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形式,記錄教師在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上的教學活動,時長一般在5~10分鐘。微課具有短小精悍、內容豐富、易于傳播等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旨在探討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以期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微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教學模式
一、引言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微課以其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特點,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微課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微課制作水平參差不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等。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課將會在更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對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實踐實踐案例,分析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及其效果,以期推動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深入發展。
二、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勢
微課即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針對性強等特點,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提高學習效率。微課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1]。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微課進行學習,避免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刀切”的現象。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生動形象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暫停、回放,方便自己理解和消化知識。微課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我反思和總結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包括課前導入、重難點突破、實踐操作指導和復習鞏固等方面。通過精心制作和合理利用微課視頻,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微課視頻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形象的學習材料,提高學習效果和復習效果[2]。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和重要的價值。
1.課前導入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前導入環節,微課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教師可以精心制作一段引人入勝的微課視頻,通過生動的圖像、音效和解說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段微課視頻可以是一段簡短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有趣的動畫,內容應當與即將學習的新課緊密相關,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3]。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制作一段關于網絡發展歷程的微課視頻,從古代的烽火臺到現代的互聯網,通過生動的畫面和詳細的解說,讓學生感受到網絡技術的魅力,從而更加期待接下來的學習。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將微課作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幫助學生了解即將學習的知識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前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基于微課的教學模式結構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微課的教學模式結構流程圖
2.重難點突破
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通過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展示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4]。微課視頻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拆分和細化,逐一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演示,讓學生能夠逐步掌握相關技能。同時,微課視頻還可以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如暫停、回放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進行調整,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編程語言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展示代碼的編寫和運行過程,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編程的基本語法和邏輯結構。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詳細演示實踐操作的步驟和要點。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熟悉操作過程,降低實踐過程中的難度。
3.實踐操作指導
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信息技術教學還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微課視頻可以用于實踐操作環節的指導,教師可以錄制操作演示視頻,供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觀看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節省教師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詳細演示每一步操作步驟,并配以文字說明和語音解說,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操作過程[5]。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要進行反復觀看和實踐操作,直到熟練掌握相關技能。例如,在學習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時,教師可以錄制一系列的操作演示視頻,包括圖像的基本操作、濾鏡效果的應用等,供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觀看學習。通過微課進行實踐操作指導,教師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實踐技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優化微課指導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4.復習鞏固
課后復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理解和記憶的重要環節。在傳統的復習方式中,學生往往只能依靠課本和筆記進行復習,效果有限。而微課視頻則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形象的復習材料。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回顧和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微課視頻還可以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如快進、慢放、暫停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調整,提高復習效果。例如,在復習數據庫管理系統時,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中的數據庫創建、查詢和修改等操作演示,加深對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微課進行復習鞏固,學生可以自主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還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優化自己的復習策略,以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
四、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以某高中為例,該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在教授“數據庫基礎”這一章節時,巧妙地引入了微課資源,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應該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微課資源,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一)課前導入階段
在課前教師精心制作了一段關于“數據庫基礎”的微課視頻,涵蓋數據庫的概念、作用、分類等基礎知識點。這段視頻通過生動的動畫和圖解,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數據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隨后教師將這段微課視頻上傳至學校的學習平臺,要求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課前就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基本的認知,為課中的深入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通過制作一段關于“數據庫基礎”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對數據庫的概念、作用、分類等基礎知識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課中教學階段
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了教學策略。接著,教師結合微課視頻中的內容,對數據庫的基礎知識點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和演示。通過實際案例和操作步驟的展示,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數據庫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同時,教師還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鼓勵學生提問和討論,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參與度也得到了提高。課中教學階段,教師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對學生進行了詳細的知識講解和演示。通過實際案例和操作步驟的展示,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數據庫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教師還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鼓勵學生提問和討論,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三)課后復習階段
課后教師將微課視頻再次分享給學生,供他們進行復習和鞏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要,隨時觀看視頻,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還通過在線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練習題和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及時解答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課后復習階段,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微課,重點關注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微課內容,以便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合理安排觀看微課的時間,確保復習效果。
(四)應用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該班級學生的信息技術成績明顯提高。與以往相比,學生的平均分和優秀率均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紛紛表示,微課視頻使他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點,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有趣。同時,通過自主觀看視頻和完成練習題,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此外,教師也反饋說,引入微課資源后,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提升。同時,微課資源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五、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應用微課教學建議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需要綜合考慮內容設計、形式創新、技術應用、學習方法指導、學習任務布置以及創新應用模式等多個方面。通過不斷優化微課制作和應用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需要遵循針對性、啟發性和實用性的原則,通過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設計并制作高質量的微課資源。
(一)提高微課制作水平
1.內容設計
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準確把握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知識點和難點,確保微課內容與教學大綱緊密貼合。同時,微課內容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避免冗余和無關信息。
2.形式創新
微課的呈現形式應多樣且生動,可以利用動畫、圖解、實例演示等多種手段,使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變得直觀易懂。此外,教師可以嘗試將微課與游戲、競賽等元素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技術應用
733958e54fed5de7ef16a528abbe5d2c871c71a69b752747e71a0428786f6d59教師應關注微課制作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將這些先進技術應用于微課制作中,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應向學生介紹微課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選擇合適的微課資源、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如何進行自我評價等。通過這些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微課學習的主動權。
2.學習任務布置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進度,布置相應的微課學習任務。這些任務應具有針對性和挑戰性,能夠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深入學習和思考。
3.學習小組交流
教師可以組織學習小組,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微課學習效果。
(三)創新微課應用模式
1.翻轉課堂模式
教師可以將微課資源作為課前導入材料,讓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基本知識點和概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微課內容進行提問和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這種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互動性和學生的參與度。
2.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將微課資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輔助教學,解釋難點和重點;課后,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復習和鞏固。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3.項目式學習模式
教師可以設計基于微課資源的項目式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實際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知識。這種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和熱情。
六、結束語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優勢和效果,而如何更好地發揮微課的作用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充分認識微課的優勢與不足,積極探索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未來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方法,以期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王永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王自浩.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4,26(03):103-105.
[2]易亞勤.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4,26(03):125-127.
[3]葛建軍,榮洪昌.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3(11):85-87.
[4]王秀麗.微課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47):66-67.
[5]張會蓮.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路徑[J].中小學電教,2023(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