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影視行業銳意創新推出了很多精品力作,推動了文化繁榮,構筑了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努力完成影視產業肩負的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并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世界公認的七大藝術是文學、繪畫、音樂、雕塑、戲劇、建筑和電影,電影作為第七大藝術,綜合了前六大藝術門類的優長,它通過連續的畫面和聲音,表達人類的情感、思想和創造力。影視作品就是各種文化創意的嵌合體,是各種藝術的融會貫通,它激發人們交流情感、打開思路、提升認知。影視行業作為文化思想知識產權的富集地,各類知識產權寬泛雜博,不易辨識,特別是影視作品的文化藝術屬性導致其估值困難,不利于產業化、資本化、證券化的行業升級改造。影視企業的核心資產是知識產權,筆者認為管理和優化核心資產是關乎影視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發掘、辨識、確權、評估核心知識產權資產則是后續一系列工作的出發點和重要抓手。文章擬利用一般經濟學概念和方法,從微觀視角解析影視作品的知識產權價值構成,探討和摸索對影視文化類資產進行價值管理的路徑。
關鍵詞:影視企業;知識產權;辨識;發掘;估值
中圖分類號:D92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9-0249-05
2022年中國影視行業逐漸走出疫情影響,量質齊升,影視行業實現營收約2300億元,同比增長約23%[1],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電影行業收入強勁反彈,增長率超過130%,達到470億元左右;電視劇和網絡劇收入穩定增長,分別達到320億元和220億元左右;動畫片收入保持高速增長,達到85億元左右。預計未來5年中國影視文化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成為支柱產業,產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2]。
(一)影視企業和相關知識產權的內涵
影視企業是指以創作影視作品為主業,并將影視作品進行商業化的經濟組織。影視作品是具有獨創性人類思想的外化表達,影視作品的思想性和無實體性令其與一般工業產品區別開來。雖然影視作品也采用“工業化的流水線”的作業模式,但影視作品的藝術屬性在于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在影視創作的全過程和所有細節上都謀求創變和異化表達,即便是相同題材、相同背景,甚至是描述同一事件的兩部電影也會有不同的氣質和感覺。影視作品是各種創意的層層嵌合,是包括人物、環境、服裝、道具、色彩空間、光影效果、畫面構圖、音樂、聲響等的綜合藝術體系[3]。知識產權資產則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本文希望通過經濟學的視角解析影視作品的無形資產價值,探索辨析和評估影視知識產權價值的正確方法。
知識產權的理論定義為“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智力創造的成果、標記、信譽等,并依據法律所享有的權利”[4]。目前人工智能尚不是法律范疇的知識產權客體。廣義的知識產權客體如《民法典》所列舉: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狹義的知識產權主要是指傳統意義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三個部分,狹義知識產權還可再劃分為文學產權和工業產權,文學產權側重于思想表達,包括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鄰接權),是關于藝術、文學、科學等作品創作者和傳播者所享有的權利;工業產權側重經濟基80SI9Dav7STLxVpLsnB2iuPL/NXJvOq6YPYx9lDldCs=礎和技術層面,主要包括商標權和專利權,是工業、農業、商業、林業等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無形財產權和人身權。國際上對知識產權的表述與我國略有差異,但內涵大致相同,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中對知識產權歸納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業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由于智力活動而產生成果的一切其他權利等。世貿組織的關貿總協定中約定的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和相關權利;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商業秘密等[5]。
在實際工作中,知識產權體系是矩陣式的一束權利,所以不但要確定知識產權的類型,還要辨識權利的具體性質,分析某項知識產權落在“權利矩陣”的哪個位置,再考慮授權期限和授權區域,進而綜合評估知識產權價值??傊R產權是一個權利矩陣,在矩陣中辨識權利的具體形態、種類是評估資產價值的第一步。又比如,影視作品從性質方面來說,兼有演繹作品和合作作品的多重性質。
一方面,拍攝影視作品時,需要先將小說或戲劇改編成劇本,再根據劇本拍攝影視作品。因此,影視作品實際上是在小說或戲劇基礎上演繹的作品。
另一方面,在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凝聚了導演、編劇、攝影師、作詞家、作曲家等眾多創作者的智力勞動。因此,影視作品亦具有“合作作品”的特點。一般情況下,作品的著作權屬于創作者所有,但影視作品不同,它由制作者(出品方)享有,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以及演員等一眾創作者僅享有署名權和報酬權(即有權按照與出品方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的權利)。約定除外,構成影視作品的可以單獨使用的劇本、音樂等作品,其作者有權單獨行使著作權。
(二)影視企業知識產權的形成過程
影視企業擁有多種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商業秘密等,這些知識產權資產分布在影視創作的全過程,在影視企業運營的各環節發揮作用,其中,著作權是最主要的部分,其他知識產權或強或弱地關聯到著作權上,故本文擬將解析重點放在著作權資產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后,電視劇、電影、電視綜藝節目統稱為“視聽作品”,這些作品的生產流程與電影的制作過程相似,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創意孵化階段、前期籌備階段、中期攝制階段、后期制作階段、宣傳發行階段,每個階段關注的知識產權各不相同[6]。
第一,創意孵化階段:根據原始創意撰寫劇本并轉換為分場、分鏡的故事板。
第二,前期籌備階段:為實際拍攝的準備階段,這個階段會組建主創團隊、試鏡演員、踏勘外景、美術造型、道具設計、場景布置等。
第三,中期攝制階段:是從影片開機到停機的過程,是影片的主創人員通過統籌調度服裝、化妝、道具、聲音、燈光、美術、演員表演等要素,實現拍攝意圖和藝術構思的關鍵階段,也是影片素材生產的主要環節。
第四,后期制作階段:剪輯視頻素材并同時剪輯劇中對話、同期聲等;創作、演奏并錄制背景音樂(和歌曲)、設計并錄制音效;制作并加入電腦視覺特技。將所有聲音混合:臺詞、背景音、動效音等混入音軌,之后將音軌和影片畫面、片頭片尾合成,完成成片制作。
第五,宣傳發行階段:對院線和互聯網的受眾群體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以提升和保持影片上線熱度。經過影片首映后的上線周期,發行方(銷售者)、院線與出品方(投資人、制作者)進行票房分賬,實現價值回籠。近幾年,影片中的互聯網收入也逐漸增加,也是影片的重要版權收入來源[7]。
在創意孵化階段,主要關注原創小說的改編權和劇本的攝制權。前期籌備階段,創作從文字描述轉向造型設計,如電影《火燒圓明園》劇本[8]“大水法……”等寥寥幾個字的場景描寫,要通過“設計圖→模型→實景搭建”的一系列轉化。這個階段要注意辨識和發掘具有獨創性的美術作品、圖形作品、模型作品,比如獨特的戲用道具設計、陳設道具設計、服裝設計、造型設計,特殊的頭套和發型、置景設計,這些大多是在前期籌備階段通過劇組的服裝師、道具師、置景師、美術師根據劇情和人物創作出來的,其中不乏具有藝術性、創造性、實用性的作品,應當加以辨識和發掘。中期攝制階段是影片形成的主要階段,每天片場都會產生大量的拍攝素材,主要表現為音頻素材和視頻素材,這些素材是未來剪輯成品片的基礎,出品方要重點保護素材的完整,避免素材流出和走版。后期制作階段應當關注音樂、主題曲、片頭片尾曲的音樂版權,以及詞曲作者版權合同約定,同時也要和第三階段一樣注意保護原始素材防止走版。宣傳發行階段是收益實現的階段,主要關注影片版權的變現方式、授權期限和授權范圍,爭取版權價值的最大化。
(一)創意孵化階段
這個階段的工作核心是劇本。劇本是影視創作的基石,是導演、攝影、美術、服裝和全攝制組的創作依據,是全部創作活動的出發點,是完成影視作品的工程藍圖和操作手冊。劇本包括場景、人物、對話、動4d28a/cSEQBoQ4+9oZp/0w==作四個要素。劇本創作流程一般涉及以下幾方面。一是明確主題思想和故事內核:主題、人物、類型、矛盾沖突、人物關系。二是完成故事梗概:結構、幕、段落;主次情節線;序列、大綱、情節點;激勵事件;危機、高潮、結局;邏輯、懸念;分場。三是劇本初稿:場景設計、橋段設計、動作設計、臺詞設計(劇本圍讀)。四是劇本二稿:場景道具細化、事件反應強化、表演排練調整、動作臺詞提煉、人物個性塑造。
劇本創意或故事內核,可以來源于小說,如電影《紅高粱》;也可源自戲劇,如電影《威尼斯商人》;還可能是編劇原創,如電影《滿江紅》。如果劇本源自小說等其他文字作品,出品方要關注是否已經取得了小說原作者的授權,而且尚在授權期限內。如果劇本是由編劇原創的,出品方是否已獲得編劇授予的拍攝權、修改權、再改編權(攝制過程或審片過程中經常要調整和修改已定稿劇本)。
為確保劇本著作權的完整,出品人除了簽訂好《改編權授權合同》和《劇本創作合同》外,還要盡可能通過國家指定機構進行著作權登記,取得劇本的《著作權登記證書》,以強化著作權證據,也為今后的資產估值、質權或資本化做鋪墊。
我國電影劇本著作權實行自愿登記,可以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各?。ㄗ灾螀^、直轄市)主管部門備案部門申請登記。經過著作權登記的劇本更有利于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于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并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二)前期籌備階段
在籌備階段出品方需要關注服裝、化妝、道具、置景、煙火、槍械、美術等各創意部門的具有創意的設計初稿和設計方案[9],這些初稿和方案可以是服裝師設計的服裝服飾初稿、道具師設計的戲用道具或陳設道具的樣式圖、置景師制作的場景模型、煙火槍械師設計的爆破點效果方案、化妝師和梳妝師設計的妝容或發飾效果圖等[10]?!吨腥A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可以歸類為美術作品、模型作品、圖形作品等,出品方應辨識有價值、有創意的設計,并加以收集、整理和歸類,同時可以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進行登記,取得著作權證書,有利于今后的維權、質權、延伸開發。同時出品方要有意識地對劇組各藝術創作部門進行侵權和反侵權的普法教育,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避免陷入知識產權侵權糾紛。
相關書法作品[11]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美術作品的范疇,如果劇組道具師、美術師未經授權將其用作戲用道具,影片公映后可能會引起侵權糾紛。在避免侵權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防范被侵權。影片創作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創意作品,作為出品人應當有意識地提早進行辨識、收集、整理,并進行著作權登記。
(三)拍攝階段
在《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的政策引導推動下,在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的RCS模式(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的推動下,集約形態已是大勢所趨。影視傳媒企業往往采取多元化兼營的“融媒體”模式,即打破媒體區隔,形成對原創IP核資源的深度利用,媒介間相互激發、相互交融的融合形態。
具體到拍攝階段,除了保護音頻素材和視頻素材的安全、完整之外,還要做好素材的歸類、索引,防止丟失、外流、走版等。出片方可以關注跨媒體的供片需求,如拍攝電視劇時,是否可以為今后再剪輯一版“網絡電影”多套拍一些適用的素材;豎屏影視劇出現后,制片方可以增加適宜豎屏播放的拍攝機位和拍攝角度,采集更多的豎屏拍攝素材,利用這些素材剪輯豎屏播映短劇,帶來新的著作權產品;也可充分利用拍攝階段的花絮內容,可以剪輯“鬼畜短視頻”為今后宣發階段準備多層次的宣發物料[12]。
(四)完成后期制作的成片階段
后期制作階段,也是成片階段。要將演員配音、同期聲、動效、背景音樂等多軌音頻混錄,再與剪輯好的視頻合成,最后加上片頭片尾完成制作。從流程上看,完成片要進行多輪的審片修改,成片需要在劇組機房、外包音視頻機房、各審片單位之間多次流轉,是走版外泄的高發階段,出品方要加強這方面的版權保護意識,避免在網絡云盤滯留過長時間,盡可能使用手遞手的交接,選擇有信譽的外包機房等。
此階段是對上一階段拍攝(中期攝制階段)素材的“二度創作”,對提升影片品質至關重要。同時,融媒體時代要兼顧各種形態的媒介,同一套素材可以加工多種成片,如院線電影、網絡電影、豎屏影視劇、拆條短視頻等,為下一階段進入市場做好準備。
此外,音樂在提升影片感染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影片著作權資產的重要組成,音樂的著作權可以單獨存在,由詞曲作者單獨行使。出品人獲得音樂著作權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音樂版權集體管理組織購買音樂版權的使用權,也可以聘用音樂人采用特殊職務作品方式單獨制作音樂,在合同中約定所聘音樂人僅享有署名權和報酬權,其他著作權由影片出品方享有等條款。
(五)影片宣傳和發行階段
宣傳發行階段是版權收益實現的階段,主要關注影片各種版權收益的實現途徑。院線電影通過票房分賬實現,出品方和發行方應確保密鑰和母帶的安全。2020年江蘇中院一審案件,被告人利用院線管理漏洞非法獲取母盤和密鑰,翻拍、復制《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上百部電影,將盜錄復制的影片銷售給“影吧”經營者,從中牟取不正當利益。發行方和出品方要提高母盤和密鑰的管理水平,增加院線的監票抽樣測試。
目前市場上除了傳統院線外,互聯網端、手機端也需要大量內容產品,形式更為多樣化,這部分收入的增長大幅提升,出品方應避免一次性的全部授權,應盡可能細分市場,縮短授權期限,實現版權價值最大化。
(一)影視企業評估的常用方法
1.成本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評估方法,是按照重新構建或者重新創制評估對象的思路,將重置成本作為評估對象價值基礎,然后再減除各種貶值[13],即“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各項貶值”。
影視企業運用成本法評估知識產權價值時要考慮其文化藝術屬性,在用經濟手段分析之前,要對作品意識形態作出基本判斷,考量其是否符合公序良俗等社會基本道德規范、是否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影視作品的成本存在弱對應性,弱對應性是指影片投資和創作存在較大的隨機性、偶然性,最終的收益與投資成本之間難以一一對應。基于這一特性,在進行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時,既要利用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的方法來分析供求關系、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邊際效益遞減對重置成本、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的普遍影響,也要充分考量藝術屬性造就的影片最終結果的不確定性。盡管如此,成本法依然是知識產權資產評估的最基礎方法之一,也是其他方法的重要輔助參考之一。
2.市場法
也稱比較法,是指通過在相似或相同的市場參照體系中尋找可比參照物,將參照物與評估對象進行比較和修正后得到評估值的方法??梢赃x用總價計量、從價計量,或是總價與從價相結合的“入門費+分成”方式[14]。
3.收益法
是通過估算影視作品所產生的預期收益再進行折現的估值方法。根據不同的作品權屬類型,計算收益額常用的方法有許可費節省法、增量收益法和超額收益法[15]。
收益法的三個參數指標:一是收益期限受到知識產權資產法定壽命、經濟壽命、技術壽命、功能壽命,以及合同約定的影響;二是收益額要考慮屬于哪種類型,是費用節約型,還是收入增長型,以及分成率的影響;三是折現率要先確定無風險報酬率,再加上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要綜合考慮政策風險、法律風險、自身特殊風險等,基于知識產權資產的特殊屬性,知識產權的適用折現率一般高于企業其他資產的折現率。
(二)評估常用方法適用的舉例
1.成本法
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會沉淀大量的具有延伸價值的美術作品、圖形作品、模型作品……這部分資產在影視企業的賬目中一般作為項目成本被“費用化”了,如果籠統簡單處理會低估無形資產的價值。假如,一部投資1億元的電影,在服裝費、道具費、美術費的投入分別是總投資的5%、5%、2%,即5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影片完成后,出品人辨識和盤點發現,其中具有典型藝術價值和具有延伸開發游戲價值的若干服裝設計樣式、道具模型、美術作品一共20件,企業的法務部門可對每件作品單獨申請著作權登記,財務部門依據取得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和劇組移交的支出憑據和原始合同,重新確認資產價值,從“生產成本—某影片”賬戶中,調整計入“無形資產—著作權”賬戶,進行資本化處理。這里的成本法估值是通過影視劇原始投資成本的資本化處理進行的,符合《會計準則》和稅法對歷史成本的有關規定。
2.市場法
運用市場法的前提是要有充分活躍的市場和充足的可比交易案例。在選用總價計量、從價計量,或是總價與從價相結合的“入門費+分成”方式時,常見的例子,如從價計量的網絡電影的分賬,是平臺根據網民觀影時長乘以分賬比例,與出品方進行分配結算。而傳統電視臺購買電視劇版權一般采取的是總價計量,每集電視劇根據市場情況給一個總體價格。
3.收益法
許可費節省法多用于知識產權使用權的讓渡(出租),包括商標許可、專利許可、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授權許可等,許可費節省法得到的結果一般只反映許可使用權的價值,與所有權的價值有一定差異;超額收益法在商譽減值測試、特許經營權等情況下使用較多;增量收益法在實踐中可以理解為,假設電影聘用了某影星所產生的收益與不聘用此影星時所產生的收益差異折現。它與超額收益法有近似之處,超額收益法的邏輯起點是從整個資產組的貢獻中,扣除除關鍵無形資產以外的貢獻,再推算關鍵無形資產的貢獻,進而折現計算價值。而增量收益法的邏輯起點對比有無關鍵無形資產(比如某明星的表演)的價值。在實際評估中增量收益法和超額收益法的界限不甚顯著。
另外,對于回歸分析的運用,在電影票房預測的市場法和收益法中也可以作為參考手段。除了購買商業預測軟件外,還可以運用Excel或spss自定義變量進行簡單測算。
筆者認為影視企業的核心價值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和優化是關乎影視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知識產權的辨識和評估則是后續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重要抓手。影視企業在作品創作過程中主動和持續地辨識、發掘、收集、評估知識產權資產價值,有利于夯實影視企業的創意底座和文化基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尚浦咨詢集團. 2023年影視傳媒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EB/ OL].百度,(2023-08-06)[2024-01-23]. https://baijiahao.baidu. com/s id=177347924896340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