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要有底線思維,要確保未來發生極端和不可控的糟糕事件時,公司不至于因冒險而趴下,尤其是一蹶不振
隨著風險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通過實施積極的風險管理策略,可以更好地應對復雜的商業環境和不確定性,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對企業家來說,敢于冒險、風險防控這兩個最重要的特質往往是矛盾的。如果華為當初選擇安于現狀而沒有出海發展,是否會有如今的成就?企業、企業家可以通過自身膽子大、敢于冒險來實現快速發展,然而萬物都是“雙刃劍”,像恒大集團那樣在嚴重缺乏風險防控的情況下,快速發展后留下一地雞毛:2024年5月,證監會對恒大集團旗下恒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處罰,對恒大地產罰款41.75億元,對恒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企業家精神中的“冒險”精神?企業(家)在爭取機會的同時,又如何做到嚴格的風險防控?
“冒險”不等同于盲目
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可以分為本性冒險型、認知冒險型。本性冒險型的企業家,天生就具有探索未知和嘗試新事物的傾向,而認知冒險型的企業家則是通過學習、積累經驗來識別和把握機會。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冒險精神,最終都需通過合理的風險評估及管理,來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和成功經營。
企業家精神中的“冒險”并不等同于盲目、不負責任的行為。相反,這是一種基于深入市場分析和戰略考慮的決策方式。企業家在面對不確定性時,需要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以便搶占先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忽視潛在風險。實際上,真正的冒險精神建立在對風險進行科學管理的基礎之上。
在本人任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油”)董事、總裁期間,就曾面臨無數個需要冒險的時刻,其中投資上海浦東機場航油有限公司特別有啟發意義。2002年,上海浦東機場啟用,形成中國第一個“一市二場”——一個上海市有虹橋、浦東兩個機場,其未來效益如何是未知數。而且,在中國航油準備并購浦東航油公司時,出售方的要價為原始投資的6.1倍,并購風險難以預料。中國航油的3名獨立董事一致反對這項并購,認為那是一筆非常冒險、可能長期虧本的投資。我卻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我對改革開放、對浦東開發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我對比了中美人口和航油消耗量之間的關系后發現,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航空煤油的需求量會急劇增加,這預示著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于是,我決定以6.1倍的溢價,投資3.7億元,“冒險”并購浦東航油公司33%的股權,并極力說服董事會支持并購。后來的事實證明了那次冒險的巨大成功:除每年約2億~3億元的分紅外,現有33%的股權評估價高達108.8億元,對比收購價增值28倍多。這是中國航油眾多成功“冒險”行動中,獲得良好回報的一個例子。
可見,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并不是盲目冒險,而是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敢于嘗試新生事物,敢于承擔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
風險防控貫穿企業生命周期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風險防控也是弘揚企業家精神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風險防控必須是公司全體員工的職責。為提高全員的風險防控意識,企業需要建立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這不僅包括事前的風險規避、事中的損失控制、事后的風險轉移,還包括有計劃的風險保留、發生風險時的應對措施和承擔損失的能力。
風險防控不僅是企業短期內在某個方面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且是貫穿整個企業系統和全生命周期的關鍵要素。成功的企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風控體系,以確保在面對內外部環境變化時能夠有效地識別、評估和應對各種風險。風險防控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建立風險監控機制、加強內部審計和合規管理等,這有助于企業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預防或控制。
以中國航油當年的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為例,那是一次可以被稱為“冒險”的活動——剛開始看似并非冒險的一個國際貿易活動,導致5.5億美元的巨額虧損,本人也深受其害。本來,經過董事會和專業人士、專業機構的共同分析,預測公司具有支持那筆期權交易的財務承受能力,董事會9名成員全部簽署文件。而后,未曾想到油價短期內巨幅波動,在一個短暫的時間點上,公司的財務承受能力出現問題;而在事情發生后公司控股股東承諾的3億美元借款(事后標準普爾測算,只需5000萬美元即可渡過難關)沒有兌現,反而讓公司斬倉。公司斬倉割肉出局后的兩個星期,市場回歸正常、公司期權交易盤位形成盈利之時,盤位已經被全部平倉,原來的浮虧變成實虧,從而釀成悲劇。
平衡好“冒險”與“避險”
作為企業家的我們,既應該有勇于冒險的精神,這是企業家精神重要乃至首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應該懂得如何做好風險管控,平衡好“冒險”與“避險”之間極其復雜的關系。無數事實證明,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后才修得正果;敢于冒險、善于避險、勇擔風險的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區別于普通人的特質。以上兩個案例是本人的真實經歷,也是本人的經驗教訓所在。尤其是第二個案例,說明很多事情的發展是遠超我們的計劃的。因此,冒險要有底線思維,要確保未來發生極端和不可控的糟糕事件時,公司不至于因冒險而趴下,尤其是一蹶不振。
首先,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識別以及風險評估、有效的應對措施。企業在做出重大決策前,應當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來輔助決策過程。其次,要確保企業能夠全面、系統地管理風險,加強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提前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討論并做出防范和應對預案;通過學習風控案例,定期組織培訓和研討會,增強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再次,保持信息暢通,當遇到風險時立馬進行上傳下達。在第二個案例中,交易員沒有在第一時間將虧損一事進行報告,以致釀成巨禍。如果從小額虧損出現時就第一時間保持信息暢通,那么就很可能在第一時間將問題解決。此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持續改進風控流程。所有的事情都不會一成不變,風險防控也要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企業應定期審查和更新自己的風控流程,以應對新的挑戰和機遇。
我希望可以通過上述兩個親身的案例以及這些建議,能夠幫助廣大企業、企業家,讓他們可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中更好地保護自己,在弘揚企業家精神尤其是“冒險”精神時能正確行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政經濟組秘書長、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清華大學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