助推未來高等教育教學:宏觀趨勢、技術實踐和未來場景——《2023年EDUCAUSE地平線報告(教學版)》要點與思考[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46-57.
[3] 李明,趙敏.2022年全球高等教育十大熱點與趨勢[J].北京教育(高教),2023(4):23-27.
[4] 張民選,薛淑敏.共同趨勢與建設重點: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全球觀察[J].中國遠程教育,2023(7):21-29.
[5] 王思遙,蔡紅紅.研究生線上與線下學習時間投入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大規模的線上教與學調查數據[J].中國高教研究,2021(1):56-63.
[6] 王夢瑤.網絡環境下智能化英語自主學習平臺設計的原則及實踐應用——評智能化英語自主學習[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8):217.
[7] 邢國春.基于大數據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行為與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學,2018,6(16):84-88.
[8] 何健.線上線下融合背景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4(3):63-67.
[9] 方紫帆.網絡環境下證據導向的項目式學習設計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42(11):49-52.
[10] 楊保成.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創新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2020(4):45-54.
[11] 陳春花.價值共生數字化時代的組織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1.
[12] 歐陽元.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數字化轉型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2(1):66-68.
[13] 楊帆,朱鎣彬,夏之晨.生態理論視角下的高校學生網絡學習環境特征與影響研究——兼析優質網絡學習環境的創設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21(11):106-114.
[14] 周揚.OBE理念下《大學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4,40(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