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教師應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借助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素材,激活學生的口語交際欲望,循序漸進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基于此,教師應學習和了解應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搜集、整理更多與口語交際相關的素材,最大限度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口語交際
一、引言
在過去,口語交際并未引起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經常會出現一帶而過的情況。實際上,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會影響學生的人際交往,還會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盡快調整口語交際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開展趣味游戲,豐富交際形式。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鍛煉學生與他人互動和交流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其學會利用口語掌握漢字的正確讀音;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如果學生具備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那么就能更加流暢地朗讀課文,同時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做好充足準備。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語文教學中就加入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先從簡單的自我介紹入手,講述自己的家庭關系,再加入看圖說話的方式,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環境中進行聯想和想象,細致組織語言,保證表達的邏輯性。此外,口語交際教學還能顯著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觀察聯想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做好充分準備。綜上所述,口語教學既是語文學科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
首先,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過于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重點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而這會縮減口語交際教學的比例。其次,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知識的講解上,缺少充足的互動交流。并且一個班級中有很多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只能選擇少部分學生進行口語交流,最終影響互動交際教學效果的提高。最后,缺少充足的互動交際素材。雖然語文教材中加入了一些口語交際的素材,但仍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師往往將口語交際的內容限制在教材中,并未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未能加入更多元化的交際話題。綜上所述,以上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口語交際水平的提高,還會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四、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方法
(一)利用音頻資源,掌握標準發音
要想增強口語交際教學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音頻、文字、圖像相結合的功能,帶給學生多元化的體驗,增強其學習口語交際的體驗,使其能在聲文并茂、圖文并茂的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因此,教師應秉承終身學習的意識,主動學習和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圍繞教學內容搜集一些相關的短朗誦、小故事等,提前下載好音頻資料。在課堂中,教師需先帶領學生一起觀看視頻資料,認真聆聽音頻資料,從而掌握最標準的漢語發音,幫助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始終運用標準發音,循序漸進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聽故事,講故事”時,教師可先借助信息技術播放一些與故事內容相關的音樂作品,構建出更加輕松的課堂氛圍,并引導學生聆聽和思考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情感。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播放敲鑼打鼓的音樂,并提出問題:“同學們,這首音樂作品的節奏是什么?蘊藏著怎樣的情感?可能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而這也能讓課堂氛圍逐漸變得更加活躍。在學生完成各自的表達后,教師可順勢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即《老鼠嫁女》,先展示與故事內容相關的圖片,再提出問題:“烏云、太陽、圍墻、貓、老鼠、風,到底誰才是最神奇的新郎?”當學生產生各自的猜想后,教師就可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該故事的音頻資料,并要求學生認真聆聽、深入聯想,同時思考:“老鼠夫婦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誰?誰才是老鼠夫婦心中最理想的新郎?”無論是思考問題,還是聆聽音頻,學生都能對故事有更多的了解和認知,也能逐漸掌握標準的漢字發音。在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后,教師可繼續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談論故事中每個新郎的特點、本領等,根據圖片復述故事內容,全面分析和研究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
(二)創設教學情境,構建交際氛圍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材正在不斷優化和完善中,加入了非常多與口語交際相關的內容,但受諸多因素的限制,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材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容遠遠不夠,難以充分滿足自身的口語需求和交際需求。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教師可圍繞教學內容,從網絡上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口語交際素材,既可以是自己制作的學習資料,也可以是其他優秀教師制作的口語交際素材。在課堂上,教師可利用這些素材打造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提供不同類型的交際話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表達方法和口語交際技巧。
例如,在教學“我們與環境”時,教師可先利用簡單的問題活躍課堂氛圍:“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自然嗎?你們曾經見過哪些美麗的景色?”學生的經歷有所不同,因而表達的內容自然也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為了讓學生能快速產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構建出更加真實的自然情境,讓學生在看海、聽雨、賞花、觀山的過程中對自然和環境有更多的了解與認知,增強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環境的意識。之后,教師需再次利用信息技術展示自然景色被破壞的畫面,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核廢水等;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的文字,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并選擇合適的話題進行交流。為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針對性,教師可設置一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環境問題?針對這些環境問題,可采用哪些解決方法?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些什么?”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發現生活與知識之間的關聯,還能快速聯想到相關的口語交際內容。當所有的學生都完成準備后,教師需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檢驗其學習成果。
(三)運用技術優勢,豐富交際形式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能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資料,還能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學生能隨時隨地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有效豐富口語交際的形式和內容,改變口語交際在學生心中的固有印象。面對教育改革,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不僅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自行制作口語交際課件,還可加入生動有趣的游戲,鼓勵學生參與到多樣化的表演活動中,讓學生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掌握口語表達技巧,循序漸進增強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能始終保持充足的口語交際興趣。
例如,在開展“你說我做”的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需先利用語言點燃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同學們,咱們這節課要開展一個有趣的口語交際游戲,你們感興趣嗎?”在聽到“游戲”一詞后,學生會快速產生興趣,想要參與到游戲中。之后,教師可講解游戲規則:“現在,只有一個人可以發出指令,但可多人一起做出相應的動作。”當學生聽懂規則后,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指令,如“女生坐下”“戴眼鏡的站起來”“前五排的人站起來”等。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能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也能產生充足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可帶領學生認真觀察教材中的內容,分析教材中小朋友發出的指令,再判斷小朋友做得對還是錯,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并適時提出“聽”和“說”的要求,構建有趣的圖片情景。教師可隨機選擇一名學生發布指令,其他的學生需要做出對應的動作,并闡述做錯或做對的原因。
又如,在教學“做手工”時,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動手操作,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經常會和朋友、家長、教師一起做手工,甚至能夠在腦海中再現制作某個作品的方法與過程。但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尚不具備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無法將手工制作的過程、經驗等完整表達出來。此時,教師就可利用信息技術提供有趣的游戲,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利用AI智能機器人打造口語交際平臺,加入“瑪麗做手工”的游戲。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要求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與瑪麗進行對話和交流,再共同總結做手工的制作過程、準備過程、收尾過程等,按照步驟充分表達手工制作的經驗、方法和感受。當教師將口語交際以游戲的方式展現出來,不僅能夠增強口語交際的趣味性,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當各小組完成準備后,教師可開展小組游戲,也就是讓各小組的學生展示此次游戲的成果,并根據“最容易被瑪麗理解、表達最順暢”的標準評選出最佳小組,再提供相應的獎勵。
(四)再現情境,發揮想象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若僅依賴學生自身的經驗和閱歷進行表達,他們的語言往往顯得貧瘠,缺乏真實的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境生動再現。通過引導和激發,使學生身臨其境,在相應的氛圍中展開練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還能豐富他們的語言,從而降低“說話”教學的難度。
例如,讓學生描繪春天,很多學生只能說出一些泛泛的詞語,如小草發芽了,河流的冰融化了……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關于春天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仔細觀看,然后組織語言將之描繪出來。如播放關于春天的風:春天的風溫柔而細膩,她輕輕地拂過臉頰,帶來一種清新的感覺,仿佛所有的煩惱和憂慮都被一掃而空。春天的陽光:春天的陽光明媚而不炙熱,她將萬物從寒冷的冬季中喚醒,帶來新的生命和希望。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綻放,像是為春天奏響的生命交響曲。春天的雨:春天的雨絲如詩如畫,她滋潤著大地,為萬物帶來清新的氣息。雨滴落在湖面上,像是大自然的琴弦在輕輕撥動,演奏著春天的樂章。看完視頻或者圖片,學生的想象力被激活,紛紛舉起手來積極發言。這樣,通過多媒體將大自然景色逼真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五)融合多個學科,布置學習任務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重要的語言類課程,并且在塑造學生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方面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為了有效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鍛煉其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師可采用跨學科教學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將語文學科、美術學科、音樂學科融合起來,豐富口語交際的內容和形式,還可結合教學內容布置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不斷拓寬其知識面和視野,使其能掌握更多口語交際的方法,產生充足的口語交際欲望。
例如,在教學“講民間故事”時,教師可提前與家長進行交流,在微信群中分享一些有趣、生動的民間故事,引導家長和學生一起選擇合適的民間故事與相應的背景音樂。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與家長進行交流,共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民間故事;認真閱讀民間故事,并為其選擇合適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民間故事。在教學前,教師需準備好學生所需的各種音樂作品,為課堂口語交際活動做好充足準備。在課堂上,教師可先采用抽簽的方式決定朗讀表演的小組,再根據學生的故事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使其能按照恰當的語速進行講述。教師還可利用小組表演的方式,讓小組成員演繹民間故事中的各種人物,利用恰當的動作和表情、合適的語調等表演故事。在各小組完成表演后,教師可與學生一起進行點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其深入思考和探究,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應在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口語交際素材,創設不同類型的教學情境,加入有趣的口語交際游戲,將有趣的畫面、美妙的音樂、生動的故事融入口語交際課堂,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蒲國瑾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雷壩鎮中心
小學
參考文獻
[1]呂惠卿.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3(14):201-203.
[2]潘蕾.信息技術在低年段小學語文語交際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3(07):94-96.
[3]張子輝.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09):26-28.
[4]王申宵.淺談新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3(11):79-81.
[5]戴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應用策略[J].思維與智慧,2022(22):58-59.
[6]張麗.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J].天津教育,2022(28):162-164.