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人格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學前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習質量,為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在幼兒園課程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家園共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針對當前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的路徑,為提升幼兒學前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技術;幼兒學前教育;應用路徑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速度快、靈活性、交互性等特點,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升幼兒學習質量。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資源向幼兒推送優質教學資源,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線上教育活動,組織線上教育活動,加強與幼兒的互動交流和溝通。因此,在學前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能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同時,信息技術還能有效豐富學前教育教學資源,拓展學前教育教學范圍和內容,使學前教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二、幼兒學前教育現狀
幼兒學前教育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傳統的幼兒學前教育方式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師專業水平不高、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難以滿足當代幼兒的需求。具體表現如下:
(一)幼兒園信息設備配備不足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人類開始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給教育帶來了全新革命。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教育目標、教育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但是仍然有諸多幼兒園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與政策不了解,致使部分幼兒園缺乏相應的信息化教室。而出現此種問題的原因,是受到傳統教學影響,并不重視信息化發展,也沒有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中,只會采取簡單理論式教學授課。或是因為現有資金不足,幼兒園沒有足夠資金采購設施設備,致使幼兒園缺乏相應的配置,此為幼兒園學前教育信息化教學的問題之一。
(二)幼兒園教師信息化水平不高
部分幼兒園雖然已經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表現為部分教師只會簡單的電腦基礎操作,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并不高,難以利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部分幼兒園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上,存在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造成資源的浪費;部分幼兒園雖開展了信息技術培訓,但培訓仍停留在技術層面,導致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較為單一,無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制約了教育信息化的穩步發展。
(三)教師教學觀念比較滯后
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讓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現階段教學中仍然有一部分幼兒教師采用傳統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而出現此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教師教學觀念滯后。部分幼兒教師認為開展學前教育并不需要借助信息技術,該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不會給幼兒學前教育帶來好處,在教學中出現抵制信息技術應用的情況。此為教學觀念存在問題,該問題的存在,也會制約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阻礙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因此,為了推進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信息化教育已經成為當今幼兒學前教育領域的一大趨勢。
三、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意義
信息化教育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以提升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在幼兒學前教育中,信息化可以從多個層面發揮作用,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一)信息化教育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
通過網絡和電子技術,幼兒可以接觸到更廣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如繪本、動畫、音樂等,這些資源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同時,信息化教育也可以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教學方式,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習效果。
(二)信息化教育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體驗
傳統的學前教育方式多以課堂為中心,教師主導教學,幼兒的參與度相對較低。而通過信息化教育,幼兒可以通過互動軟件、游戲等方式進行學習,提高參與度和積極性。例如,幼兒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其他幼兒進行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任務和項目,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信息化教育可以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評價和反饋
傳統的學前教育評價方式多以考試為主,強調結果導向,忽視了幼兒的全面發展。而通過信息化教育,可以建立個性化評價系統,記錄幼兒的學習過程和成長軌跡。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反饋,幫助幼兒更好地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信息化教育的發展給幼兒學前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信息化教育可以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解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確保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成長。
四、信息技術在幼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育情境的創建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對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情境的創建具有積極影響,可提升學前教育教學的效果。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形式多樣化,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這種情境中學習和成長。信息技術在幼兒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不僅僅是簡單地使用電腦、平板等設備進行教學,更應該注重如何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特點的教學方案。比如,在幼兒園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幼兒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方式接受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借助互動式教學設備,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在信息化的教育情境中,教師充當著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通過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教育環境,引發幼兒的主動學習興趣和熱情。這個環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室,而是融入了虛擬現實技術、互動媒體等各種多媒體元素,使得幼兒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學習的樂趣。比如,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幼兒可以真實地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拓寬自己的眼界。這種情境式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幼兒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他們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是幼兒學前教育信息化中的另一個關鍵要素。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學往往以傳授知識為主導,而信息化的教育則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這種教學設計強調多樣性,倡導個性化,將幼兒的特長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比如,在語言和溝通能力方面,幼兒可以通過電子書、教育APP等多媒體工具進行交流和表達,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在藝術和審美方面,幼兒可以通過繪畫、音樂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教育,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這種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能更好地滿足幼兒個體差異的需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中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和潛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以幼兒為主體,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對于幼兒園來說,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幼兒,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增強幼兒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例如,在“我是一顆小星星”這一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故事內容以視頻、動畫、音頻等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激發學生對故事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線上教師通過互動平臺向幼兒傳授知識,線下教師對幼兒進行面對面的輔導。
(三)教學新思路的開創
教學新思路的開創,是幼兒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標。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了教育者更多的創新空間和想象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在信息化的教育中,教師則扮演著引領者和陪伴者的角色。教師通過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為他們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比如,通過教育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與幼兒家長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和成長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輔導。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這種教學新思路的開創,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激發了幼兒的主動學習欲望,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小魚游水”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小魚在水中自由游動的畫面。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靜態畫面變成動態畫面,這樣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他們不僅輕松地理解了小魚在水中自由地游動這個知識,而且激發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意識。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觀察、動手操作等實踐技能,在探索中學會了知識的運用,在分享中學會了合作交流,在思考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融入生活化的教學
學前教育是一個從幼兒一出生就開始進行的教育過程,其中的內容和教學活動都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其在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必須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展開。在實際的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生活化的教學融入其中,引導幼兒逐步接觸、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讓他們對生活中所見到的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例如,在科學活動“觀察身邊的空氣”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幼兒園里有哪些物品,然后讓幼兒對自己在幼兒園里看到了哪些物品進行描述。之后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給幼兒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肥皂、洗衣粉、洗衣液、洗潔精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生活中的空氣污染現象,如霧霾。這樣可以讓幼兒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并在幼兒園里形成綠色環保意識。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
例如,在語言活動“我長大了”時,教師可以給幼兒播放一些成長中的視頻片段,然后讓幼兒邊看視頻邊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如“我長大了會唱歌、跳舞、做游戲、保護環境”等。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讓幼兒通過思考解決問題。
五、結束語
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學前教育教學的必要性,同時要明確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方法。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豐富和優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實現有效的信息化教學。可以通過開展課堂游戲、故事講述、環境創設等活動,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PPT演示、微課制作、互動游戲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視頻展示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總之,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豐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幼兒學前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朱麗 蘭州新區秦川鎮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李紫微,盧清,周小雅.大數據視角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及發展路徑[J].知識文庫,2023,39(14):165-168.
[2]韓翠英,孟麗華.信息化背景下幼兒教學創新策略[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現代化教育國際研究學會論文集(八),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區直機關幼兒園;,2022:04.
[3]劉立平.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中信息化的應用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2(15):58-60.
[4]李紅玲.“互聯網+”環境下新媒體輔助幼兒園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2(12):59-61.
[5]陳瞳.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融合的研究[J].第二課堂(D),2021(09):05-06.
[6]劉智宏.幼兒教育中信息化發展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0(5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